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美景长在,群山叠峦水绕城。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富饶,人杰地灵。

这里就是古丽湘乡,美丽的湖南省。湖南地处中国中部,东临长江,南靠广东广西,西接重庆,北扼湘中山地,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湖南素有"大足之乡、大茶园、大炉州"的美誉,更是中国经济大省、人杰地灵之地。湖南有着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正蓄积勃发新的发展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和园区建设,

打造了多个经济增长新极。随着一体化进程加速,长株潭三市已经合围成一个世界级大都市圈雏形。今后这个世界级大都市圈必将为湖南乃至中国的现代化带来新的巨大推动力。

一、长株潭地理优势独特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中部偏北,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合并而成,

总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00万。这块区域地处武陵山余脉,南靠沅水,背孤山环抱,风景秀丽。长株潭之所以能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长沙位于湘江中游,东临长江,南北交通干线纵横其间;株洲地处湘中腹心,湘江中游及其支流张公祖渌河环抱其中;湘潭更是湘资沅黔四水交汇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区位所赐,长株潭地区成为连接华东、中西部腹地的交通枢纽。

南北皆有高铁通道,发达的水运体系也让长株潭贯通长江,直通国内外。这种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使之具备极高的商品流通和物资配送能力,成为华中一大经济增长新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长株潭城市群GDP总量突破2万亿,达到20602亿元,约占湖南GDP的49%。

截至2022年底,长株潭已经基本形成"一核、双城、组团"的空间格局,正朝着世界级现代化都市圈不断迈进。

二、新一轮一体化加速推进

长株潭三市合并成一体,无疑将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和辐射能力,助力中部崛起。

因此,这一轮一体化进程正在全面加速。2022年7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建设三年来已累计实施约345个项目,大手笔搭建创新发展平台。近日,更有消息称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升级为湖南省域示范区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一体化提速。湘江大道快速通道主线已全线贯通,随着配套工程陆续完工,

将彻底打通长株潭半小时交通圈。湘西至长株潭城际铁路也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市民可在1小时内抵达矿山绿洲凤凰,享受休闲度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一体化释放活力。长株潭正集中打造5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人工智能、电子信息、

新材料等,目标到2025年主导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50%。同时,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也在加速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一体化增添温度。长株潭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正加快一体化整合。

随着各大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湖南大学与中南大学等实现协同发展,师资课程共享。多所三甲医院正在抓紧建设分院,实现就医资源一体化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是三市整合升级,整体借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一体化,有利于凝聚人力物力资源优势,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为此,三市还将积极整合轨道交通,统筹建设住房、生态、文旅等,共同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生活圈。

三、打造世界级都市圈雏形

一体化发展,只是长株潭崛起的第一步。其更大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化都市圈。为此,正在实施的发展战略包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充分发挥长沙绝对的交通枢纽优势,以长沙为核心,初步形成高效的半小时都市圈通勤模

式。这需要依托轨道交通一体化,统筹地铁、市域(郊)铁路、市际铁路等规划建设湘江大道快速通道贯通后,长沙至株洲、湘潭均在半小时左右直线距离。未来还将继续开行常规列车、市域(郊)铁路等,实现多层次通勤出行。力争到2035年,全面形成长株潭半小时通勤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构建"一核四圈"空间格局

这是长株潭都市圈未来最主要的空间形态。一核即长沙都市区,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四圈分别为生活服务圈、邻近产业集聚区、远郊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生态涵养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服务圈半径50公里内,主要承担居住就业基本配套功能,辐射人口近1000万。

邻近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制造业,半径100公里内,主要由株洲、湘潭等传统工业城市承担。远郊科技产业园则遍布郊区,面积近5000平方公里,以软件服务、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为主导。外围的生态涵养圈则由各县及周边山地构成。

打造"多中心"都市群

除长沙都心区,株洲、湘潭,还将持续培育多个新的中心城区。

如长沙黄花、宁乡、望城等区县正逐步形成卫星城市,承接长沙溢出功能,首尾相接正形成大长沙城市圈。周边常德、岳阳、郴州等地级市在内也有望纳入都市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一体化发展,长株潭各市功能将日益融合,形成大兵团作战模式。

各城市或区域分工明确,职能互补错位集聚,相得益彰,连绵组城无隙。未来从长沙都心到周边城市组团和新城区,呈现多中心空心化走势,逐步建成世界级现代大都市群的格局。

迈向全国中心城市

依托更大规模的集聚效应和湖湘区位优势,长株潭都市圈将持续充盈实力,

目标直指全国中心城市地位。目前长株潭在湖南乃至全国的经济中枢地位已十分凸显。2021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达2.06万亿元,人均GDP约14.7万元,这一水平已可与北上广深等陆续"划等号"。到2025年,长株潭GDP将突破3万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实力也在稳步增强

。长株潭集中培育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工程机械、冶金、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也仍保持活力。2022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已达8700多亿元,汽车产量届936万辆。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融业是关键支撑力量。

长沙金融区集聚包括中信银行等头部银行及多家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10万亿元。长株潭银行业、保险业机构总资产都在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金融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长株潭都市圈还将拓展空间:城市群规划范围将持续向外扩张

,纳入新化、醴陵、涟源等县市区。人口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未来有望突破2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布局上必将加大力度。

大力引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现代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极。重点面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将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构建"三大经济圈"

一体化互动的新格局。高端制造业、科技服务等将向长株潭大举转移,资本将加速向这里集中,从而形成湖南新的经济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株潭崛起,是湖南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融长株潭三城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协同发展,长三角北上广深后,未来长株潭都市圈有望崛起为全国又一中心城市群体,成为带动中部崛起的第四极增长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待不久,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一颗璀璨明珠将熠熠生辉,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新引擎,彰显湖南大省大都市的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