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余承东在参加百人会论坛的时候,又公开放狠话了:在智能驾驶领域,华为来了以后,改写了这个行业。

“ 我们的 ADS 高阶智能驾驶还是被大家认可的,在座舱、智能驾驶公认我们的体验是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家伙,这话说的,真是一点不跟你客气。

并且,余承东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华为车 BU( 智能车部门 )预计会在今年实现盈利。要知道车 BU 自打成立以来一直在亏损,之前一年能亏 100 亿元,在去年也亏了 60 亿元,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

今年要是能盈利,最大功臣必然是问界新 M7。2 月份,问界新 M7 一共卖了 21083 辆,在所有车型里,销量排名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多人买它,也确实是因为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新 M7 的智驾版要比普通版贵 2-4 万,但根据官方数据,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都愿意多掏钱上智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款车在上市之后也是连着 OTA 几次,每次都离不开智能驾驶。

刚好最近,问界新 M7 又推送了 OTA ,号称 “ 全国都能开 ” 的城区 NCA 这回是全量推送,车主们都能用上了。据说这次更新后,城区智驾的体验又有了提升,所以我们也是搞了一台问界新 M7 ,来看看现在是啥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这套系统号称已经覆盖全国 99% 的路段,不仅支持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还可以跑乡镇道路。

我们在杭州试了高架、隧道,试了城市主干道,以及非机混行路段,甚至还专门找了一段村里的小路。总之,怎么复杂怎么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下来发现人的确没吹牛,NCA 全程都能用。而这个版本的 NCA 比较有信心,特别是在人多、车多的路口,要比之前更稳。

为了给大家展示得直观些,我把精华部分剪成一段视频,可以点进来瞅瞅。

先来说个好玩的,主动安全一直是华为智驾主打的一个方向。前段时间,网上疯传一个在高速路 130 码时速下,华为智驾紧急避让的小视频。

是的,就是那个一开始各家车企都在认领是自家车,最后被证实是新 M7 的小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回,问界新 M7 的主动安全也有更新,增加了侧向防碰撞辅助

这个功能是,当你走神和旁边障碍物贴得太近,智驾系统会把你往回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有一次靠边停车的时候真给试出来了。当时是离马路牙子太近,快要轧上的时候,车子自己往回摆了,但可惜没有录到素材。

放一段官方演示,大家把这个水马换成马路牙子,自行脑补一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这个没录上,但我也测出了两个主动安全的地方。

第一个是常见的开门杀,车子识别到了前车正在开门,然后打了方向避让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是异形障碍物。常见的锥桶、路障啥的,智驾系统都识别挺准,但路上难免还有一些其他机器不认识的物体,比如说前面路上有个方方的东西,我们的车也能发现,差不多是在 10 来米开外就跑到左边车道,等绕过去了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说完主动安全,再来看看城区通行。

一上来,咱就给华为 NCA 上强度。这条路有行人过马路,有一堆无视规则的小电驴,旁边还有道路养护车辆,和分分钟停你面前的网约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以为系统会搞不定这样的复杂场景,没想到最后它自己成功开出来了。

能做到这样,和新加入的“ 通行效率优先 ”功能有很大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启后,车子看到有挡事的,知道要想办法避让。我们恰好也碰到了,车子是绕过障碍后,立马回自己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前一被挡道就卡住的设定,这种操作其实是更接近人类的处理方式。不过,还是提醒大家这种情况要多观察,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

而在前面有人或者有非机动车的时候,车子会往前一点点地挪动,伺机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个细节是,仪表上的画面能显示出前车有没有打转向灯,系统读懂这个,就能提前做个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剩下的就是快速路,华为 NCA 这次还是之前一贯的水平,自己打灯、变道、超车,一套走起来贼顺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次,不光 NCA 有升级,智能泊车也有更新,手机遥控泊车( RPA )功能来了。

遇到很窄的车位,你可以先下车,在旁边操作 APP 让车子停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个小点是现在挂入 R 档,车子就会自动进入泊车界面,就不用再单独去调出这个页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面这些,问界新 M7 还有一些挺实用的细节升级,像这个新加入的自动匹配道路最高限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之前也能让它顶着限速开,但就是在不同的道路切换时,经常需要手动设置。

比方说从限速 50 的城市路,转到限速 80 的快速路,原来是要识别到了限速牌,车子才会加速度。而现在进了高架车速就提上来了,相当无感,反正我这几天开的时候根本不用自己调车速。

