△点击上图有福利

春天的西湖,让人怦然心动。除了姹紫嫣红的百花香,还有深浅浓淡的草木绿。

如果你想要认真感受一番西湖的绿意盎然,推荐一处隐于山水间的小众秘境——赵公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的堤,各个都出名。前有苏堤和白堤,一纵一横,几乎代言了西湖四季的美;后有杨公堤,由明代杭州知府杨孟瑛主持修建,因堤上六座拱桥起起伏伏,车辆过桥时会营造出失重感,这里是杭州人心中著名的“西湖过山车”路线。

唯有赵公堤,知名度远不如其他三堤,游客很少踏足,甚至许多老杭州都不一定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这条深藏不露的低调小堤,已经在西湖边静静躺了近80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公堤是谁修的?

“赵公”是南宋时低调的“杭州市长”

赵公堤紧依着杭州花圃,一头连着杨公堤,一头连着灵隐路,仅仅几步之遥,一旦步入其中,就仿佛隔绝了车水马龙的城市喧嚣。夹岸花柳,曲径通幽,很适合在这样莺燕呢喃的季节漫步。

杭州花圃通往赵公堤的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花圃通往赵公堤的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公堤的历史比杨公堤更早,早在南宋时期就修筑起来了,后几经废弃,又几经整修,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赵公堤是谁修的?

这位“赵公”来头可不小,相传是南宋末年的临安(今杭州)知府赵与筹,一位低调的“杭州老市长”。

但他的家世背景一点也不低调,他是宋朝宗室,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嘉定十三年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曾三任苏州知府,还担任过扬州、镇江等地知府,其中政绩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杭州。

虽说“赵市长”的名号不如 “白市长”“苏市长”响亮,但他胜在超长待机的工作时长。在南宋定都临安的138年里,知府这个位子前后有140多人坐过,差不多不到一年就要换人,而赵与筹市长一干就是11年,成为整个南宋时期任职时间最长的“杭州市长”,且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公堤也叫小新堤

苏堤为样板 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赵与筹来杭州当市长这一年已经61岁,本该是享清福的年纪,但他仍是踌躇满志,有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跟历代前任杭州市长一样,“疏浚西湖”是一项绕不开的重点工作。

淳祐七年(1247年),西湖大旱水涸,百姓用水形势严峻,朝廷诏令他迅速开湖疏浚,解决燃眉之急,要求“四至并依古岸,不许存留菱荷”。

他立即派人清理湖面上杂乱的菱和茭,又深挖湖底,挖出了很多淤泥。用淤泥在苏堤边堆了一条支堤出来。

赵与筹修筑的这条小堤,长二百五十丈、宽二十五尺,二百五十丈差不多是830多米。

他提前规划好,将堤的两端连接苏堤东浦桥与洪春桥曲院风荷一带,这样去灵隐寺的杭州百姓可以走这条平路,不用再翻山越岭了,极大地方便了香客。

虽然堤不长,但不缺景。赵与筹以苏堤为活样板,命人在这条小堤上,一路插柳种花,建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人家,使得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条堤的名字,最早叫小新堤。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提到:“小新堤,以通灵竺之路,中作四面堂三亭,夹岸花柳,比苏堤,或名‘赵公堤’。”因在南宋时,苏堤被称为“新堤”,时人为了区分,就把赵与筹修筑的新堤称为“小新堤”,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改称为“赵公堤”,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赵公堤

仅是古赵公堤的一小段

明清时,赵公堤湮废,到民国期间此地修建马路后,更是已经断续难辨。

今天我们看到的赵公堤,是2003年修复杨公堤至灵隐路段时重修的,仅仅是古赵公堤的一小段,沿途亭台楼阁也都是现代建筑,但依稀还是可以看出当年赵市长规划修筑时它的模样。

赵公堤之外,赵市长还在杭州做了大量的城市基建工作,是一位实干型干部。

据《这里是杭州·人物》书中记录,在赵与筹担任杭州市长11年间,他几次疏浚西湖重修各种堤坝,治理西湖六井,从天目山引水入城,很好地解决了杭州居民的饮水问题;他还重修了涌金门外当时非常有名的娱乐场所丰乐楼,并在涌金门北,造了一个玉莲堂。又重修了湖心亭里的放生池,在玉泉造了两个养着“异鱼”的池子。

不只这些,赵与筹关爱百姓,在临安设置慈幼局,支给钱米,收养遗弃儿童,雇请贫妇乳养。他在任期内还为杭州新建了四个大粮仓,以保证整个城市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又增建了新的消防设施,创建了在南宋期间最专业的救火队伍。更是创建了施药局为百姓免费看病。

等赵与筹卸任杭州市长时,已经71岁,在人均寿命不长的古代,这已经算是长寿老人了,退休后的他,不知道是否也曾到过自己修筑的赵公堤上踏青春游。

盖叫天故居也在这里

堤上的毓秀桥原来在萧山

这个季节,沿着赵公堤漫步,一路上都是幽幽小径,溪水潺潺,满眼绿意。快靠近杨公堤这头时,会看到一座别致的小桥——毓秀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桥并不是西湖景观中以前就有的古桥,它原在萧山区新塘街道涝湖村,清道光九年(1829年)里人陈有尚出资修建。为单孔石拱桥,造型优美,东侧桥眉石镌刻“毓秀”二字,桥心石刻八卦图案。2003年按原貌迁移保护至赵公堤。最近这段时间,桥边艳丽夺目的红花檵木开得正盛,古桥、红花相映成趣,拍照的话非常出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长堤,还可以参观始建于宋代的小隐园。面积不大,属于花圃的园中园。三座仿古别墅,分别由曲折廊桥连接,小桥流水,楼阁水榭,是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风景,赵公堤上还有人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故居也在赵公堤上,叫燕南寄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墙青瓦的江南民居建筑,满墙的爬山虎层层叠叠,匍匐蔓延。盖叫天一生大多数时间都生活于此。盖叫天原名张英杰,号燕南,河北高阳县人。他十分讲究造型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是他所恪守的人物造型准则。他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世称“盖派”,最经典的形象是他塑造的武松。

盖叫天十分喜欢这座江南庭院,树茂花繁,环境清静,是一处修身养性、练功习艺的佳地。他在这里接待过梅兰芳、周信芳等著名同行艺人。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来此拜访。

这个春天,你会去赵公堤走走吗?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余夕雯

摄影记者 陈中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