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西元979年,此时距离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不过三年的光景,但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却紧随赵匡胤离开人世——不过,赵德昭的死,是自杀。而赵德昭的死,堪称牺牲自己一个,拯救了自己的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德昭的死,根本原因在于地位太过尴尬。

1、烛影斧声

北宋开宝九年,西元976年,赵匡胤驾崩。关于赵匡胤的死,后世的争议一直很大。有认为确实是因为自然因素(包括病故、突发疾病)而死的,也有说法认为是被赵光义谋害的(后世因此有个成语叫烛影斧声)。

赵光义喜欢下毒来毒死他人,所以很多人根据赵光义的这个处事逻辑,反推赵匡胤或许是被赵光义毒死的。当然这个可能性虽然存在,但是捕风捉影的猜测不能视为实质性的证据。所以或许赵匡胤之死,在人类发明时空机之前,会成为永远的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匡胤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关于继承人的诏书,同时宋廷也没有册立太子。赵光义是在这个背景下继承的宋朝皇位。当然关于赵光义继位,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宋朝初年还存在“五代遗风”:在五代十国时期,雄主去世后,继承人会被新的雄主推翻。比如李嗣源死后,李从厚登基没多久就被李从珂推翻;柴荣死后,赵匡胤就推翻了后周朝廷。

所以赵光义继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赵匡胤为了对冲五代遗风而做出的选择:毕竟,论执政能力,赵光义要优于赵德昭。

2、赵光义的担心

不过,赵光义称帝也有自己的担忧:那就是一方面,赵光义的确没有赵匡胤的传位诏书,因此这让赵光义非常担心自己会被诟病得位不正。另一方面,毕竟打从周朝开始,在华夏的观念里,父死子继就优先于兄终弟及。比如西汉时期,汉景帝在有子嗣的情况下,打算兄终弟及,就遭到了汉朝群臣的反对。因为兄终弟及在天子有子嗣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动乱(比如殷商就因为兄终弟及而产生过动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赵光义对于赵匡胤的儿子,尤其是赵德昭,十分忌惮。当然这倒不是因为赵光义有十足的证据确定赵德昭有篡位的想法,而是因为赵光义知道,一旦朝廷里有野心家打算正本清源的名义推翻自己,那赵德昭就是很好的工具。所以赵光义对赵德昭骨子里是很忌惮的。这种忌惮,也会演变成杀机。

偏偏太平兴国四年,赵光义北伐契丹,宋军在和契丹军交战中吃了败仗,赵光义在混战中一度失踪。于是随架的群臣主张拥立赵德昭称帝。就在大臣们探讨的时候,赵光义返回军中。而这一事件,让赵光义无疑更加觉得赵德昭是巨大的隐患。

碰巧这会儿,赵德昭建议赵光义犒赏军中将士,这无疑更让赵光义感觉赵德昭居心叵测,于是赵光义持着赵德昭:等将来你做了皇帝以后,再给这些将士赏赐吧!

而这句话,让赵德昭毛骨悚然:本来赵德昭就担心引起赵光义的猜忌,如今赵光义说这番话,摆明是对自己动了杀机。

3、自救

作为赵光义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赵德昭的地位很特殊,也很尴尬。所以赵德昭清楚,经过称帝未遂这一事件以后,赵光义肯定不会让自己活太久,没准要不了多久,就会罗织罪名陷害自己要谋反。所以赵德昭自杀了。

赵德昭在被安上谋反的罪名之前自杀,也保住了自己的家人。所以,赵德昭自杀,可谓自己一死,救了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