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海南岛土生土长的世居民族,他们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下,创造并传承了特有的渔猎文化、山地文化等。其中,黎族制陶技艺作为重要的历史记忆,依然沿袭用手制、干柴(三亚使用椰壳)篝火露天焙烧的原始技法,拥有一整套独特的制作工序流程,薪火相传,直至今日。

黎族陶器在制作技艺和烧制方法上独树一帜,有着鲜明的地方特征。昌江保突村是典型代表,其主要采用手工泥条盘筑成型,低温露天堆烧。在烧陶时,明火刚刚退去,即挑出烧好的陶器,将事先准备好的植物汁液淋在上面。这样不仅可以使器皿更加坚硬,又会形成自然的褐色斑点,增加美感。在三亚黑土村,在烧制陶器时用的是椰壳,陶器夹在椰壳的缝隙中,形成海南黎族制陶的特色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亚黎陶 高超 摄

在过去,黎族制陶女利用木杵、木臼、木拍、木刮、竹刀、蚌壳、竹筛等简易工具,以竹编、布块垫陶坯底,在长木凳和小方凳支撑起的制陶工作台上作业。

黎陶的制作程序具体包括:取陶土、晒陶土、敲碎陶土、舂成泥粉、筛出细泥粉末、和陶泥、制作陶器、晒干、淬火加固材料、架柴、码陶坯、祈祷仪式、钻木取火种、露天烧陶(也称“平地堆烧法”)、淬火加固。这一过程颇具要领和章法,如制作好的陶坯不能马上烧,而是要放在阳光下晾晒、阴干10天到15天,至完全干透后,才择吉日烧陶,以免爆裂或变形。

黎陶使用的土质较为黏稠,制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水和细沙,使之更易于塑造和烧制。黎陶形状多样,包括酒瓮、壶、砂锅和盘子等,这些陶器以实用为主,通常比较简约,没有太多复杂的装饰。当然,黎族陶器中也有不少带有独特的图案纹饰,如拍印几何形花纹等。

黎族的制陶技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考古学家在三亚、陵水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带有拍印几何花纹的陶器,这些陶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黎族制陶技艺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智慧。这些陶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展现了黎族人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审美,反映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亚黎族制陶艺人在工作 高 超 摄

黎族制陶技术的传承与海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海南的陶土资源丰富,土质适宜制陶,成为黎族制陶技术传承的基础。同时,黎族的制陶技术也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与其他民族的制陶技艺交流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黎族制陶工艺中还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为保证烧陶成功,按照黎族传统宗教习俗,要由年长或技艺较高的妇女进行祈祷,她们虔诚地围绕柴堆边歌边舞,祈求各方神灵保佑此次烧陶圆满。之后,挑一位青壮年男子通过钻木取火方式获得火种,然后在平地露天烧制。两个小时后,用木棍将火坑里烧红的陶器逐一取出,将一种黎语叫“塞柴涯”的植物树皮捣烂,取其汁液,与另一种叫“柴构仁”的植物混合浸泡,形成深红色液体,淋于陶器上淬火冷却,既可增加成品陶器的坚硬度,还能即刻显现黑红色点状或片状的锃亮斑彩。

在技艺传承方面,海南黎陶曾经有“传女不传男”“女制陶、男莫近”的说法,更为黎陶制作增添了几分神秘。这是因为海南民间认为,男人为阳,属火,出现于陶艺作坊,容易火上加火,导致陶器爆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黎族认为,制陶是妇女的“看家本领”,制陶术只传给女性,其出发点是让妇女在揭不开锅或家遇变故时能靠这门手艺来谋生。海南有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种习俗。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海南黎陶制品作为米缸、酒缸、炊具等生活器具,用来保证生活所需,又或者起到物物交换作用,可以拿去换些柴米油盐。如今,黎陶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06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黎陶制作技艺已融入海南旅游业,成为海南文旅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保突村内,可以看到各种特色黎陶制品。2013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省级传承人刘梅珍与同村的黎族姑娘成立了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传统黎陶以生活用品为主,实用性很强,外观并不是它的首要要求,所以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市场销路差。”为改变这一问题,刘梅珍对黎陶制品进行改良,在保留黎族传统元素的同时引入现代审美元素,制作了笔筒、茶壶等生活用品以及装饰品、纪念品等黎陶文创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昌江黎族自治县经常组织黎族制陶比赛,并组织活动融入景区。郭宏明 供图

改良的黎陶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市场青睐,陆续接到宾馆、酒店、景区等的订单。2015年,昌江县投资220万元,在保突村建设制陶传习所,由刘梅珍所在的合作社经营管理,每年还会不定期举办“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培训班”,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更多制陶人才。

“我们还组织村里妇女成立黎陶文艺队,为游客进行表演。”刘梅珍在当地旅游业中引入陶器展览、制陶演示、制陶体验、民族歌舞表演等项目,力求打造黎陶工艺“产、学、研、旅”一体化模式。

(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4年3月19日8版)

责编:保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