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二百五十六期:要说夫妻恩爱,余老太太当属第一人。不过,比起王老太太,余老太太还要让三分。

01

王老太太,有一个高开低走的人生。

剧版中,王老太太的嫡长女死了,嫡次女再也不认她这个母亲,嫡长子获罪流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著中,王老太太被嫡次女憎恨,被嫡长女骂“狼心狗肺”。还好有儿子可以依靠。

剧版中,小秦氏的结局也被改写了。然而,作者是偏爱她的,没有让小秦氏经历原著中的丧孙丧子之痛。

作者都能对大反派如此钟爱,为何要给王老太太如此凄惨的结局呢?

02

有命,有运,有本事的王老太太,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房妈妈“一命、二运、三本事”的公式,用在王老太太身上,太合适不过了。

其一,比起盛老太太,王老太太才是嫁良人。

盛老太太,勇毅侯嫡女,下嫁给商贾人家的嫡次子。

虽然,盛老太太的夫婿是刚出炉的探花郎,前程不可限量,然而,盛老太太始终是低嫁。

相比之下,王老太爷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历经三朝不老。夫婿给力,王老太太自然得封诰命。

其二,比起被余阁老爱护一生的余老太太,王老太太有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身山东大儒之家的余老太太,嫁给余阁老后,一直被夫婿爱护。导致她都当奶奶了,还一副小姐模样。

王老太太却|是有手段,作为王家的大家长,她说一不二,将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其三,比起小秦氏,王老太太更加清醒。

小秦氏给顾偃开做了填房后,为了“贤惠”的名声,她还给顾偃开送过通房。

可是,王老太太却只在乎自己的舒坦,从来不考虑“贤惠”这个虚名。

她将王老太爷这样一个能人,管管得死死的。一个妾室没有,三个儿女皆是王老太太所出。

其四,三个儿女也都各有前程。

王老太太的嫡长子王世平,勤勤恳恳经营仕途。

王老太太的嫡长女王若予,是京城中有名的才女。及笄后,嫁了门当户对的康家。

王老太太的嫡次女王若弗,虽然是下嫁。可是,她她夫婿出息,儿女出息。日子过得比姐姐王若予还要体面。

都说年幼比父母,成年比老公,中年比儿女。可以说,王老太太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人生赢家。

然而,王老太太的结局,只剩下唏嘘。

03

手握王炸好牌的王老太太,她作为母亲,殃及三代。

为了救两个女儿于水火,王老太太端的是有勇有谋,在盛家与盛紘和明兰厮杀。

然而,她却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作为母亲,她极度偏心眼。

孩子多的家庭中,父母很难一碗水端平。然而,王老太太的心却偏到了天边。

王老太爷要去西北上任,而且是多年的那种。

原著中,盛紘从泉州到登州,一直将家眷全部带在身边。从没有因为山高路远,就将盛老太太留在京城。

虽然,盛紘带着盛老太太会有孝顺的贤名。可是,盛老太太留在京城,会给盛紘带来更多的好处。

因为,盛老太太一直在为盛家的未来筹谋。她若是留在京城,即使不喜欢参加宴会,也会为了盛紘,四处奔走,笼络关系。

相比之下,作为母亲,最不愿意面对的就是与儿女分离。

然而,王老太太却将嫡长子王世平寄住在成大士门下读书,将嫡次女王若弗托付给小叔子。

只将嫡长女王若予带在身边。

那么,为什么王若予能得到王老太太的偏爱呢?

原著中给出了答案。

首先,康姨母与王老太太模样相似。

明兰第一次见王老太太时,书中曾这样描写:王太太虽年事已高,却鼻梁秀致笔挺,眉目端庄,与康姨妈甚像,想来年轻时是个标致的美人。

顾廷煜嫉妒顾廷烨的原因之一,就是顾偃开对顾廷烨的偏爱。

可是,顾廷煜也知道,自己长得像亡母大秦氏,导致顾偃开每每对着自己,都是一副悲凉的样子。

对于与自己容貌相似的顾廷烨,顾偃开给出了偏爱,哪怕公务繁忙,下班之后,也会问上一句“廷烨今日如何了”。

可见,父母更喜欢长得与自己像的儿女。

其次,王若予会“来事”。

都说能被“喜欢”的人,是情商高。可是,王若予的情商,很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著中,王老太太曾有一段心理独白:想起长女自小言语伶俐,在父母跟前卖乖撒娇,比老实木讷的儿聪明,比直来直去的次女机灵,不免多疼了些。

林噙霜总对盛紘说:“墨儿是最优秀的。”

时间长了,本来就偏心林噙霜和墨兰的盛紘,更加厚待墨兰

然而,盛紘是明事理的家长,发现墨兰有错,他也严加惩罚。然而,在林噙霜的引导,只觉得自己得偿所愿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墨兰在林噙霜的庇护下,扔了名声,也要勾搭上梁晗。

林噙霜只是一个妾,都能让墨兰做出这样的丑事。相比之下,当家主母的王老太太,她的权力更大。

盛老太太中毒时,王老太太斥责王若予:“你自小随我们在任上,被捧着夸大的,便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你哥哥嫂嫂,你|妹妹夫,还有旁的亲戚……你觉着人人都该顺着你,依着你。

但凡有一丁半点不顺心,就生出怨愤,总念着要讨回口气,事事睚眦必报。仗着我和你爹的宠爱,胆大包天,一步步走错,到如今,竟做出这等天理不容的禽兽之事!”

