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3084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组团自杀”是为了克服恐惧,提高成功率

02、父母做到这3点,高效预防孩子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2023年4月,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有4名游客翻越安全护栏,纵身跳崖。其中,3名男子已经跳下,1名女孩被及时阻止后紧急送医,但因为她跳崖前已经服毒,最后还是抢救无效。

警方调查发现,这4人来自不同省份,彼此的现实生活没有多少交集,是在网上相约自杀,他们的背包里还留下了遗书。

这个悲剧震撼了很多网友:

这些轻生者为什么不是独自赴死,而是通过组团?

很多有自杀念头的人万念俱灰,根本不想与人交流,甚至是严重的“社恐”,可为什么竟然会跟陌生人相约自杀?他们是为了表达什么不满吗?

其实,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组团自杀的人并不是想向社会表达什么,而是为了克服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也为了让自己无路可退,“成功地”执行自杀方案。

01、“组团自杀”是为了克服恐惧,提高成功率

“组团自杀”在前几年就出现了,最早是在QQ群里,现在逐步蔓延到微信、微博等等。

社交媒体的发达让生活变得更便利,可没想到,这也让很多想自杀的人有更多的途径接触到彼此,相约赴死。“组团自杀”很可能会演变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这些组团的自杀者并不是临时起意,往往也不是受到别人的蛊惑和控制,而是他们早就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

他们可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双相障碍,长期深受负性情绪的折磨。有部分自杀者也有可能罹患了赌博成瘾,长期赌博、欠下了巨额债务且无力偿还,陷入了绝望。

无论他们患有的是哪一种精神心理障碍,他们都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在自杀时处于重度抑郁发作,非常痛苦。

他们出现了不理性的灾难化思维,觉得自己的痛苦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只有死亡才能带来解脱。再加上他们对朋友、亲人没有足够深厚的情感牵绊,也找不到精神支柱,他们不会为了朋友、亲人而继续苟延残息地活着。

事实上,他们早就产生自杀的念头了,只不过他们一开始会犹豫,对死亡有恐惧,也担心死亡的方式会不会令自己非常痛苦,又或者遗容面目全非。不少非常怕痛的、对外形非常重视的人,会反复纠结。

在这个时候,如果他们的父母、朋友或者其他亲友,能及时识别他们的自杀倾向,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有很大可能性能让他们“悬崖勒马”。尤其是如果青少年的父母能及时自我反省,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孩子的痛苦会明显缓解,自杀风险会大大降低。

可是,如果他们的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越来越痛苦,家里又有其他孩子,他们知道父母还有其他精神寄托的话,其自杀的念头会越来越强烈,他们就会开始真正付诸行动,思考如何才能“妥善”地自杀成功。

有些人就选择了上网搜索相关的“自杀群”,跟陌生人组团自杀,降低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这就有点像一个人去坐过山车会感到害怕,但如果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坐过山车,那心里的恐惧会明显降低。

而且,很多轻生者受到名人自杀新闻事件的影响,他们会扭曲地认为,这些名人的自杀行为是勇敢的,值得自己崇拜和效仿。可他们又担心自己在最后关头会动摇、退缩,成为“失败者”,所以干脆和网友相约自杀,可以互相“监督”。

像上面说到的张家界“组团自杀”事件,4人跳崖前就服下了毒药,这极有可能也是他们约定的,甚至是互相监督着一起喝下的,就是为了避免有人跳崖之前犹豫或被救下。

简单来说,轻生者“组团自杀”,是为了提高“成功率”。通常来说,他们并不想伤害别人,也不希望自己的死亡给人带来麻烦,更不想要拉人垫背。他们没有明显的偏执型人格异常,或者反社会型人格异常。

至于为什么有的轻生者本来是“重度社恐患者”,却能跟陌生网友聊天、相约赴死,这是因为很多社恐群体其实是害怕与熟人打交道,这会很容易激活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但是,他们跟陌生网友在现实中是不认识的,不了解彼此的过去,也没有互相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不存在彼此的歧视。甚至因为他们都很痛苦、都想死,所以有“同病相怜”“彼此理解”的感觉,他们之间反而能敞开内心、互相信任,甚至觉得在临死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02、父母做到这3点,高效预防孩子自杀

去年,张家界发生组团自杀的事件后,我们曾写文章、拍视频进行专业的分析。当时就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问怎么找到“自杀群”,说自己也不想活了,也想组团自杀,这些留言令人触目惊心!

如今,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希望父母千万不要以为这不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千万别等到悲剧发生了,才后悔莫及!

第一,父母要提防“微笑型抑郁症”,孩子看上去很正常、甚至很开朗,但不代表他们一定没有精神心理问题!

在张家界组团自杀的4个人中,有一名23岁的男子。他是家中独子,初中毕业后独自在外地打工。他的家人说,他一直没有异常,出事前还特意打电话告诉妈妈,说要去旅游。

这名男子极有可能就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郁症”患者,他对家人刻意隐瞒了内心感受,甚至可能他身边的朋友也不知情。

很多人对抑郁症患者有刻板印象,认为他们都是消极低沉、抑郁寡欢的,也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但“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却相反,即使他们内心压抑、痛苦,但外表看起来也若无其事,甚至显得阳光活泼。

所以,当他们决定自杀时,其身边的亲朋好友毫无防备,他们往往能轻易“成功”,对家人、朋友和社会大众都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

所以,父母一定要识别孩子是否有“微笑型抑郁症”,预防悲剧发生

第二,若发现孩子有自杀念头,甚至已经尝试过自杀了,父母一定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比较无知、愚昧的,他们很爱孩子,却反复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甚至在发现孩子想自杀之后,他们非常震惊、痛苦、生气,也担心孩子真的会发生悲剧,着急上火,对孩子一通指责、批评,希望能“骂醒”孩子。

其实,这样做往往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还会对孩子造成新的心理创伤,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理解自己,他们对父母的亲情羁绊反而越来越少,自杀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甚至在自杀前不给父母留任何遗言。

希望这部分父母要将对孩子无知、愚昧的爱,转化为有觉悟的爱,要学会“良性沟通三步曲”——共情、倾听以及积极引导,与孩子深入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想自杀的根本原因。

如果父母发现自己对孩子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一定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持续地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改变。当亲子关系破冰与缓解了,孩子感受到亲情与家庭的温暖了,自杀风险会极大地降低。

第三,父母要了解孩子罹患的是哪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尽快找到适合孩子的康复路线图。

主流精神科认为大部分精神心理障碍的病因是不明的,比如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很多大夫认为这些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听了之后非常绝望。

希望这部分父母要调整认知,这些精神心理障碍的所谓遗传因素,并不是老百姓理解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并不是孩子的基因出了问题并且无法改变。

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已经发现,这些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病因其实是后天的经历,是孩子形成的病理性记忆,这是后天可逆的。

至于有没有遗传方面的因素?不排除有,但并不是基因遗传,而是表观遗传因素,也就是不是基因本身的问题,而是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可以遗传的变化。

而表观遗传因素很容易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个体生活的气候环境、饮食作息、心理压力程度等等,都可能导致表观遗传因素的变化。也就是说,这种遗传机制也是后天可逆的。

很多父母在孩子自杀未遂、被抢救回来的时候,都感到庆幸。但是,如果父母没有真正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没有帮助孩子寻找有效的康复方案,孩子后续极有可能会再次自杀,而且成功率会更高!

还有,很多轻生者是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组团”的,希望这些平台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自杀”等相关敏感词的监测,及时作出应对和介入,尽量挽救更多的鲜活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