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是根据历史内容所编,文中有关细节可能有所改动,请勿与现实关联,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公元1796年,乾隆退位,嘉庆皇帝登基,大清自此翻开崭新的一页。

三年之后乾隆去世,而嘉庆仅仅只用了短短的十五天就除掉了和珅!

据说:和绅被抄家时,其家产统计总价值高达了八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年收入的十多倍!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和珅死后,大清王朝却很快陷入到了贫困之中。

可以说终嘉庆一朝,清政府都始终处于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以下三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之一:对外经济的贸易差,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严重!

嘉庆继位之前,清朝刚刚走过“乾隆盛世”,按例说,嘉庆接手的国家应该是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才对。

可惜现实很残酷:乾隆留给嘉庆的,其实是一个国库早已空虚见底了的大清朝。

因为乾隆时期的所谓“乾隆盛世”,其实就是国家用真金白银给硬生生堆出来的!

“乾隆下江南”要花钱,当“十全老人”打仗更要花钱,再加上乾隆本人好大喜功,生活更是奢侈无比。

一来二去的,就把家底折腾得差不多了,这也是嘉庆刚登基就着急除掉和珅的原因之一。

国库空虚见底,他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查抄贪官了,可即便和珅的家产再庞大,也总有花完的一天。

只要导致财政危机的根本问题没解决,就算是十个和珅的家产也救不了嘉庆。

后来嘉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继位后就再也没有干过“巡幸江南”这种烧钱的事情了。

甚至连每天的衣食都很节俭,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工作,算是铁了心地想要挽救大清的财政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尽管如此,可嘉庆遇到的危机却依然还是十分地严峻!

就比如说嘉庆时期,国内人口大规模增长,全国人口超过了三亿。

这也直接导致了人多地少,土地矛盾十分尖锐,无数无地可耕的老百姓成为了饥民和流民。

除此之外,当时大清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外国商人大量的采购着国内的瓷器和茶叶。

外国对华商业贸易的繁荣,也导致了大量的白银流入了中国。

白银净流入国内,嘉庆本应该收紧银根,开展对外贸易,扭转贸易差。

可他却一味地遵循着祖制,闭关锁国,结果造成了嘉庆朝的物价出现了飞涨。

民间的米价,甚至还一度达到了乾隆时期的三倍!

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让本已拮据的清政府财政雪上加霜,而且还严重影响了老百姓们的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之二:朝政腐败,朝廷从上而下的官员们都贪腐成风!

嘉庆登基后,虽然最大的贪官和绅死了,可是朝廷之内的贪腐之风仍然盛行。

广大的官员们已经达到了“无人不贪腐,无人不收礼”的地步,就连社会上正常办理一些事情,也都得用银钱开路。

从嘉庆七年到嘉庆十年,嘉庆皇帝进行了多次官员任免。

全国十一个总督里,他因为反腐撤换过六个,省部级的官员更是撤换了无数。

除了大抓反腐工作,嘉庆还积极树立着“模范先锋”,希望广大官员能向这些廉洁的清官学习。

就比如说掌管四川军需的广兴,他在任期间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白银,可谓是颇有政绩,因此也成为了嘉庆指定的“学习典范”。

但颇为讽刺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清官”,在调任兵部侍郎后,竟然被发现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

根据史料记载:这位清官在兵部侍郎的任上时,仅仅一年时间之内就贪污了整整四万多两的白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朝廷的高官之外,普通官员和基层的办事员也是贪腐成风。

在嘉庆十一年,朝廷就出现了一场贪腐大案,这场大案的主角是直隶布政使司的承办司书王丽南。

要是放在今天,也就相当于是省财政厅的一个办事员,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基层员工,居然贪污了整整三十多万两白银的巨款!

而且他的贪腐方式,竟然就是直接私刻了自己顶头上司的假公章,然后再串通银号,随意的冒领国库银两!

虽然嘉庆皇帝一直都在努力的执行反腐新政,但效果却始终都不尽人意!

而眼看着贪官越杀越多,嘉庆最终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最后,他制定了一条万两白银的“生死线”:贪污万两以上的处死,不足万两的则不用处死!

同一时期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曾说过

“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的白银从欧洲流入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物价显着提高,而物价提高了,官员的薪金却仍然还是固定的,这就使得他们的收入和开支比例失调。

正因为中国官吏的薪水都不高,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贿赂的诱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之三:阶级矛盾尖锐,国内的农民起义反抗运动不断发生!

