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期,裁军的消息已经确认,年底之前我们都会脱下心爱的军装,各奔东西。八年的军伍生涯即将结束,内心既充满了不舍,又对未来彷徨。那段时间,我经常和前文中提到的老徐碰面(当时部队已经驻扎在昌吉州),大家畅聊以后的去路问题。

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也认识了几个和老徐耍的好的战友,从他们的口中也得知了不少隐秘的事。可能是快要退伍了,大家也便没了太多顾忌,反而说得更加大胆。其中发生在一个战友身上的故事,震撼了我,也让我对当初对拉萨藏族姑娘的选择更加遗憾。(和拉萨藏族姑娘的故事,请翻看前面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战友姓朱,76年兵,56年生,河南周口人,在汽车连里一直干炊事班,当时已经是炊事班班长。因为我也曾在炊事班呆过1年多时间,所以很有共同语言。每当我去老徐他们那边串连队,中午在食堂吃饭时,老朱都很关照我。

一次吃完饭,我们闲聊时,老朱不经意间说漏了嘴,却被我听了个真切。在我的穷追不舍之下(当时没什么娱乐活动,对八卦这些很感兴趣),他千叮咛万嘱咐的让我不要泄露出去,最后将整个事情和盘托出。

老朱家里有六个兄弟姐妹,他和我一样,也是排行二,上面有一个大哥和大姐。家庭条件非常困难,老朱当兵这么多年,基本上积攒的全部津贴和补助,都寄回了老家贴补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他大哥已经31岁,但因为家穷,一直都没说上媳妇。老朱也很发愁,一方面是为他大哥发愁,在那个年代,30岁未婚的男青年还是不多见的;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愁,毕竟年底就要退伍了,他又不像我们汽车兵,再不济还有一门开车的手艺,怎么样都能养家糊口,而他只是个伙头军,总不能回去干厨子吧。

老朱之前回老家探亲的时候,也相过几次亲,人家姑娘对他本人很满意。长相端正,品行优良又是解放军,算是一个优质的结婚伴侣,但考虑到他的家庭负担,许多姑娘就打了退堂鼓,所以老朱就迟迟没定下来对象。还在当兵时就没找到,以后脱了这身军装回老家,恐怕就得步他大哥的后尘。

就在老朱一筹莫展之时,命运之神竟然眷顾了他。我们是84年国庆之后从叶城回的昌吉,当时他们班里的给养员退伍了,就由老朱兼任,老朱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多。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事,可以说改变了老朱的下半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4年春节前,没有回家探亲的战士们,届时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由于人多,饺子的包法就很糙,我们当时是擀好大面饼,然后用喝水的搪瓷缸倒过来一压,就是一张饺子皮,所以皮会很大,饺子包出来也就很大个。

老朱自然要承担起采购食材的重任,面粉好弄,最主要的还是肉食。虽然杀了两头肥猪,但还是需要去外采肉食和蔬菜。由于昌吉州是回族自治州,因此猪肉卖的不多,相反羊肉较多,老朱就决定买一些羊肉,到时候大家都尝尝鲜。

照例,一名战友开着车载着老朱,去了当地的市场。车辆在市场外边停好,开车的战友守着车,老朱就进入市场采购东西。市场里面有汉有回,人很多非常热闹。老朱在和老板定好东西后,就去了肉摊,在那里挑选羊肉。

这时,老朱突然发现一个小偷,将手伸向了前面买肉的人的包里,前面的人看样子是个回族女性,戴着头巾,背着一个小包。老朱眼里不揉沙子,一把就攥住了小偷的手,小偷大吃一惊,回过头示意老朱放手,老朱岂能饶他,一下就把他按在了地上。

周围的人纷纷围了上来,对着小偷指指点点。最后派出所的人也到了,将小偷搜身之后,还发现他随身还带着一把匕首,老朱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多亏他先下手为强,将小偷按地上,不然还真有可能吃亏。

周围群众对老朱也报以热烈掌声,民警和他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做了个登记就将小偷带走了。老朱定好肉后,就和老板一起将东西往车上送。当老朱要离开市场时,没想到先前差点被偷的那位回族女性叫住了他。

那位回族女性年纪不大,大约也就20多岁,长相嘛我没有见过她年轻的时候,所以没法形容。但据老朱自己讲,他看到那姑娘的第一眼就有些触动,肤色很白,而且鼻梁很高,有一种很吸引人的异域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姑娘向老朱表达了感谢,并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支部队的?老朱并没有回答,只是和姑娘说不用客气,便没再做过多理会,装上东西后赶紧回了连队。本来这件事过去了,老朱也没有太过在意,但没想到过了不到10天,他们竟然在那个市场又遇见了。

