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构成我们身边一切物质的最基本单元就是原子核?而在原子核的中心,有着一种微小但关键的粒子在坚守岗位——那就是质子。一个多世纪以来,质子作为物质的基本构成单元,始终是物理学家孜孜不倦探索的核心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9年,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爵士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行了一项著名实验。他让一束带正电荷的α射线射向一薄金箔靶。按照当时流行的"saturne模型",人们认为原子就像一个类似太阳系的模型,带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中,α粒子应该会直接穿过金箔没有偏转。

但令卢瑟福始料未及的是,大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去了,只有极少一部分发生了偏转。更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个别α粒子反向弹回!这种现象就像一颗足球射向一张纸,竟然被纸面反弹回来一样荒唐。

通过分析数据,卢瑟福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每个原子内部一定存在一个非常小但带大量正电荷的核心,才能产生如此强大的斥力,使部分α粒子反向弹回。他将这个核心命名为"原子核"。

卢瑟福的实验结果彻底推翻了当时的"saturne模型",奠定了现代原子核模型的基础。根据他的计算,原子核直径大约只有10的-14米,比整个原子小数百万倍,但质量却集中了原子99.97%的质量。

这一发现宛如一声惊雷,震惊了当时的科学界。虽然当时卢瑟福并不知道原子核的确切结构,但他成功证明了原子存在着高度致密的内核,是物理学发展的重大突破。

后来的研究发现,原子核中存在质子和中子等粒子。质子带正电荷,粘合核心;中子则携带绝大部分质量。二者协同作用,维系原子的基本结构。卢瑟福散射实验因此被公认为现代原子核理论的摇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质子到底有多小呢?它直径约为10的-15米,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粒子。如果将一个质子放到足球场的大小的空间里,那么在这个"质子足球场"中,1个质子仅仅相当于1个观众所占的空间。质子内部和我们宏观世界之间,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尺度鸿沟,这正源于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巨大差异。

质子不仅微小,而且有着可观的重量。单个质子的质量约为10的-27千克。虽然听起来微不足道,但由于原子核内有很多质子和中子,因此就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力。事实上,一千克普通铁块中,有将近60%的质量就来自夸克等粒子的内禀质量。

科学家们发现,质子本身由更基本的粒子构成。理论上,每个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通过强力约束在一起。上夸克带有正电荷,下夸克带负电荷,三者电荷和为正1,赋予了质子正电性质。

质子不仅是物质的基石,也是宇宙中最稳定的粒子之一。在常温常压下,一个独立的质子需要超过10的32次方年才会自发衰变。这比宇宙的年龄还长几百万亿倍,因此质子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永恒存在。

当然,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得多。科学实验发现,质子内部远非三个静止的夸克那么简单,其中隐藏着丰富的量子效应。比如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围绕在夸克周围更基本的胶子等粒子。这使得质子呈现出各种奇特的振动模式和激发态。对这一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更迭,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动力所在。

质子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它作为物质最基本单元的地位是确定无疑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认识质子的本质,就是认识构成我们整个宇宙的本源。探索这个不起眼的小粒子内部世界,人类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卢瑟福揭示原子核内带有正电荷的质子之时,人们以为这是一个简洁明了的粒子概念,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步认识到质子的内在复杂度远超乎想象。如今,物理学家们不仅不再将其视为中学课本里那个单一的正电小球,更是发现质子其实由三类被称为夸克的基本粒子精密编织而成,且在量子力学的规律下,呈现出无比神奇的现象。

质子犹如一位变脸大师,当实验尚未对其进行具体的观测之前,它仿佛存在于概率的雾霭之中,其形态随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戏剧性的转变。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迈克·威廉姆斯感叹道:“质子无疑是自然界中最复杂的实体之一,其内在的复杂性远超过我们的直觉所能企及的程度。”近日,《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更为惊人的事实:质子内部竟存有比其自身质量更重的粲夸克痕迹,这无疑为质子的神秘面纱增添了更多的悬念与魅力。

