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兑现胜诉权益

——2023年以来福州鼓楼法院执行到位106亿元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27日讯 面对执行工作难点堵点,如何深化执行改革,不断提升执行服务水平?福州鼓楼法院秉持“如我在诉”为民情怀,聚焦“执行法官联系难”问题,创新建立“1+3+N”执行服务模式,搭建一个微信专号平台、优化三项接访机制、凝聚N个监督力量,推动执行服务场所从线下服务向“互联网+”服务升级,构建集约便民、高效畅通的服务体系。

2023年以来,该院高效执结各类案件13082件,执行到位金额106亿元,同比上升165%,执行到位率58%,其中,腾退不动产1110套,同比上升230%,以实际行动让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变成了“真金白银”。

当前,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通讯工具,鼓楼法院紧跟时代发展,创建24个执行团队微信专号,制定《执行团队微信工作专号使用规则》,畅通执行诉求反馈渠道,当事人可添加执行法官工作微信号,与法官一对一沟通,将执行诉求接收时间延伸至24小时,实现交流沟通一步到位。截至目前,执行团队微信专号共审核验证通过当事人9048人次,收到财产线索617条,回复当事人工作信息近28万条,经核查成功查封扣押财产143次,促成执行案件和解241件,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听、办事有人跟、质疑有人答。

执行法官难对接、诉求转达不精确、事务办理无反馈等问题,仍是当下群众反映最多的执行工作的痛点。针对这些问题,鼓楼法院优化“执行服务中心集约+首问负责制+局领导周接访”三项接访工作机制,在执行服务中心设置接待专区和问询工作室,每日安排3名执行干警进行面对面接待,确定在岗接问干警即为首问责任人,直接负责来访人登记,诉求办理、回应,直至办结或答复满意,变“找人办”为“直接办”,执行法官因外出执行等原因无法进行现场解答的,首问责任人负责将当事人的案件信息、诉求诉请、联系方式等登记至“来访登记单”,并以“派单式”形式当日转交,执行法官在3个工作日内根据工单内容向当事人答复反馈,实现来访事项办理清单化、标准化。建立“局领导周接访”制度,由院长带头挂帅,分管领导部署督办、执行局局领导每周定期接待涉执来访群众,零距离听民声、解民忧,做到“有信必复、诉求直通、限期办结”。2023年以来,累计接待当事人27668人次,解决执行诉求8412个,确保当事人只跑一趟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诉累、问累、跑累。

鼓楼法院采用“执行公开+多元监督”方式,增加执行沟通新路径,通过N个主体监督参与执行,多渠道、多视角公开执行事务进展,推动群众联系执行法官工作落到底、见实效,2023年以来,对专项执行行动予以全程直播23场次,累计点赞、评论、转发、社群互动超56万次,相关活动播放量超1301万次,不断提高执行透明度。

(本报记者 王思琦 通讯员 祝诗 张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