姑娘也是去到市场买东西,这次她遇到老朱之后,就没有让老朱轻易脱身。不但问出了他的名字,甚至连他的年龄,老家在哪里?在部队里面干什么工作,都问了出来。按老朱的说法,自己好像中了迷魂药一样,有问有答全然忘记了纪律。

两人此后又见了几面,渐渐熟悉了起来。女孩叫阿依娜,63年的,比老朱小了7岁。她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母亲在她15岁的时候去世了,83年他父亲弄了一家很小的面馆,那时她就开始在自家面馆忙活。

老朱感觉这姑娘对自己有意思,不然哪有姑娘会将自家的底细轻易跟别人说。但他又不敢确定,毕竟比人家大7岁,而且还是外地人,大家民族不同,风俗习惯差异很大。更主要的是部队有严格纪律,严禁战士和驻地异性搞对象。

老朱和姑娘说了部队的禁令,但这姑娘很明显有思想准备,并了解过部队的情况,她对老朱说:你都已经当了9年兵了,还能当几年?我现在才22岁,我愿意等你!

老朱被打动了,他接受了姑娘的爱意,但其实心里还是没底。一方面他实在没信心,让姑娘等他好几年,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被部队知道了,到时候给个处分,被强制退伍,这些年兵就白当了。

就当老朱在甜蜜和不安中翻来覆去受折磨时,裁军的正式文件下来了,大家的军队生涯都要结束了。老朱终于像卸下了包袱一样,虽然对部队有不舍,但觉得自己以后可以和阿依娜在一起了,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生呢?所以老朱才会说漏嘴,可能也是心里的巨石放下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问老朱:“你真的要和那姑娘结婚吗?那以后不打算回老家了?”

老朱苦笑一声说:“我那老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那穷的起灰,我大哥快30岁了都还没说上媳妇,我也27了,回去也很难说的上。留在这拼一下,说不定还有其他机会!”

我又问:“你是汉人,那姑娘是回民,不管是风俗习惯还是饮食差异都那么大,以后恐怕面临的问题还多啊!”

老朱摇了摇头道:“你说的这些我也考虑过,但是人家阿依娜是真心待我,咱们大男人嘛!该受委屈就受,不习惯就慢慢习惯,两人只要都能想到彼此,这些问题都能克服。”

老朱不愧比我年长三岁,对待感情的考虑虽然现实,但很成熟和周全。我祝福老朱:那就好好过,以后有机会喝你们的喜酒,不要像我一样,半途而废最后遗憾。

但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老朱的事情最终还是被他们连部知道了。但好在当时已经八九月份了,上上下下都在忙着退伍安置的事情。老朱也就被他们连长和指导员批评了一顿,并没有实质性的处罚。

当时退伍前,一片兵荒马乱,我和老朱也没细聊,匆匆留下通讯地址后,就告别了。我也不知道老朱到底是留在昌吉和阿依娜在一起了,还是回了周口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年后,我收到了老朱的信。他在信中说,他带着安置费回了趟老家,给家里人留下一部分钱之后,他又回到了昌吉,现在就和阿依娜在一起,在他们家的店里面忙活,计划1986年的国庆节结婚。

我回信表示了祝贺,也能为他们俩成功走到一起而感慨。当年这种事情并不少见,甚至我都是经历者,但最终能修成正果的可真是凤毛麟角。

后来的老朱更是一路逆袭,在他和阿依娜的努力下,一步步将小面馆规模做大。1991年的时候,他将店留给了小舅子经营,自己和阿依娜则去了乌鲁木齐开店,也是从小店做起,最后做成了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店。

老朱也资助自己的大哥,在40岁那年终于娶上了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他也将老家的弟弟妹妹们都带到了乌鲁木齐,帮助他们各自发展事业,不但自己实现了财富自由,也让那个大家庭成功翻了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他和阿依娜的感情,则一直很稳定,并没有所谓的“性格不合、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导致感情破裂。而且因为民族政策,老朱还能多养活一个孩子,这也让他经常向我炫耀,还洋洋得意的说:“爱国,你看让你留边疆你不留,你像我一样的话,你也能生两个”。我则没好气的说:“你以为谁都像你那么运气好啊,捡了个好老婆!”老朱听到这话,总是哈哈大笑。

如今老朱已经68岁了,由于前些年常年在灶台边忙活,肺部出了问题,还动过手术,现在话说多了就喘的不行。老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多亏我找了个好老婆,不然估计还在河南老家打光棍呢!

阿依娜也过了60岁,他们俩也早就将店传给了儿子,老两口互相扶持,彼此照顾,这样一段跨民族的婚姻走到今天是非常不易的。老朱和阿依娜的故事也证明了:真正的爱情,是可以打破民族、文化、阶层的差异和壁垒的,只要两人真心相爱,能够努力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