为了更好地诠释质子的多元面孔,物理学家们如理查德·米尔纳等联手影视制作团队,精心将数百次实验的海量数据转换成了引人入胜的动画系列,生动展现了质子形态的万千变化。质子那潜藏的秘密,就如同一本厚重的立体画卷,正在一页页缓缓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质子复杂性的初次揭示始于1967年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实验。在那次实验中,科学家们通过电子与质子的碰撞,首次窥见了质子内部所谓的“夸克”粒子,标志着夸克存在的确凿证据。随后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揭示,当电子以极大的能量冲击质子时,会产生类似打台球般的弹射效果,但电子有时会穿透质子内部,揭示出夸克碎片的存在,正如弗吉尼亚大学物理学家赵晓超所说:“这是第一次实验证明夸克并非理论虚构,而是客观存在的微观实体。”

随着科研工作的推进,质子的奥秘愈发引人入胜。无数物理学家在全球各地的实验室中,通过数百次各类散射实验,通过对碰撞强度的精妙控制以及散射粒子的选择性捕获,逐步揭示了质子内部各方面的细微特征。通过对散射电子的能量和轨迹的精准测量,科学家得以揭示质子内部动量究竟是集中于少数几个携带大部分动量的夸克,还是分散在众多夸克之间。

SLAC初期的实验结果显示,电子往往以撞上携带着质子总动量三分之一的夸克为主,这一现象恰好印证了穆雷·盖尔曼和乔治·茨威格在1964年提出的夸克模型,即质子由两个带正电荷的上夸克和一个带负电荷的下夸克组成,总体电荷为正一单位。然而,夸克模型在解释质子全部特性时遭遇了困境,尤其在面对质子自旋这一关键的量子属性时,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产生了严重分歧。

1988年,欧洲μ子合作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夸克自旋总量远低于理论预计的一半单位,同时,夸克的质量仅占质子总质量的约1%,这些悬殊的数据揭示了质子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超出了三个夸克的简单组合。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汉堡的强相互作用环加速器(HERA)开启了新一轮的质子探索热潮,其强大能力足以让电子以千倍于SLAC的能量轰击质子,首次直接探测到质子内部低动量夸克和反夸克的混沌状态,这些都是基于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预测的。

QCD理论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其中夸克通过交换携带三种颜色电荷的胶子紧密结合,形成了颜色中性的质子。在HERA实验中,胶子能够瞬时吸收能量并裂变为夸克和反夸克对,这些短暂存在的粒子随即互相湮灭。在更高的能量碰撞场景下,质子更倾向于表现出由大量胶子构成的云团模样。

然而,QCD虽在描述高能环境下的夸克和胶子动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却在解析SLAC实验中观察到的三个稳定夸克结构时捉襟见肘。QCD的计算方法仅在强相互作用较弱,也就是夸克间距离非常靠近的情况下适用。这一特征由弗兰克·威尔切克、戴维·格罗斯和戴维·波利策在1973年提出,并因此成就了他们在31年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即便面临理论瓶颈,实验物理学家依然勇往直前,持续深化对质子内部结构的认识。近期,荷兰国家亚原子物理研究所和阿姆斯特丹VU大学的胡安·罗霍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对过去50年间积累的超过五千份质子内部结构的影像数据进行了详尽分析,首次从实验数据中直接推导出夸克和胶子的实际运动状态,绕开了传统理论的局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全新分析揭示了以往未曾察觉的微妙细节:在相对温和的碰撞中,虽然大部分质子动量仍由常规的三个夸克(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携带,但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质子内部还存在着微量的粲夸克及其反粒子的痕迹,这些质量远超质子本身的粒子竟然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质子的一部分。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某些温和碰撞情境下,质子仿佛处于量子叠加态,既表现为经典的三个轻夸克结构,又能暂时转变为包含粲夸克的五夸克“分子”。

这些崭新的质子构成认识,对于未来的科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高能碰撞实验中,理解质子内部究竟含有什么,对于寻找新基本粒子极为关键。偶然出现的粲夸克不仅可能在碰撞过程中催生出更多奇特的粒子种类,还可能间接影响宇宙射线与大气层质子相互作用时产生的高能中微子现象,给天文学家在中微子观测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挑战与启示。

展望未来,新一代的实验将进一步揭示质子尚待揭晓的深层秘密。比如,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计划在2030年代启动的电子-离子对撞机项目,将以空前的分辨率拍摄影像,实现对质子的三维重建,并揭示内部夸克和胶子自旋的细腻分布格局,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最终破解质子自旋起源的难题,以及解决诸多关于这个建构我们日常世界的基本粒子的其他根本问题。质子的探索旅程是一部正在进行的科学传奇,每一次的揭秘都将引领我们更深入地领悟微观世界的奥秘,向着认知疆界的更深处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