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壁市山城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全面建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就近提供各类基本服务,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构建高效推进机制,确保养老服务“有力度”。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区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主要负责同志参与,形成了“三级书记”抓养老、促推动经验。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实施《山城区“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涵盖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保障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医养结合等8个方面,夯实支撑养老服务发展的基础。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养老服务“有阵地”。构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打造山城区特困供养中心,占地9300平方米,设计床位200张,主要设置生活照料、托养照护、健康医疗等功能区域,实现失能特困人员应护尽护。街道层面建成并运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社区层面建成并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2个,覆盖率均为100%。有效补齐农村养老短板。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对石林镇敬老院进行标准化改造,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目前50张床位已经全部住满。建成农村幸福院26所,覆盖率70%,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日间照料等服务。强化资金争取和项目谋划。加大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力度,积极谋划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及强化资金统筹,用于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增加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有效解决养老体系建设的资金短板。

提升运营服务水平,确保养老服务“有支撑”。引进专业运营主体。通过“公建国营”“公建民营”模式,先后引入有实力、有经验的省投资集团颐城康养、河南安泰养老,高效运营山城区福利中心和红旗、鹿楼、汤河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高效运营模式。实行“以大带小、服务进家庭”的服务模式,以老人居住地为中心,打通各层级资源,由日间照料中心的养老服务专员搜集家庭养老需求,了解所需服务类型,由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精准匹配。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全区14家养老机构实现与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全覆盖,4家二级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100%。长红医养老年公寓重点推进老年人、安宁疗护长期医疗护理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达到87.8%;仁和养老服务中心突出中医康复、中医养生,为老人提供中医药优质服务。

探索开展智慧养老,确保养老服务“有品质”。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老人2.6万人,入网率96%。构建集居家、社区、机构于一体的数据分析平台,精准对接养老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点单式”养老服务,累计为2000余名老人提供助餐、助急等服务5000余次。推广智能产品应用。加大智能手环、远程摄像头、智能护理床、红外线跌倒报警器等智能终端配置力度,实时监测生理指标、生活安全,对居家老人24小时安全值守。探索建设家庭养老床位。针对特殊困难和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实施“互联网+”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由专业养老服务企业上门提供“准”养老院服务,实现养老不离家。

拓展延伸居家服务,让养老服务“有温度”。推进适老化改造。按照“一户一策一档”原则,为老人提供功能化、精准化“微改造”,对689户困难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同时,对30个游园和50余家饭店、理发店、超市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通社区养老服务“神经末梢”。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构建由日间照料中心、智慧健康小屋、社区家庭医生诊所等组成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一揽子服务。开展“六助”服务。采取第三方运营模式,在62个社区开展上门送餐、上门保洁、上门理发等7项定制服务,累计为875名老人提供助洁、助浴、助医、助餐、助行、助急“六助”服务12000余次。(鹤壁市山城区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杨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