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在众多的开国元勋夫人当中,曾志有着特殊的地位。这种地位,就是毛主席对她的另眼相看,至始至终都将曾志划到井冈山自己的阵营里。

那时候,在有人想借助打倒陶铸之际对曾志下手时,毛主席表情愤怒地说了一句话。对于这件事情,曾志在心里一直都非常感激,还在后来回忆说:“如果没有他的保护……我是必死无疑了!

毛主席:井冈山没几个人了

在毛主席的心里,井冈山这个词,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毛主席的革命生涯中,井冈山的战友们九死一生。所以,井冈山一直都在他的心中,没有一时一刻忘怀,在不同的场合向人们说“井冈山没几个人了”,以此来表达井冈山的老战友在他心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毛主席的工作越来越忙,经常通宵达旦,靠着安眠药才能休息。对此,身边的人都非常心疼。

在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更是忧国忧民。为了和全国人民共渡难关,毛主席甚至主动放弃了吃肉。在一次工作人员心疼他身体浮肿,偷偷地做了一碗红烧肉的时候,都受到了他心痛的批评!

毛主席坚信困难一定会过去,共产党也一定会带着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毛主席在那段时间非常关心农业生产。

1964年3月,在乘坐专列南下视察的时候,毛主席从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的口中,得知了陈永贵带领大寨获得粮食大丰收的事迹。

那天,陶鲁笳在汇报的时候为毛主席详细讲述了陈永贵,以及《人民日报》报道《大寨之路》的事情。

听了陶鲁笳的汇报,毛主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说:“《人民日报》的文章,我没有看;北京市委请陈永贵来讲的事情,我也不知道。你们手上有没有关于陈永贵的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陶鲁笳这次没有将那期报道陈永贵事迹的人民日报带来时,毛主席显得有些遗憾。于是,陶鲁笳表示,回去后就给毛主席找到那张报纸。

随后,毛主席又询问了陈永贵的文化程度等情况。最后,陶鲁笳按照毛主席的要求,将陈永贵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了毛主席,并对毛主席说陈永贵虽然文化不高,但讲话很有条有理,充满了辩证法,还说陈永贵的讲话虽然不引经据典,但是所说的事例,全是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农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很强的说服力。

听了陶鲁笳的介绍,毛主席在心里记住了陈永贵,还在南下的途中,向人们提到陈永贵的事迹,并特意给周恩来总理打了电话,要他注意一下陈永贵和大寨经验。

后来,在看到陈永贵的文字材料时,毛主席在那份材料上划了许多横线,有的还划了双横线。

可以看出,毛主席对陈永贵通过实干取得的成绩是赞赏的,尤其在大寨遭遇了那么大的洪涝灾害后,陈永贵还能带领大寨人民取得丰收的事情,毛主席是非常欣赏的。

根据材料显示,大寨在1963年遭到了特大洪水、两次风灾,一次冰雹灾害,一次霜冻,还有洪灾前的干旱无雨,以及春播时的涝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些灾害,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没有怨天尤人,更是拒绝了上级调配给他们的救灾物资,鼓励大寨的人民群众说:“人在就是大喜!山是人开的,房是人盖的,有了人,一切都会有!

最终,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人民斗天战地,不仅重建了家园,亩产粮食也达到了惊人的704斤,总量达到了惊人的56万斤!这些粮食不仅满足了大寨人民的生活所需,还向国家缴纳了24万斤的商品粮,创造了一个专属于大寨的奇迹。

很快,大寨的奇迹便引起了上级领导的注意。随后,陈永贵被评为山西省的劳动模范,并在山西全省开始学习大寨。

在山西省举办的劳模大会上,作家赵树理聆听了陈永贵滔滔不绝、抑扬顿挫的演讲,心里非常激动。

会后,赵树理便带着兴奋的心情找到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说:“陶书记,我今天发现了一个人才!”

见赵树理表情激动,陶鲁笳急切地问:“是谁呀?”赵树理回答说:“陈永贵!他没有一处讲到毛泽东,却处处都是毛泽东思想,没有一处提到哲学,却处处都是辩证法。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是个人才啊!陈永贵了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陈永贵走进了陶鲁笳的视野。

1964年初,《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大寨之路》的报道,并配发了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对此,陶鲁笳非常重视,便趁着毛主席接见的机会,将陈永贵介绍给了毛主席。

12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山西代表团的成员,陈永贵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期间,陈永贵不改本色,穿着普通的农民服装,头上裹着一条白毛巾,满脸刀刻般的皱纹,彰显着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会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部分中便讲到了农业。第一部分还没有读完,周恩来总理便说:“下面,我想举几个典型例子,说明我国自力更生的成就。

接着,周恩来总理看了看与会的代表人员,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地进行农业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周恩来总理又说:“这个大队,原来生产条件很差,是一个穷山恶水土地薄、全部耕地散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方。十几年来,这个大队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加工改造耕地为中心,结合运用‘八字宪法’,高速度地发展了农业生产。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艰巨的农田建设,把过去的四千七百块土地弄成了二千九百块,并且都建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他们的粮食亩产量,1952年为237斤,1962年增加到774斤,1963年虽然遭到很大的水灾,但是仍然保持在700斤以上。