可见,王若予长成心思歹毒背后的推手是王老太太。

其二,王老太太不知道,自以为的“偏心”早就成了捧杀。

说到“捧杀”,咱们先来说说“捧杀”的特征。

首先:王若予心高气傲,以自我为中心。

王若予从来不知道尊敬兄长,关爱妹妹。

康海峰和盛紘同时来王家求亲时,姐俩都想嫁去世家大族康家,还吵闹了起来。

很会瞧人的王老太太明知道康海峰非良人,却因为王若予要嫁,差点对王若弗上家法。

对于兄长王世平,王若予只觉得他是自己的全能售后。每次做错事,都是王世平拿着银子奔走求人。

其次:王若予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过得好。

王若予最能说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兰儿子的洗三礼上,王若予和盛家女眷一起去探望。如兰看到华兰的憔悴的样子,当场发飙。明兰也忍不住开麦。

墨兰与嫡出一脉不和,她只冷眼旁观,听着忠勤伯夫人数落华兰,她心里觉得痛快。

然而,作为华兰的亲姨母,王若予也只全程看戏。

可是,海氏女儿的洗三礼上,王若予当着众多女眷阴阳怪气明兰,让她孝敬小秦氏。

然而,谁人不知道小秦氏与顾廷烨不和。

顾廷烨接明兰回家时,王若予瞧着他们小夫妻的甜蜜劲,眼睛都要喷火了。

再次:王若予,她锱铢必较。

原著中,王若予嫡长女康允儿的婚事,是盛老太太促成的,嫁给了盛家大房的盛长梧。

然而,王若予不念着盛老太太的好,只瞧着明兰嫁得好,就急吼吼的去塞个妾。

盛老太太一怒之下,将康家庶女送去了宥阳。

盛大老太太临终前,告诉子女们,要把盛老太太当嫡亲的主母来伺候。

于是,盛家大房的人怒了。

他们是知道亲家母不靠谱,却也没想到会疯批到这个程度。为了给盛老太太出气,就将康允儿喊回宥阳。

对此,王若予大喊:“我绝不放过他们。”待王若予进了慎戒司,还日日咒骂盛家,

最后,王若予疯狂到嫉恨自己的父母。

原著中,被父母“捧杀”的孩子,不止王若予一个。

墨兰高嫁后,林噙霜被盛紘送进了庄子。可是,墨兰对盛紘依旧是尊敬。

顾廷灿被小秦氏养的是非不分,父亲顾偃开在她的眼里,依旧是真正的男子汉;母亲小秦氏在她的眼里,依旧是贤良淑德的侯府当家主母。

然而,王若予却不这样想。在她看来,王老太太把她生下来,就要对她负责到底。

进了慎戒司后,王若予大骂王老太太:“你不肯救我,何必把我生下来!自己把我爹看的严严实实,却总叫我贤惠妇道,我不如你的意,你就舍弃我!你不是我娘,你这个狼心狗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若予这样的疯批行为,是因为她没有是非观。她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对的。

其三,作为母亲,王老太太殃及了三代人。

长柏劝王老太太同意将康姨母送进慎戒司,曾说过:“这些年来,舅舅不断替姨母收拾烂摊。不论外祖母如何苦心教导,姨母依旧我行我素,刻薄庶出儿女,虐待妾室通房,在内宅动辄打骂动刑,草菅人命……这回已不是姨母头回下毒了罢!

为着替姨母善后,舅舅多少次豁出脸面去求人,使银子,做了多少不该之事,依舅舅资历,早该调任京官,可这十几年始终在外任打转。

不单舅父,还有佑表弟。元儿表妹之事,我也听说了。虽说我大堂嫂氏也是数年才得娠,可也因有旁的子息。而外祖父一脉单传,拖耗至今,外祖母已十分对得住姨母了。”

这段话里,透露出了两个信息。

第一个:王世平被王若予拖累,仕途不顺。

京官比外官高出半等,最早王世平比盛紘官级高,盛紘进京时两人打平,此时,盛紘已比王世平官高出半级,加上他是京官,就更高了。

第二个:王若予的嫡次女康元儿在康家后宅作妖。

华兰嫁入高门吃苦后,王若弗就想把如兰嫁给娘家侄子王佑。

本来这是说好的事情了,阴差阳错之下,王若予抢先一步,将次女康元儿嫁回了娘家。

王若予出嫁前,对嫂子王夫人就不敬重,康元儿过门后,不仅不敬婆婆王夫人,还要下毒毒害王夫人。

幸好王夫人多有提防,得知元儿要害自己,就送了她一副上好的汤药。让元儿一辈子无法做母亲。

不知情的王老太太为了护住外孙女元儿,竟然不让孙子纳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不是王若予出事,王老太太被气得的吐血,恐怕有着擎天护的康元儿,会占着正妻之位,不让夫婿纳妾。

最后,断了王家的香火。

04

作为妈妈,小仙儿也很爱自己的孩子。

我自然是希望他强大一些,不被人欺负。但是,我也会教导他,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害别人。

在他做错事的时候,也要狠狠地责罚。

因为,你不教育孩子,社会会帮你教育。到时候,就不是挨顿揍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