物价飞涨,贪官遍地,在重重矛盾积压之下,国内终于爆发了各种的农民起义运动。

而说到嘉庆朝的民间起义,我们不得不谈及一位民间少女,王聪儿。

王聪儿本是一个卖艺的少女,她随母亲走南闯北,吃尽了人间的苦头,后来,母女俩一路卖艺到了襄阳,受到了当地恶霸的欺辱。

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个叫齐林的汉子挺身而出救下了母女二人。

齐林本是襄阳白莲教的首领,是当时清政府钦定的通缉犯,他为人热心仗义,是一个十足的好汉。

在齐林的感召下,王聪儿加入了白莲教,然后经常依靠着卖艺的身份,四处宣扬着白莲教的教义。

最终,齐林和王聪儿二人情投意合,结为了夫妻,在成亲之后,夫妻二人便一起谋划着发动反清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是嘉庆元年,和珅仍在执政,在和珅的纵容下,地方的贪官污吏们疯狂的压榨着当地的老百姓。

再加上当时国内的各种自然灾害,更是使得无数的百姓们流离失所,变成了流民。

在这个时候,民间已经有了大规模起义的苗头了,只等待有一位举义者来来点燃它!

公元1796年十月份,白莲教首领刘之协率先发动了起义。

齐林和王聪儿夫妇听闻此消息后,立即举起响应,轰轰烈烈的白莲教起义就此爆发了。

然而,在起疑发生前,消息不幸走漏了,导致齐林被官府抓捕并惨遭杀害!

丈夫死后,王聪儿悲痛欲绝,但她很快就调整了心情,抹掉眼泪,继续领导着教众起义。

大家都称呼王聪儿为“齐寡妇”,她所领导的军队也称为“齐家军”,而嘉庆皇帝则称她为“齐王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嘉庆皇帝和太上皇乾隆以为,白莲教起义不过是场小暴动,可以轻松的镇压。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白莲教的起义军勇猛异常,屡次的打败了清军,人数也迅速地发展到了十多万人的规模。

在所有起义军中,以王聪儿手下的军队实力最为强大,人数也高达了将近五万人!

她率领着起义军从湖北一路杀到了四川,然后和当地的教众会师。

当时为了方便指挥起义军,白莲教便以黄、青、蓝、白四色为号,分成了八路大军,而王聪儿则被推选为八路大军的统帅。

一个年纪轻轻的弱女子,竟然能成为这样大规模起义的首领,由此可见,王聪儿的能力有多么的强悍。

当时的王聪儿不过是个未满二十岁的少女,可是无论有多少的士兵,她都能指挥自如!

为了躲开清朝官军的围追堵截,王聪儿使用了古老的“流动战术”。

她率军在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四处流动,让追击的清军疲于奔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798年,王聪儿率领大军攻入了关中,濒临西安,让嘉庆皇帝惊出了一身冷汗。

随后,嘉庆皇帝迅速派出了多名大员,前往西部剿灭起义军。

可是,此时早已腐败的清朝官兵们战斗力十分地拉垮!

而王聪儿和她手下的军队则屡屡获胜,最终,清军所有的堵截计划都均告失败。

嘉庆皇帝在盛怒之下,不仅下旨痛责镇压不力的将帅,还大骂王聪儿是“罪魁祸首”!

在嘉庆的施压之下,清军主将明亮不得不开动脑筋,思考着击败王聪儿的方法。

然后,他想出了一条绝妙的毒剂,因为王聪儿等人进行的是流动作战,所以,大军的补给都要就地征集。

因此,明亮命令各地组织武装民团,修筑碉堡,等起义军一来,就把百姓赶到碉堡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起义军找不到群众来帮助,自然也就得不到粮草的供应,这个计策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慢慢的,王聪儿和她手下的军队因为补给的问题,处境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了摆脱不利的境地,王聪儿被迫率领着两万精兵进攻西安,然而清军早有防备,王聪儿不幸失利。

之后,王聪儿本想带着部队返回湖北,结果在途经三岔河时遭到了清军的三面夹击,最终战斗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为了不被清军俘虏,王聪儿登上了山顶跳崖而死,年仅二十二岁!

王聪儿虽然死了,但嘉庆皇帝却并没有高兴多久,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还有更多的起义军。

而王聪儿的战死沙场,也激发了其他起义军的斗志,他们纷纷打出了为“王聪儿复仇”的旗号,更加激烈的和清军厮杀。

随后,起义军流动于中部五省,把清朝腹地搅的天翻地覆,直到嘉庆九年才被有效的镇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次的起义运动,导致了清廷十余名提督、总兵等高级武官,以及副将以下近五百余名的中级武官阵亡。

事后根据统计:为了镇压起义,清朝前后投入了超过数亿两的白银,相当于国库五年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国库进一步被掏空。

当初查抄和砷家产时所得的银两,也在镇压这次起义运动中被花得干干净净了。

而表面强盛的大清朝,也因为这次浩大的起义运动,而渐渐地坠入了衰落的深渊!

故事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敬请各位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