周恩来总理的讲话,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大寨在建国以后取得的成就,是“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的结果。

虽然这些数据对一般人来说十分枯燥,但代表们却听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时全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870亿公斤,三年困难时期已经过去,大家都很高兴。

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71岁生日。

想到这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毛主席的心里非常高兴,破例用自己的稿费举办了一个生日宴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生日宴会的邀请名单,毛主席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最终,毛主席邀请了导弹专家钱学森、知识青年邢燕子、董加耕、石油工人王进喜和大寨陈永贵,还有他在井冈山时的老战友曾志和她的丈夫陶铸等人。

接到邀请后,陈永贵跟随周恩来总理来到毛主席的生日宴上。当时,49岁的陈永贵穿着一件黑棉袄,并在外面套了一件家里最好的黑布对襟夹衣,头上裹着他用肥皂仔细洗过的白毛巾。

看到陈永贵后,毛主席特意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在这张桌子上就座的,还有钱学森、邢燕子、董加耕、曾志、陶铸、罗瑞卿、谢富治和汪东兴。

大家坐定后,毛主席说:“东兴同志讲,罗长子和陶铸让我请客。好嘛,今天我就来请。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稿费请大家吃顿饭,在座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今天我没有叫我的子女们来,因为他们对革命没有做什么工作。

席间,毛主席说陈永贵是农业专家,还说“钱学森不要稿费,私事不坐公车,这很好”,并警告说党内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很紧张,就连以前在毛主席面前从不拘束的曾志也和大家一起保持了沉默。

宴会结束后,毛主席给参加宴会的每个人都拿了一个苹果,鼓励大家要再接再厉,并和大家一一握手。

在陈永贵的面前,毛主席指着曾志介绍说:“曾志同志,井冈山的,现在井冈山没几个人了。

听了毛主席的话,曾志心里感慨万千,想起了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的情景。那天,还没等曾志反应过来,毛主席便走了进来,看着还来不及从丈夫蔡协民肩头离开的曾志,爽朗地说:“嗬唷!金屋藏娇么。老蔡,好福气哟!

这时,蔡协民才赶紧将靠在身上的曾志拉了起来,并向爱妻介绍说:“这位就是我常和你说起的毛泽东,毛润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蔡协民的介绍,曾志才带着崇拜的表情,在心里对自己说:“啊!他就是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泽东,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我仰慕已久的、大名鼎鼎的革命家。”

不久之后,曾志便跟随着丈夫蔡协民来到井冈山。期间,曾志和毛主席的妻子贺子珍成为了好姐妹,毛主席也很喜欢性格开朗的曾志,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妹妹,两人经常在一起开玩笑。

曾志:没有毛主席的保护,我是必死无疑了

1929年1月,大庾岭战斗后,部队到达江西一个小镇子。一天晚上,毛主席在一座祠堂里召开了一次官兵活动分子大会。

会上,毛主席对大家讲述了当前的革命形势和对策。然而,毛主席又让大家进行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讨论的时候,一位男同志站起来,说:“我们部队不够精简,特别是女同志,有的怀孕,有的身体不好、不仅拖累了部队,还分散了指挥员的精力。既然这儿有地下组织,不如将体弱的女同志留下来。”

对于这位男同志的话,许多男同志都表示响应,开始七嘴八舌地喊:“把所有的女同志留下来!”

听了大家的呼喊,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的曾志,一下子就爆发了,大声说:“你们男同志就是歧视女同志,这里到处是地方反动武装,即便有地下党组织也很薄弱,女同志留下来能生存吗?你们这是借刀杀人!

听了曾志说得过头的话,毛主席立即站了起来,不再是以前的兄长,而是用手指着曾志,说:“曾志!你是女皇啊!难道就是你关心女同志?

毛主席的话说完后,会场里变得鸦雀无声,就连气呼呼的曾志也不敢再说话。后来,在决策的时候,毛主席也没有同意将女同志留下来,带着他们一起转移了。

可以看出,毛主席也是就事论事,并没有他对曾志的兄妹感情。而曾志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和毛主席闹矛盾,对毛主席这位兄长也十分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撤兵的过程中,见到爱人蔡协民的时候,依然关心地问:“看见毛委员、朱军长了吗?”

