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标志性的人物形象,如颤巤巍巍、临死前要让家人挑一根灯芯的吝啬鬼;任劳任怨、一直梦想攒钱买车却未能如愿的骆驼祥子;还有手拿钢叉在田间驱赶野猪的闰土。这些形象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各种面貌。

我们在这些经典形象中,或许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那位剥削劳动者的“周扒皮”。长久以来,将坏人描绘为“周扒皮”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样一个人呢?

事实上,创作出“周扒皮”的高玉宝一直受到周家后人的谴责和指责。他们认为这个形象严重误解了周家的真实情况,甚至对周家的名誉造成了伤害。那么双方到底谁对谁错呢?

高玉宝是一个典型的劳动人民,出生在贫苦之家,因此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文化水平非常低。在当时的中国,文盲并不罕见,因为那时文盲率较高,直到后来扫盲运动才逐渐改变这种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其他文盲不同的是,高玉宝渴望学习,尽管文化水平有限,但他却是一个充满进取心的人。年仅21岁时,他入伍成为解放军的一员,肩负保卫祖国和人民的重任。

尽管成为一名通讯员,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但由于高玉宝文化水平不高,他在工作上面临诸多困难。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学习识字,这也成为了他奋斗的目标之一。在学习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据传闻,他因为对识字充满热情,经常向人请教如何写字、如何读书。有一次,他甚至在见到一位司令员时急切地请教,情景搞笑而又感人。

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高玉宝终于学会了识字,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学会识字只是他迈向目标的第一步。他的真正目标是完成一部小说,这对一个文化水平有限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有了识字的基础,他开始着手写作,虽然初始阶段充满了困难,但他仍然坚持不懈。

他的小说并不复杂,因为他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创作的,所以他只需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经过几年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小说手稿,这是他坚持不懈和追求进步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玉宝的手稿显示了他坚韧执着的品质,其中充满了图画和歪歪扭扭的拼音,还有一些错别字和错漏之处。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修改,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自传体小说。

完成小说后,他虚心请教业内人士进行了系统的修改,并历经艰辛最终出版。这部小说带来了一个典型的文学形象——“周扒皮”。

对当时的劳动人民来说,“周扒皮”这一形象十分熟悉,具有压迫者的特征。读过这本书的人感同身受,对“周扒皮”进行了谴责,甚至有些人试图找到这一形象的原型。据说“周扒皮”就是基于高玉宝曾经工作过的一户姓周的家庭创作的,因此人们对这户人家充满仇恨,甚至对他们后人也有牵连。

这种行为类似于现代的网暴现象,人们愤怒地将小说中的苦难和剥削归咎于真实的人物。自传体小说仅是虚构,不代表真实发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户人家的后人之一成为了记者,报道他们受到的不公正对待,认为他们遭受了诬陷,引发了双方的争执和辩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玉宝完成小说后,经过多次润色和指导,使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更加典型和代表性。尽管小说中的很多情节和人物形象是基于他亲身经历的,但也有一些虚构的部分,这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情况。

周扒皮这个形象集结了当时压迫者的特质,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我们不应简单地将周扒皮等同于周家人,因为周扒皮代表的是一种典型的压迫者形象,而非具体的个体。在接受采访时,高玉宝多次强调,他并非完全按照某个具体原型创作周扒皮,这种表态可以看作是对周家及其后人名誉的保护和澄清。重新审视周扒皮这个角色,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压迫者形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历史角色的再构建与解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典型人物形象都是在创作者的想象和现实经历基础上塑造的,与现实中的原型有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这些典型形象有着自己的血肉和生命,超越了创作者的控制。因此,我们在欣赏这些文学形象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过于执着于寻找所谓的原型,更不要将书中的情感和现实生活混淆。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是虚构的艺术创作,现实是现实,两者要分清楚,不能混淆对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