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午,黄浦区北京东路松柏小区前,一排十个簇新的电瓶车充电桩上,有七个都连了插头,正在给车辆充电。路口处,充电桩的主机不仅自带显示屏与摄像头,还配备了消防设施。

晨报记者现场走访发现,此地位于市中心繁华商圈,与南京路步行街只隔了两条马路,距离外滩也不到一公里,沿街商户众多。

外滩街道平安办介绍,这些充电桩是不久前街道联合第三方安装的公共设施。“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沿街商户就近给电瓶车充电,同时也能提供给过路人员使用,特别是外卖小哥、快递小哥。还能作为小区居民日常充电的补充。”

为了实时发现掌握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动态,街道还为沿街的三十余家商户安装配备充电监测功能的灭弧保护装置,内含智能监测分析系统,并据此构建了一套闭环处置体系,实现更为精确高效的社区治理。可以说,充电桩、室内充电智能监测、闭环处置体系“三方合作”,形成了充电安全的三重保障,扫除了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的火灾隐患。

北京东路多了一排电瓶车充电桩,每3小时1元

记者从居民区了解到,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松柏小区有两幢21层的高楼,高楼前区裙房均为商户,沿街开门,环绕着小区。

小区院落内,早先已经设置了充电站,安装了一批充电桩,供电瓶车充电使用。但对沿街商户来说,不少人还是习惯将电瓶车推进店铺充电,或者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给大楼和小区带来显著安全隐患,而且屡禁不止。外滩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心态在便捷与安全之间摇摆,多数人心存侥幸,认为以前不也没出事嘛,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这种心态随着乱象蔓延,从而形成了破窗效应。”

小区所在地段商户云集,外滩街道决定,针对此类商居混合环境进行充电桩安装的试点。前段时间,小区北面的北京东路沿街安装了一排十个电瓶车充电桩,学名“景观充电桩”。商户将电瓶车就近停放的同时,就可以给车辆充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东路上的一排充电桩

记者现场体验了充电操作。扫一扫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会弹出微信小程序。用户注册登录后,可以自己选择3小时、6小时等不同充电时长,付费后充电,收费标准为每3小时1元。一旦充满,手机端就会收到取车提醒。

负责充电桩安装与运营的,是上海云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许亮告诉记者:“路侧充电桩收费标准略高于小区内,主要是与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后,考虑引导电瓶车即充即走,把公共资源更大程度的轮转起来。”

同时,他向记者介绍,靠近路口处带有显示屏的立式设备,是充电桩的主机。主机的显示屏不仅能提示充电桩的使用方式,还能播放防范电气火灾的安全信息。主机侧面装有全景摄像头,便于监控和回溯充电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下方透明柜内储存了一些消防用品,供应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亮介绍主机

在外滩街道,商居混合环境较为普遍。记者发现,同在北京东路上,除了松柏小区,山北小区以及无锡小区门前也装上了同款充电桩。“这些都是外滩街道的老小区,沿街都有商户。我们一共是安装了30个充电桩。”许亮说。

自动监测室内充电情况,必要时远程断电

在安装充电桩的同时,外滩街道也为沿街的三十余家商户全都安装了配备充电监测功能的灭弧保护装置,内含智能监测分析系统,以便实时发现掌握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动态。

记者走访了多家商户,看到了墙上的装置。这批设备同样由上海云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安装与运营。许亮告诉记者:“它能第一时间察觉电瓶车入户充电的情况。如果有电瓶拎进来、或者把电瓶车推进来充电,它在几秒钟之内就能发现,并将信息上传到街道城运中心,同时通过手机APP发送给街道平安办、社区居委及物业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户室内墙上的装置

记者从外滩街道了解到,收到信息后,值班人员会迅速响应,到现场对违规充电行为进行规劝与制止,同时耐心引导商户人员至指定、安全的集中充电区域进行充电操作。

至于室内及夜间充电这两大高风险场景,会被设备识别为红线模式,街道工作人员可根据隐患高低程度,启动远程断电措施。“这样一套闭环处置体系,不仅通过即时、有力的干预策略,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还显著提升了使用者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与重视。”外滩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监控电瓶车入户充电的同时,设备还能检测到正在使用的线路中的异常情况,比如短路、过压、欠压、大电流、线温过高以及漏电等等。“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家商户反复出现漏电警示。当时,我们立即与商户负责人沟通,对方却坚称自己是新装修,不可能有异常。经过排查,我们发现,装修工人把电路接反了,所以出现了漏电。”

灵活部署充电桩,预计五一前“上新”

充电桩装好后,许亮在北京东路上观察过多次。“刚装上时,有些商户持观望态度,后来就陆续有人主动过来充电,目前的使用率已经很高了。”

外滩街道则通过向商户和小区部分居民免费发放充电卡的方式,引导更多商户和居民去往街面公共充电桩充电。

与此同时,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也在有意识地使用这些充电桩。“就在最近,我们连续收到几位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的来电,觉得充电桩的数量还不够多,希望再增加一些。他们说,好几次跑到这里发现,充电位置已经全占满了。”许亮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相关管理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东路上,另一处主机和充电桩

记者从黄浦区应急管理局获悉,沿街设置充电桩、提升电瓶车充电安全系数的方式值得推广。许亮表示,接下来会对街头充电桩进行更灵活便捷的部署。“一台大主机能带动10到15个充电桩运营,但成本也相应提高。有些小马路可能只需要3个5个充电桩,我们会推出相应的灵活部署版本,即使在很小的区域也可以布设,而且成本更低、外观更灵巧,预计今年五一前就会出现在黄浦街头。”

新一代主机上,充电接口也会相应增加。“原先一台充电桩只能供一辆电瓶车充电,新的充电桩可以同时让两辆甚至更多辆电瓶车充电。”许亮说。

而在为商户安装灭弧保护装置时,许亮注意到,有些商户流露过不愿配合的情绪。“我们向他们举了漏电的例子,最终说服了他们。”

当时,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还在现场使用电气火灾演示箱,模拟展示了电瓶车入户充电的严重危害,让商户们直观感受到违规充电行为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随后,派出所民警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分享了历年火情的处理案例。

外滩街道介绍,正是这种融合了“科技+服务”的治理模式,帮助社区管理者实现了“疏堵结合”。据统计,在安装启用的首月内,系统平台监测到了7户商铺共计36次的违规充电行为。而随着这一治理模式的深入推行,近两个月,附近商家违规入室充电的情况再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