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嘹亮的秦腔

细腻秀丽的剪纸

优美欢快的短调

独具魅力的非遗项目

博州迸发蓬勃生机

结下累累硕果

一起来感受这份涓涓文脉流淌的不竭力量吧!

一份传承 一份致敬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秦腔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博乐市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由秦腔爱好者组成的戏曲服务队的演员们,成员年龄在60岁至80多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更好地传承秦腔文化,体现“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宗旨,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文化氛围。

3月26日,博乐市青达拉街道建国路社区开展“秦腔文化进社区文化惠民不打烊”活动,不断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曼热帕·阿迪力江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仍然绽放着绚丽的光芒。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精河县精河镇成立了剪纸协会,仅凭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他们的手上就可以变出“新花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剪纸是精河镇的文化特色,每到逢年过节之时,当地许多居民都会收到精河镇剪纸艺术协会成员或剪纸爱好者的剪纸作品。收到的是一份小小的剪纸作品,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美好祝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精河县融媒体中心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位于天山北麓,是蒙古族短调民歌的发源地之一。温泉县蒙古族短调民歌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展现了蒙古族人民豪放、热情、淳朴的民族性格,成为草原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新疆蒙古族短调民歌于2009年被列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姑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族民歌(新疆温泉县蒙古族短调民歌)的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将非遗带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将蒙古族短调带到更广泛的群众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5月24日,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蒙古族短调已经成为新疆温泉县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温泉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博尔塔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