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去世,英联邦成员国们集体致以哀悼,民间也有自发的悼念游行或集会。

在中国的香港特区,居然也有很多人聚集在英国领事馆外,点燃蜡烛悼念女王。

比较反常的是,在这个悼念群体里,年轻人较多,不过他们大都对英据时代没什么感受,只是在社交媒体的感染下来凑热闹。

而真正上年纪的,经历过殖民时代的人,则很少来怀念这位“前女王”,毕竟在漫长的英据时代,香港的华人地位不高,大部分华人生活贫困,殖民地的繁荣被英国人和买办们独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的英剧时代究竟如何?影视剧其实已经透露过。

在香港反映旧时代的影视剧里,满眼皆是司法黑暗、警界贪污、黑帮横行,底层的华人们艰难求生,几乎毫无上升通道。

在这个极少部分无知港青还在怀念的英据时代,70年代初仍有半数以上华人连小学没毕业,十几万工人超时工作,薪水微薄,毫无福利。

当时,童工问题屡禁不绝,基础医疗水平低下,新闻媒体也被官方限制,严格审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英国的殖民时代,香港其实跟大部分殖民地并无不同,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来自英国,而且只能是英王指派。

当时,香港本地虽有象征性的议会,但俨然就是洋人和买办分蛋糕的场所,在港英国人将其当做俱乐部,华人毫无话语权。华人血汗撑起的香港繁荣,大多被殖民者掠夺回国。

那么在长达150年的殖民时期,港英政府有什么变化?香港华人当时的生活有多惨?英国都从香港地区掠走多少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一】

19世纪的香港:英国吸血的窗口

19世纪的香港:英国吸血的窗口

从1842年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开始,英国还依次蚕食九龙、新界,在香港地区作威作福156年。

香港的殖民历史非常漫长,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殖民地之一。而在二战之前,港英政府并不重视香港,只是将其当做东亚的中转站和军港。

在殖民初期,当地的华人在港英政府眼中是“累赘”,政府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限制华人的自由活动,光“宵禁”就实行了半个世纪。

这时的香港,也是个鱼龙混杂的地区,本地人口全靠移民,大量流民从广东入境,在海边混一口饭吃。

当然,英国人对此不在乎,因为英国人当时在香港做的就是倒卖鸦片、人口的生意,香港本地的生态与他们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世纪后期,英属印度是世界最大的鸦片产地,而最大的消费市场在中国。

那时的香港岛周围停满了鸦片船,内陆的鸦片贩子也跑到香港买第一手货,运回本土销售。

卖完鸦片,英国人从广东的帮派分子手里买来人口,大多是年轻的劳力,转而运往东南亚、美洲。这些人被称为“猪仔”,在海外种植园和矿场、工地劳动。

“猪仔”们被售往南洋之前,香港就是他们必经的中转站之一。

在香港沦为殖民地的头30年,经香港卖往国外的“猪仔”超过30万人,大部分人再也没有回到祖国。

同时,据英国派来的港督戴维斯的著作记载,当时在香港,除了英国军职和公职人员,几乎所有英国移民都在贩卖鸦片,谋取暴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香港就是英国人吸取中国财富的窗口,白银和人口从这里外流,直到清朝最后几年才被遏制。

彼时,香港混乱而充满机遇,所以帮派分子活跃,当地“三合会”控制着基层秩序,一边压榨百姓,一边抢夺地盘。

华人的组织很快就让英国人忌惮,港英政府下令禁止华人集会,连婚丧嫁娶都要报备。华人不许在夜间无故上街,如果上街,则必须打灯笼提醒英国人,否则会被监禁。

更甚的是,香港华人相比英国人甚至印度人,简直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华人无权参与香港的任何公共事务,但却要负担劳役和税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待遇区别甚大,华人中的有识之士一直在奔走呼号,要求港英政府允许华人当公务员,甚至参与立法局,即殖民地议会。

这一诉求代表整个香港十几万华人的呼声,英国人无法回避。

19世纪80年代,有西方背景的伍廷芳成为第一个香港华人议员,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港英政府几乎从不立法,一切政治、财税、军事命令都出于港督本人。

20世纪初,英国本土开始实行普选,但殖民地全无民主痕迹,种族隔离之下,华人居住在狭窄偏僻的山地,极少数华人有资格作为巡捕“吃公粮”。

当然,华人巡捕们不能配备武器,还要受到印度警察的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二】

华人的崛起,是香港繁荣的根本

华人的崛起,是香港繁荣的根本

如今的香港享誉世界,是因为其在20世纪后期崛起,变成了世界瞩目的金融中心。

可鲜为人知的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香港都是东亚一个贫穷的小城市,西方游客甚至用“穷酸”这样的字眼形容香港。

这个“穷酸”的小城后来之所以脱胎换骨,是因为华人和华人资本在香港立足了。

香港局势的转变,要源于二战之后。

原来,在二战时,香港被日本占领,英资、美资、法资被日本人没收,港督被赶走,日据政府虽然也在打压爱国华人,但却无形中给华人打开了“英国镣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解放战争后,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变成中国和西方唯一的交流窗口。

因为商机巨大,西方国家的大公司都在这里设立代办处,彼时内地虽然长期被西方封锁,但借港澳走私到内地的货物数额都极为惊人。

这时候的香港秩序,已经不在英国的完全控制下。

随着华人的银行、商行、货轮蓬勃发展,小工厂也建立了起来,50年代的香港GDP超过30亿港币,已经能媲美东南亚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