还有方向盘脱手检测,现在有两档可调,标准档是 15 秒脱手提醒,舒适性是 40 秒才会提醒。

新手还是建议先用标准适应一下,脖子哥这种老司机当然就直接舒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这,差不多就是这次问界新 M7 智驾的更新内容。

看的出来,目前问界这样的智驾水平,已经能够在日常驾驶中,减轻不少驾驶员的负担。

就连我们酷爱性能油车的摄影师,也是在这次拍完问界后,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恨不得想原地下单一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去年问界新 M7 智驾版刚出来的时候,它的 NCA 就挺好用的。现在升级了几版,变得这么溜,大家可能也不会感到太意外。

但是在新 M7 之前,华为智驾的量好像并不大。毕竟华为车 BU 在 2019 年成立,到现在也才 5 年时间,而蔚小理这帮人都搞了快 10 年了。

所以,华为是怎么做到脱颖而出的?这次,我们也找了华为的内部人员聊了聊,给大家挖挖背后的故事。

首先,车 BU 这个部门的成立是不早,但华为在汽车上的研发早在 2012 年就已经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还没有什么自动驾驶的概念,他们是在 “2012 实验室 ” 下成立了一个 “ 车联网实验室 ” ,因为这是通信技术,是华为的老本行。

后来没多久,自动驾驶在业内有苗头了,华为也是第一时间进场。

进来之后,他们发现很多自动驾驶里需要的技术,其实和之前自己搞了几十年的 ICT 是共通的。

比如说激光雷达,用激光来扫描物体,涉及到的是光的通讯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华为就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团队,他们去搞激光雷达,就好像 LOL 玩家去玩农药,英雄技能可能不熟,但最重要的补刀、蹲草抓人、团战意识肯定在线,所以操作起来也是分分钟上手。

类似的自动驾驶还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模型等等,华为基本都有涉及,也就是说它先天有个好底子。

但光有底子是一方面,你要在智驾上做出东西来,还得投入大量人力,疯狂砸钱。

从车 BU 成立到 2022 年底,差不多 4 年时间里,华为在自动驾驶及其周边技术开发上,研发人员达到 7000 人,累计投入超过 200 亿。

有钱有人,该咋搞呢?华为的人说,他们做智驾和做无线通信是一个路子—— “商用一代,预研一代 ”,也就是在这代技术刚刚量产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琢磨下一代技术了。

2021 年的上海车展前,一个极狐的智驾视频刷爆全网,这算是大伙儿第一次见识到了华为智驾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那时候的方案是 “有图 NCA”,就是说智驾系统需要高精地图的辅助才能认识路。只不过在做 “ 有图 NCA” 的同时,华为就已经在研究不依赖高精地图的 “无图 NCA”,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方案。

两种技术路线并行开发,谁达到商用的条件,就先推给消费者。

同样在高速 NCA 和城区 NCA 这两项功能上,华为也是两条路一起整,只是因为高速的更简单,所以会先出。而有些车企则是要先把高速智驾做出来了,再去开发城区。

在巨大的投入下,华为内部的模型迭代速度很快,基本上 5 天就会更新一版,而且这个迭代速度不受销量的影响。当然,如果路上用 NCA 的人越来越多,那就再好不过,更多数据会帮助模型优化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咱消费者就实打实从产品上,看到华为智驾的突飞猛进。

而问界新 M7 的大卖,也让更多的消费者从不懂智驾,到逐渐了解智驾,到现在这个阶段,车子的智驾行不行,已经能够影响到他们的购买决策。智驾不光要能用,还要好用。

所以问界新 M7 自打发布以来,也是基本上一个多月就给你来一次 OTA ,通过持续更新,让智驾越来越好用。

但不管咋说,即使华为智驾这么强,我还是想补充一句:它只是一项辅助驾驶功能,并达不到 L4 级无人驾驶的程度。现在的它依然处于需要大量学习来查缺补漏的阶段。

目前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机共驾仍然是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现在也不太能奢望,说开了华为智驾就完全放心没有任何交通事故了。至于网上那些开着智驾长时间撒把,玩手机,甚至是睡大觉的视频,脖子哥还是要再啰嗦一下,这是相当不负责任的行为!

说回来,智驾这玩意儿是个又烧钱、技术门槛又很高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么高的壁垒,才让华为这种体量的公司,能从智驾竞赛里熬出头来。

华为通过这个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持续的资金投入,软硬件全栈自研,再加上庞大的用户基数,做到了比别人更快一步的进化速度。

最优秀的助手——这是我对华为智驾的中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