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会提出了一个底线思维,什么底线?

要防止金融风险,因为今年注定将是一个化债年,债务所引起的货币超发,就是在积聚着风险。

债务本身又集中在房地产,开发商的负债率已经高达90%,再继续叠加债务,资产就要归零了;只要销售继续下滑,债务叠加就是必然的。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815.3亿元,同比下降33.3%,较去年同期降幅扩大1.6个百分点。其中,TOP100房企单月销售额环比下降47.7%。看来,小阳春也不要指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房地产销量为18亿平方米,2023年滑至11亿多平方米,一般认为10-12亿将是房地产销量的大底,但是,年初的表现,给了人们一个警示,这个大底也有可能被打穿,销量真要跌至10亿平方米之下,那么,债务的最大风险就在房地产。

现在发行特别国债务,又发行超长债务,主要是补地方财政的缺口;而地方债务的形成又与房地产直接相关,因为地方财政一半以上的开支源自土地出让金;实际上,以当下的房地产量价齐跌的局面,开发商完全没有拿地的冲动;基本上是城投在拿地,这本身就是用债务的方式支撑地方财政,城投的负债已经高达65万亿,是恒大30倍的量级;而且大概率还会继续叠加,这就是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投能承受的压力也有限;土地出让金也从2021年的8万亿,一直跌到了2023年的5万多亿;决定了地方财政集体入不敷出。现在基本上是一个长债化短债的格局,这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用高负债时间换空间,拉长开发商的销售时间,同时也要承担巨大的潜在风险;因为与改革开放后的前两次化债比,缺少了一经济高增长和背景。有经济的高增长,再助力于WTO,实际上构成了一种良性的债务驱动模式;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是产能过剩,不可能通过税基的扩大,通过长债拉出的周期,逐渐回归平衡。

政策能扭转局面吗?

两会对流动性的支持明确肯态,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一视同仁,对许家印的处罚,也出乎意料地轻,央妈大手笔降低了五年期的贷款,并表示还将继续。但是,政策可以定义供应端,定义不了需求端,熬了这么多年,房价终于控制不住地下跌了,一是价格能不能稳住,二是10-12亿平方米是销量的大底这一判断是否正确。

如果这两方面的支撑都不具备,那么,风险就将向着我们快步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