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年前,大众中国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不会以任何方式参与到中国的价格战中,相比于没有意义的价格战,大众更加专注于可执行的商业模式。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位CEO说的非常合理,单纯的价格战对于企业没有任何帮助,专注于可执行的商业模式才非常重要,比如说在新技术、新设计和新产品的打造上,用产品来征服用户,而不是用价格来吸引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从目前大众高层的一些动作来看,过去一年的言论以及市场动作并不完美。

一个是,不参与价格战的大众,在过去一年价格降的非常凶,从 朗逸 参数 图片 )、 速腾 途观L 再到 揽境 ,这些车型的降价幅度远不比其它对手企业低,另一个是,大众中国区CEO多次炮轰增程技术,称REEV为非常落后的技术。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增程式这种技术不仅仅成为了中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高端市场也颇受欢迎,中国产品的价格继续下探,也在挖掘大众的多个板块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整体数据来看,大众中国2023年在华销量达到了323.6万辆,虽然同比增长了1.6%,但这是建立在牺牲价格的基础上,不少车型的价格下调明显,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电动化转型对大众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大众需要在中国市场找寻新的增长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

和其它汽车集团不太相同,大众更加依赖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国内销量占到了大众全球1/3的销量,更加依赖国内市场,但面对国内猛烈的电动化转型,大众在运营市场这件事儿上却显得非常捉襟见肘,最大的问题是,其无法拿出行之有效能够打动年轻用户市场的关键技术和车型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到目前,大众集团在国内还没有主流的插电混动、REEV技术,这无疑损失了巨大的增长点,另外纯电动产品的发展相对缓慢,这两个重要板块的缺失,在新能源渗透率接近40%的乘用车环境下,也就意味着主营燃油车板块的大众集团,其实只剩下了60%左右的板块供其发挥,所以降价也就成了必然。

相比于其它大型汽车集团,大众显得更加的被动,主要原因就是过度依赖中国市场,但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智能化,大众并没有很好的兼顾,降价是短期内守住市场份额的核心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从目前大众推出的几款新车来看,其的确也具备了一定转型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说全新的 帕萨特 ,拥有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配置,这是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转身的象征性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大众拿出更多的诚意才行。

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成绩,其实就是建立在挖掘这些头部传统企业的基础上完成的,庞大的大众集团、通用集团曾经在国内创造出了800万累计销量的成绩,但车型价格高、定位太传统,当新的中国品牌出现在用户面前时,的确会有一大批用户选择放弃传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