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引用豆瓣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老师的书法@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英文,陕西镇安人。1958年出生,1983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有各类作品五百万字,以三部长篇小说《落红》《后花园》《群山绝响》最具影响,另有散文集《短眠》,书法小品文集《风月年少》,游记《偶为霞客》等数十种,广受读者喜爱。有英文版小说集《太阳语》,阿拉伯文版小说集《梅唐》。

“写作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有所承担,它承担的不仅仅是写作。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凭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担我们共有的不幸和希望。” 读完方英文先生最新出版的散文集《夜行》已是深夜,想起1957年12月10日加缪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礼上的演讲。

尽管如作者所言,自己并不想去表现“苦难”。但“苦难”记忆的书写却溢出文本,成为了一种生命经验独特的存在。这本散文集收录的文章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一是个体生命的记忆,如《企图牧童遥指》《奔年过秦岭》《夜行》《我的教书生涯》《风雪夜缘》等;二是外出游记,如《紫阳腰》《壶口》《熊猫意象》《峨眉笔记》《夜雨青木川》等;三是自我抒怀,如《请坐》《喂猪的农妇》《鸡蛋之歌》《吃人》《虎意》等。这些篇什中我最看重的“个体生命的记忆”部分,这些“追忆”(记忆)成为了生命个体于时代大开大阖、春去秋来、四时运行中的鲜活经验,作家对以往个人历史经验的书写,召唤了“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夜行》收录的散文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之久,从儿时的趣事到与孙子的其乐融融,一瞬间弹指一挥,须臾变幻,仿佛天宽地广,个体生命的记忆跨度被无限放大,又无穷接近。此时,儿时的记忆却与作者共生共长成为个人生命的一部分。比如开篇《企图牧童遥指》中“阿牛放牛”的情景,牵连出来儿时玩得翻脸时,彼此喊对方父母、祖父母的名字,再现了一代人儿时的童趣。很难想象的是,这情景如同我们80后一代人的童年,放牛骑在牛背上,喊着对方父母乃至祖父的名字。《奔年过秦岭》中“回乡拥挤”反映出时代交通不便出行的囧困,依然挡不住人们对回乡的向往以及浓浓的乡情,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善良,这些略约成为了那个时代渐去渐远的缩影。

《夜行》记录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命运选择”与“寻找出路”的艰难,将此篇与《我的教书生涯》一起看,方能体悟和放大普通人于时代大浪下的命运选择的无奈。1975年盛夏十七岁的夜行成为了作者“精神”的一次苏醒,“……天地间唯我一人,那奇妙的声音,那异样的气味,那刺激灵魂扩张奔流的河山能量,生生不息,动人心魄,如同读了半部天书,是大白天里永远也看不到的,永远也感受不到的。”

中学毕业面临个人命运的选择,作者的父亲为儿子谋了一份代理教师的差事,但这种事情在那个时代却“见不得光”只能夜行。这份“美差”并不稳定,作者一年半的时间里辗转四个不同学校,也没成为人民教师。《我的教书生涯》中作者与父亲之间的隔阂也消散了,“然而他终归是我的父亲,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他伸出了父爱之手。”充满了对父亲英年早逝的无限惋惜与思念之情。《风雪夜缘》记录了作者四年代课生涯结束后,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第一次回乡的艰难。回到镇安县已是深夜时分无处投宿的情景,展现了作者要强的心性及亲情寡淡,虽“世态炎凉”的环境下,却仍不乏有温情的存在。方英文先生的散文集《夜行》,将“夜行”作为散文集的书名,应不属随意而为之。而是精心思考了一番——“走了一夜黑路,终生难忘。”

方英文先生的散文集《夜行》个体生命记忆部分忠实地记录了个人生命于时代中的命运际遇,如评论家谢有顺先生在《散文的常道》中如是说,“文学是人学,是个体心灵的历史,文学是对于人的精神关怀与烛照,是对生命存在、生命价值的一种深切的关怀与体认。”不难发现,散文集《夜行》隐藏“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拧巴与较量,这场自我辨识与体认是关乎个体心灵的历史。与其说是与“自己的对话”,不如说是在一场生命的“追忆”中,历史中的那个“我”有了血肉的温度,与精神的那个“我”在文本这个场域再次重逢。当然,散文集《夜行》中语言的讲究、用词的谨慎和幽默与俏皮也经常闪现。但我所关注的是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以及时代中“我”的命运选择。

2023.11.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罕莫评论文章为基础,KIMI点评方老散文《夜行》的文章如下: ‍‍‍‍‍‍

在当代文学的广阔天地中,方英文先生的散文集《夜行》以其独特的时代感和深刻的个体生命体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学画卷。这部作品不仅是作者个人记忆的集结,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成长。在这篇评论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夜行》的艺术特色、时代价值以及对现代读者的启示。

首先,从艺术特色的角度来看,《夜行》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散文集中的文章,无论是回忆童年的《企图牧童遥指》,还是记录成长历程的《奔年过秦岭》,或是抒发个人情感的《请坐》,都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方英文先生的文字如同画笔,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在“个体生命的记忆”部分,方英文先生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个体如何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寻找自我。这些记忆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作者通过对儿时趣事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纯真与美好;通过对教书生涯的叙述,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变革中的无奈与坚持;通过对夜行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个体在困境中的勇敢与智慧。这些记忆构成了作者个人历史的骨架,也是对那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外出游记”部分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在这些游记中,方英文先生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这些游记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通过对不同地方的所见所感的记录,作者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

“自我抒怀”部分则是作者情感的直接流露。在这些文章中,方英文先生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探讨了生活的意义、个人的价值和存在的目的。这些文章充满了哲理和诗意,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作者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触动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其次,从时代价值的角度来看,《夜行》不仅是作者个人记忆的集结,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部作品反映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命运选择”与“寻找出路”的艰难。通过这些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如何在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中寻找平衡,如何在生命的追忆中找到自我,以及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迹。这些散文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它们让我们思考,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何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夜行》提供了一种反思个人生活和时代价值的视角。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关照。方英文先生的散文集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人的情感和记忆都是宝贵的财富。通过阅读这些散文,我们可以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去回味那些被时间冲淡的记忆,去思考那些被日常琐事掩盖的深刻问题。

综上所述,《夜行》是一部具有深刻艺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散文集。它不仅记录了作者个人的生命记忆,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面貌,以及个体在这个时代中的命运选择和心灵历程。这部作品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思考生命的意义,寻找个人与时代的和谐共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