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是二战期间,赫赫有名享誉世界的苏联战神,苏联如果没有他,未必打不过德军;斯大林如果没有他,肯定打不过希特勒。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有朱可夫的汗马功劳。他的军事才华和胆识令人震撼,一次次率领苏联红军战胜强大的敌人,他的名字在军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斯大林整自己人水平一流,对付敌人勉强。被斯大林清洗的苏联人,赶上或者超过二战的苏联死亡总人数。卫国战争的胜利越伟大,朱可夫就越显得功高盖主。二战胜利后,朱可夫肩负苏联陆军总司令重任,声望早已超越斯大林及其领导团队,可谓鹤立鸡群,引起一些高官和斯大林本人的嫉妒和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大林很快找到一个机会,以“傲慢自大”为借口,撤掉朱可夫的总司令职务,并开除党籍,朱可夫被迫隐退。斯大林这不是过河拆桥,而是过河拆桥墩。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重新重用朱可夫,恢复党籍,提拔他为苏联国防部长。感恩戴德的朱可夫倾注全部精力,帮助赫鲁晓夫铲除最强大阴险的对手贝利亚,在政治舞台上站稳脚跟。同时还协助赫鲁晓夫策划军事,在政治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朱可夫的冷静和决断,赢得赫鲁晓夫的尊重,一度成为他的心腹。

有句成语叫“心腹大患”,最危险的敌人,往往就在身边。与“心腹大患”相对应的,是“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瞧瞧,赫鲁晓夫本人都成了反面教材和“警钟”。赫鲁晓夫一上台,就全盘否定斯大林,还把他的墓迁出列宁陵园。赫鲁晓夫其实就是斯大林的心腹大患,可惜斯大林未能及时铲除他。

朱可夫虽然忠心耿耿,全力辅佐赫鲁晓夫,但是独裁者生性多疑、反复无常、冷血无常的本性,很快就使得赫鲁晓夫对朱可夫的崛起,产生了危机感,怀疑他意图争夺更多权力,于是对朱可夫采取了比斯大林更残酷的惩罚:解除国防部长职务,剥夺党员和中央委员资格。

朱可夫的人生再次陷入低谷乃至深渊,再也无法东山再起。精神倍受打击的他,健康迅速恶化,患上了抑郁症,每晚依赖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1974年去世前夕,朱可夫只能依赖呼吸器维持生命。孤独成了他最后时光的唯一伴侣,没有一位战友前来送别,这是一种深刻而又残酷的孤独,仿佛他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被彻底遗忘。

自己倒霉也就罢了,还殃及三个美貌如花的女儿。无论赫鲁晓夫还是将赫鲁晓夫赶下台的勃列日涅夫,无不严格监视朱可夫的一举一动。长达十七年的监视,如同一张看不见的网,把朱可夫的女儿们也困在了其中,同样受到克格勃鹰隼般的严密监视。

在这种丧失人性的监视之下,没有一个男性敢靠近她们,没有哪个家庭愿意接纳她们,任何一段纯洁的爱情,都会蒙上可怕的政治阴影。虽然她们的容貌令人倾倒,却成了三座高不可攀的孤岛或者围城,性格因此变得孤僻乖张,笑容和青春、梦想与幸福也在政治阴影下消逝,这是何等悲催和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乎百战百胜的朱可夫,打跑了豺狼保卫了祖国,却保卫不了自己的女儿,他战胜了法西斯,却战胜不了命运,这是何等悲催和残酷?!

历史从来都不总是仁慈和公平的,但“人在做天在看”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总是在填补这种不仁和不公。比如赫鲁晓夫死后,同样美貌如花的独生女儿尼基吉奇娜,失去政府的特殊照顾,竟然沦落至身无分文,不得不前往工厂做工。由于她特殊的身份,不时受到地痞流氓骚扰。不堪其扰的尼基吉奇娜,最后选择闭门在家撰写回忆录,勉强维持生活。

斯大林的独生女儿维特兰娜,则在他去世14年之后,通过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辗转叛逃到美国,一时轰动世界,惊起惊天骇浪,给苏联以沉重打击。如果斯大林泉下有知,一定会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

这一切,难道不都是最大最好最深刻的报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