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第299篇原创文章 -

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懂道理(明事理)。可道理都懂了,还用读书吗?电影《后会无期》里也说,「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读书还有用吗?

我认为读书和懂道理是两回事,通过读书可以了解一些知识,并不是懂了道理。

况且你辛辛苦苦读书了解到的那点知识,别人也许早就知道了,其中有些还是不值一提的常识。

有一个管理学概念叫乔哈里窗,把一个人知道的东西和别人的比较,划分为四个窗口,就是下面这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这是共识区。你不知道的,别人知道了,这是你的盲区。比如大家都知道2+2=4,你却算了半天还算不出来,你的盲区就太扎心了。

这时候你读书是为了获取这方面的知识,抹平跟别人的差距,你收获的还算不上道理。

当你知道,别人却不知道时,是别人的盲区,你除了在心里升起那么一点点优越感之外,好像没什么值得炫耀的,它只能说明你读书多了,懂的东西多,别人也不会承认你懂了很多道理。

你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时,就是共同的盲区,双方要做的是恶补这方面的知识,不要那么孤陋寡闻,读书就是最好的方式,这时就得好好读书了。

可是你发现没有,你懂的东西比别人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只是知识储备上的区别。这点差距,只要对方肯多花时间读书,就可以慢慢跟上来。

这是读书的第一点作用,它补充的是你的知识量,至于能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你可能没有想过,或许里面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只是一些僵化知识的堆积而已。

那么,读书是不是就学不到道理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书中还是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可是读过书的人也许只是知道了而已,不是真的懂。道理有那么容易懂吗?懂的程度又如何?

比如读同一本书,你读懂了60%,别人可能只读懂50%,好像彼此还能聊两句,可是双方真的懂了吗?其实并不全懂。

我看豆瓣书评时,有些人评论这本书写得好,那本写得不好,可他又说不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实际上他并没有读懂,甚至没有读过。

还有的人,在某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道理,也不知道书上说得对不对,就拿它到处去怼与之相反的道理,有时还搞人身攻击。

这类人确实读了几本书,也学到了一点道理,可他学到的道理未必是对的。

要想真懂一个道理,除了反复思考和实践,没有更好的路。当然,前提还是得读书。比如你不读书,怎么知道有一个道理叫「温故而知新」呢?

可是你就算懂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也没什么用,因为你没有用起来。你读完一本书,真的去复习了吗?复习了之后有新的发现吗?你都没有做到吧?

如果只是懂了一个道理,它还不是你的,依然属于书本。正如电视剧《天道》里芮小丹说的:「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乱扔垃圾不对,这个道理谁都懂,可为什么还是有人乱扔垃圾呢?因为他只是懂了,却做不到。

熬夜玩手机不好,这个道理你是懂的,可是放不下手机老老实实去睡觉,这个道理再好也不是你的。

所以,光靠读书懂道理是不够的,读书只是懂道理的方式之一,不表示你读了就懂,只用懂了用上了才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