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四军就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

作为20世纪50年代爆火的京剧,《沙家浜》中的经典唱段,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都能随意哼上两句。

也正是因为唱了十年《沙家浜》,谭派第五代传人谭元寿塑造的主角郭建光,也成为英雄的代名词。

但令人疑惑的是,当《沙家浜》在1976年后迎来第二次高潮时,谭元寿却拒绝演唱自己的成名之作。

谭元寿为何会拒绝?晚年的他和妻子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命运的转折点

谭元寿的曾祖父是谭鑫培,是京剧谭派的创立者,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人称“伶界大王”。

从谭鑫培的父亲谭志道开始,谭家每一代都会出现一人挑大旗,传承并发扬谭派艺术,到了谭元寿这里,已经是第五代。

而从谭元寿开始学习京剧起,他身上就被贴上谭富英之子的标签。哪怕是到全国各地演出,戏单上也会标注上这一点。

虽然谭元寿也曾红极一时,但在谭富英的光环下,谭元寿想闯出自己的名号,扛起谭派的大旗,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直到样板戏《沙家浜》的出现,谭元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谭富英(左)与谭元寿(右)合演《汾河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家浜》原名叫《芦荡火种》,讲述的是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与其他伤员在地下工作者阿庆嫂家养伤的故事。

第一次演出后,毛主席认为要鲜明地突出新四军战士的音乐形象,另外也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

因此之后《沙家浜》中增加了郭建光大量许多唱段和动作戏,对演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除了要唱功扎实外,还要能胜任大量武术、舞蹈动作。而从小便工武生和老生的谭元寿,正是最佳人选。

更重要的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谭元寿就意识到现代京剧的崛起趋势,他本人也积极加入现代京剧的创作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没有经验,谭元寿只能和导演一同探讨演出方式。很多时候谭元寿仅凭借唱词,就排练出一整出大戏。

按照导演的要求,谭元寿不仅设计出大量高难度动作,还在谭派唱腔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造出适合现代京剧的唱法。

尤为难得的是,虽然《沙家浜》是现代京剧,但谭元寿却将传统元素融入其中,既保留了传统戏的精华,又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一连10年的演出,谭元寿将郭建光的英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在舞台上,也让新四军的战斗过程更立体地出现在大众面前。

在《沙家浜》的演出生涯之中,郭建光的表演者从未换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谭元寿能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不仅仅依靠《沙家浜》的成功,背后还有几十年如一日的隐忍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