听到蔡协民回答说“直属队的人差不多都撤出来了,就是没有看到毛委员、朱军长和他的特务排”时,曾志等人都非常着急。

不多久,朱德便带着特务排扯了出来。见到曾志等人时,朱德也急忙问了毛主席的情况。得知毛主席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朱德立即派了一个营前往迎接。

然而,派出去的人回来报告说没有看到毛主席。这样的消息,让大家都非常担忧,每天都坐卧不安。

后来,看到毛主席安全归来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有了主心骨,整个部队一片欢腾,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上杭苏家坡的时候,曾志和蔡协民与毛主席和贺子珍两家居住的地方很近,隔着一个天井遥遥相对。因此,两家人经常打开窗户坐在各自的屋子里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忆起这段时光时,曾志说:“我看到毛委员那时很用功,不知从哪儿弄来两本英文书,叫《模范英文读本》,是当时初中二年级的课本。虽然他有很重的湖南口音,读得也不很准,听起来令人发笑,但他坚持天天读。

从曾志的话里不难看出,那时候的毛主席便开始重视外文的学习,并愿意为此付出精力。

不工作的时候,毛主席并不是一个刻板的人,也喜欢和他人开玩笑。不但和曾志这个小妹妹开玩笑,也爱和爱妻贺子珍开玩笑。对此,曾志在晚年回忆说:

“那时,贺子珍身体不好,鼻子常出血,以为是倒经。在上杭检查时,医生说是怀孕了。而且,可能是怀孕的缘故,贺子珍显得有些烦躁。毛委员又喜欢开玩笑,开过了头,贺子珍就生气,两个人便吵了起来。吵着吵着,你打我一下,我也打你一下,就这样打起来了。但一会儿,两人又和好如初有说有笑了。我和蔡协民经常耳闻目睹他们的打闹说笑。”

怀孕后,贺子珍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于是,曾志便经常道毛主席家里帮忙照看,好让毛主席腾出时间来工作或学习。

毛主席不忙的时候,便带着贺子珍到外面散步。有时候,曾志和蔡协民也会一起去,两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想起那段静好的岁月,曾志都十分回味。她说:“有时,我们也爬到不远处的一个山洞里去玩。洞中的水里有一种鱼,他在陆地上爬,也能在水里游,叫的声音像小孩哭,当地人叫它‘娃娃鱼’我们还抓过这种鱼,吃起来味道鲜美。

11月的一天,陈毅突然来到苏家坡,对毛主席说要接他回红四军。

临行前,想到贺子珍已经怀孕六个多月了,毛主席就对曾志说:“曾志,我要带队伍去江西,贺子珍怀孕了,无法随我走,她留下来,由你负责照顾她。

听了毛主席的话,曾志还以为“照顾”就是让她离开工作,专门去护理贺子珍,当即火从心起,大声说:“我有我的工作,哪有时间伺候她生孩子!”

看到曾志发了火,毛主席也生气地说:“就是要你照顾!”曾志也顶牛道:“就是不照顾!”毛主席则坚持说:“一定要你照顾!”

见毛主席坚持,曾志委屈地说:“我是党的干部,我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哪能成天去护理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曾志的话,毛主席知道她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便缓和了一下语气,说:“让你照顾她,又不是让你一天到晚去护理她,不过是要你多关心些罢了。”

这时,曾志也意识到自己曲解了毛主席的意思,便放下声调,带着歉意的口吻说:“我跟子珍是好朋友,过去行军都常在一起吃饭睡觉,我从来都关心她、照顾她,你不说我也会这样去做的,刚才是我误解了你的意思。”

误会解开后,毛主席笑着说:“理解了就好,那就多多拜托了!”

随后,毛主席在安顿了一下贺子珍后,便匆匆赶回红四军了。毛主席走后不久,蔡协民也正好前往厦门向省委汇报工作。于是,曾志便住到了毛主席家里与贺子珍作伴,照顾贺子珍养胎。

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不得不开始长征。

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当年井冈山的老人越来越少,虽然有新的血液加入,但幸存下来的人们总会想起那些在战斗中不幸牺牲的老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毛主席虽然工作繁忙,但还是会想起在井冈山跟随他一起参加革命的那些老战友,对幸存下来的人也十分关心。

对于曾志这个从井冈山上下来的革命的幸存者,毛主席尤其关心。因此,在向劳模陈永贵介绍曾志的时候,毛主席才会说:“曾志同志,井冈山的,现在井冈山没几个人了。

从这个介绍就可以看出,曾志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是一般的开国元勋夫人,甚至包括一些资深的革命者,都无法相比的。

1967年,在陶铸被打倒后,有人想要借此机会对付曾志。因此,她的政治历史问题再次被人提起。然而,在听到那些意见的时候,毛主席却愤怒地说:“曾志有什么问题?陶铸是陶铸,曾志是曾志!

有了毛主席的保护,那些造反派也不敢乱来。对此,曾志在后来说:“在批斗场上,造反派揪住我,要我低头弯腰。这时,有人示意他们不要动我,让这批莽汉退了下去。我知道这都是由于毛主席的缘故,如果没有他的保护,在那么恐怖的批斗大会上,我是必死无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曾志的处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基本上是来去自由的。在农村插队劳动两年后,曾志提出南方天气“太潮湿,妇女劳动强度大,她再卖力气也赶不上本地妇女能干……希望能够调到北方工作”时,中央很快便把她安排到陕西临潼干休所生活。

1973年,曾志在陕西临潼干休所提出想要回北京工作,毛主席当即批示:“曾志愿意留在陕西,便在省委安排工作;不愿意在陕西工作,便调回北京。”不久后,曾志便回到北京,由中央组织部供养,过上了离休的生活。

晚年,在被女儿问到怨不怨毛主席的时候,曾志坚定地说:“不怨,主席晚年是个老人,是个病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