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的末期阴影之下,国家的军事开支如同一个无底洞,不仅吞噬了经济发展的资源,也让社会矛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众生活水平的倒退,让他们寄希望于新的领袖——叶利钦,期待他能够扭转乾坤,引领苏联人民走向富裕。然而,叶利钦的选择却令人唏嘘。

他对西方经验的盲目崇拜,让他将私有化作为振兴经济的万能钥匙。众多国有企业迅速变身为私有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而价格自由化和货币改革的推行,更是让经济改革的初衷变味。本应吸引海外投资、激发市场活力的措施,却演变成了一场权力者与新兴寡头之间贩卖国家资产的盛宴,货币贬值,国家外汇流失严重。

与此同时,普通民众并未从这场经济改革中获得丝毫好处。失去国企工作的老工人,找不到就业机会的年轻学生,还有那些因为福利削减而生活困顿的人们,构成了社会的绝望画面。俄罗斯学者将这段历史称作“世纪大拍卖”,而被拍卖的,不仅仅是国有资产,还有国民的希望与未来。

特别是女性,在军队中曾为展现男女平等而骄傲地服役,但随着军费的枯竭,她们成为了首批被裁撤的对象。回归社会后,面临的是残酷的就业市场和生存挑战,有的人无奈之下选择了走向色情行业,有的则远赴他国寻找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不少因军队开支削减而流落街头的退役士兵,为了生计不得不倒卖手中的武器。这一时期的哈尔滨,满街都是俄罗斯女性服务员,她们中许多是被迫退役的女兵,曾经的荣耀如今只能在异国他乡的餐厅中为生活奔波。

然而,在这一切灰暗中,叶利钦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却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他的九年执政期间,他三次向中国归还领土,这份大国之间的友谊,也许是他留给后世最为积极的遗产之一。

叶利钦登上了俄罗斯政坛的舞台,带着对西方世界的憧憬和一腔热血。他曾以为,摒弃共产主义的桎梏,向西方伸出友谊之手,能为俄罗斯带来和平与繁荣的新纪元。他甚至按照美国的建议,对军队进行了削弱力量的改革,期待能从西方世界获得支持和认可。

然而,现实远比他想象的残酷。西方的欢迎仅仅是表面的礼貌,美国及其盟友们的真实目的是分割俄罗斯的市场,而北约对俄罗斯的敌视从未停止。面对着这样的国际局势,叶利钦意识到,他必须另寻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的,叶利钦并不是一开始就倾向于中国。那时的中俄关系,因为长达三十年的隔阂而处于冷淡状态。是逼不得已,叶利钦才开始寻求与中国的接近,并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他的诚意。

1991年的《中俄国界东段协定》就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份协定中,叶利钦作出了重大让步,不仅承认珍宝岛归中国所有,还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权归中国所有上作出了明确承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瞬间,标志着两国关系的一大步前进。

接下来的边界勘定工作,是在俄方的积极推动下展开的。1993年,双方开始了边界线东段的划定,为消除领土争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5月,叶利钦的北京之行更是画上了重要的一笔,他亲手签署了《边界西段协定》,归还了多片争议领土给中国,同时确保了中国在北部海域的航行权益。

这系列的动作,让中俄两国的关系迅速升温,为1962年以来冰封的中苏(俄)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到了1996年,两国不仅在能源、商贸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更是标志着两大国之间友谊的重新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1997年见证了叶利钦再次踏足中国土地,这一次他的行动画下了一条长达4198公里的新边界线,象征着两国关系的新篇章。根据俄罗斯的记载,此举意味着超过六百座岛屿从1998年开始正式归还中国,这不仅是一份土地的归还,更是信任和友谊的交换。

然而,在这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1993年,当中俄勘界之笔刚刚触碰地图,日本突然插手,声称瑚布图河与绥芬河三角洲附近的一片土地有其份额。他们甚至拿出伪满洲国时期的文件作为支持。

这种突如其来的挑战,明显带有美国的影子。中俄双方洞察了其中的意图,采取了联合战略——俄罗斯直接否定日本文件的合法性,而中国则是不断地驳回日方的谈判申请。经过几轮较量,日本只能选择沉默。

叶利钦的贡献并不仅仅停留在领土的归还。在他的领导下,俄罗斯为中国提供了先进的军事装备,帮助中国国防力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为中国的边防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望历史,中俄军事合作的序幕其实早在苏联末期就已经缓缓拉开。尽管安德罗波夫等苏联领导人对于向中国提供先进武器持保守态度,但随着苏联经济的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政府不得不放宽了对外军售的限制。不幸的是,政局的不稳定使得苏-27战斗机的交付一再推迟。

苏联解体之际,中国对这笔交易充满担忧——预付的款项已经交付,但首批战斗机迟迟未能到手。就在此时,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开始向中国倾斜,南海成为了新的焦点。

面对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需求,叶利钦作出了关键决策,不仅承诺继续履行苏-27战斗机的交付,并且派遣了俄罗斯的飞行教官来中国进行培训。这批战斗机很快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成功驱离了逼近中国领空的美军侦察机。

随着中俄关系的逐步升温,叶利钦又进一步加大了军事合作的力度,向中国提供了苏-30等更为先进的战斗机。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减少了外部对中国的挑衅,同时也为中国后续的军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从飞机到坦克,从驱逐舰到导弹,叶利钦时期的中俄军事合作几乎涵盖了全军种的装备更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