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生不进故宫,逝世后不葬八宝山?原因令人敬佩

“主席,我陪您到故宫转一转吧!”

1954年,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邀约毛主席到故宫张,主席欣然同意,但到了故宫后,却不肯进去,而是打开小马扎,坐在了故宫的墙上。

“我就不进去了,站在城墙上,看得广阔!”

毛主席的这句话,隐藏着他这一生都未曾踏入故宫的真实原因。

1918年的秋季,毛主席第一次来到北京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主席野游过不少地方,见多识广,但当看到北京城的繁华景象时,还是止不住地感叹。

这时,恩师杨昌济拜托女儿杨开慧,带着毛主席四处游览。

一边走,一边感慨“大开眼界”,走到紫禁城前,张望着被晚清政府抛弃的偌大皇城,虽然无主,但仍是一派富丽堂皇的贵气模样。

毛主席发出了疑问:“紫禁城这么大,里面是什么样子啊?以前的皇帝为什么喜欢住在这里?”

杨开慧不知如何回答,只附和着说:“普通百姓们的生活从古到今都是简朴的样子,甚至睡大街的人大有人在,凭什么皇帝一个人睡在这么大的地方?”

那时的毛主席与杨开慧,都是新思想青年,对推翻压迫穷苦人民的三座大山充满了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即便他们没有明说,也能看出将“紫禁城”当做了封建阶级压迫人民的象征。

沐浴在同一个阳光下,仅仅因为权力不同,像皇亲贵族一顿饭甚至高达100多道菜,而普通百姓却沿路乞讨、路有冻死骨。

即便紫禁城在1925年被改为“故宫博物馆”,但对于这种权力顶峰的不公平的象征,毛主席也依旧介怀。

这也是主席从踏上革命道路时起,始终坚定信念的原因。

1949年,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树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这时,身为国家主席的毛主席,可以说是身居高位,却丝毫没有忘记来时路。

多次拒绝搬入中南海,直到朱德再次劝说,才答应只住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而对于故宫,主席只下达了对它的保护措施,从未踏足过半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毛主席的执念:若堂而皇之地进入故宫,岂不是与那些贪名夺利的剥削阶级一样!

因为主席爱人民,才不愿意与吃人的旧社会扯上任何关系。

而这种品质,也体现到毛主席对于自己身后事的安排上。

生前,主席在火葬倡议书上签字。这是因为主席坚持“共产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死后也不占国家一方土地”的原则。

并且,毛主席还多次调侃地说:“等我走后,骨灰洒进大海,生前吃了那么多鱼,也该让鱼儿吃一回我了!”

无论是火葬,亦或者希望魂归故里,除此之外,毛主席从未提出过要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作为一代伟人,主席绝对有资格葬入八宝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对于主席后事的处理上,最后达成了“永久保存遗体”的一致意见。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出于国情考虑。

无论是当时,还是西安阿紫,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对国人来说意义重大,甚至当时有不少人听到主席逝世的消息后,哭到晕厥。

所以,为了让国人能够随时瞻仰毛主席的容貌,选择了如苏联的列宁一般,永久保存。

如今,毛主席的面容依旧栩栩如生,正如他的精神一样,永存于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