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是灿烂中华文明的孕育地,却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64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高原中,纵横交错着27万条长达500米的沟壑,每当狂风骤起之时,可谓尘土蔽日、鸟无栖树,《红星照耀中国》评价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

就连联合国也认为黄土高原近乎无药可救,根本不适合人类社会的居住。的确,这里光照短、气候干,植被退化严重、水土流失紧张,俨然是一片贫瘠的不毛之地,荒凉之所。

但要知道,黄土高原常住人口高达1.2亿是全国人口密度排名第二的地区。所以国家自成立以来便立志改善治理黄土高原的生存环境,如今七十余年过去,黄土高原的治理成效又是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荒凉千年的黄土高原

荒凉千年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跨域了甘肃、陕西等共计7省,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它位于中国第二阶梯之上,整体海拔在800~3000米之间。

黄土高原的起源要追溯至800万年前,那时这里是一片汪洋湖泊。这个湖泊西起日月山、东临洛阳、南抵秦岭、北至陕北长城,面积大约有6个渤海大小,可谓一望无际辽阔无垠,被称为黄土原湖。

这个时期的地球,气候干燥严寒、狂风肆虐,会四处卷起沙土在湖底形成积尘。成千上万年的沉积下,湖底泥土层从西向东由粗到细,厚度积累的也是十分夸张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随着地质变动,黄土原湖被逐渐抬升,湖水最终泻入东海直至干涸,而露出的湖底就成了黄土高坡如今的地貌。

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也是旱作粟黍农业起源中心。从距今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到周秦汉唐,黄土高原一直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核心区域,直到一千年前的宋朝,古代社会中心向东转移,黄土高原的地位才逐渐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时期的黄土高原,草原森林茂盛,植被覆盖高达53%,也是一幅水草丰美、沃野千里的美景。但随着铁器的问世,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相应的人口规模也是日渐壮大,开垦农田、建房烹食等社会活动愈加频繁,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也在这一时期被严重破坏。

秦汉时期,百姓农耕向黄土高原西、北同时发展,大量林荫绿地被开垦为耕地。到了南北朝,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下降至40%,唐宋期进一步下降为33%,明清期骤降至15%

而到了清末,全国战乱四起,人们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向黄土高原腹地山林开荒生活。于是新中国成立时,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沦落到了触目惊心的6.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黄土高原的环境恶化很大程度上也并不能怪罪于人类活动,因黄土高原的自身地理条件,所导致发生的自然侵蚀要占到更大一部分。根据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人类活动最强的阶段,所造成的环境侵蚀影响也只占大概30%,其余70%则都是自然侵蚀。

最显然的就是黄河泥沙黄河泥沙是控制黄土高原整体生态的晴雨表,其90%的泥沙的泥沙都来自于黄土高原。西周时期,黄河年均泥沙量2亿吨,明清时期增加至10亿吨,到了1800年攀升至历史最高值的年均16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泥沙几乎都来自于黄土高原,入黄泥沙居高不下,相对应的塬面(可理解为良好耕种区域)自然也是被日渐侵蚀。比如周塬,从西周的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20公里,到现在最宽处竟然不足13公里。并且上面侵蚀后遗留的沟道也是纵横交错,根据统计,清末时期新增500米以上沟谷多达2409条。

黄土高原生态恶化所造成的影响是广泛复杂的,截止到1957年,该地区黄土流失所造成的入黄泥沙量仍高达16亿吨/年。

黄土下游因泥沙沉积而变为了地上悬河,对下游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比如下游开封其黄河段最多竟高出地面5米,汛期要高出16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灾区耕地退化,根据实地考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去的耕地表土流失每年多达8吨,严重影响区域社会发展。而想解决这一切难题,就要瞄准其根源——黄土高原

七十年治理,终见成效

在黄土高原治理问题上,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都曾给予过独到见解。历史学家相信黄土高原一定长期存在过繁茂的森林,但地质学家却表示:黄土高原的具体环境,应该是随着干冷、温湿两种气候不断切换更替,我们没必要在黄土草原上再种植一个森林。

于是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在认为坡面是制造黄河泥沙的认知前提下,提出了坡面治理希望通过在坡面修建梯田来控制耕地土地流失,同时在非耕地坡面来植树造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不仅黄河泥沙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梯田造成的次生水土流失反而加剧了问题,学术界开始思考反省。

发展到70年代末,学术界又提出在沟道修建淤地坝能拦截泥沙,还能利用淤泥造田。这一时期人们没有放弃梯田治理,而是将二者结合,利用梯田来满足粮食生产,淤地坝来起到拦截泥沙。

最终这一模式收到了良好成果,黄河泥沙每年减少了2亿吨,并且农业生产也是收获满满。直到1977年陕北发生特大洪水,27万亩耕田被毁于一旦,人们重新审视这一治理模式是否稳定牢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之后的20世纪末,政府采纳引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原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细分为不同的小流域,在不同流域之间开展植树造林、梯田农业生产、淤地坝泥沙拦截,结合不同的治理手段形成了综合防治体系。

黄土高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牧业也是齐头并进、双管齐下,政府历经数十年治理,总算摸到了最适合黄土高原特性的治理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高原地区的一些贫困县城,在治理期间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比如国家级贫困县庄浪县,自1964年后的34年中,共修建梯田94.5万亩,荣获国家水利部颁布的全国首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称号。

再来看因贫瘠被称为西北旱码头绥德县,当年这里黄沙漫天、农作物十种九难收。现今经过长达70年的水土治理和10年的环境绿化,这里不仅由黄转绿,再现绿水青山,还修建起了辛店沟示范园,里面海棠玫瑰争相斗艳、葡萄红枣长势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入21世纪后,国家声势浩大的开展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退耕还林行动,截止2017年总投资已经达到4500亿实现了4.47亿亩土地的退耕还林,总治理面积覆盖至13个省份、自治区。

而自1999年退耕还林后,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目前已经改善至65%,黄河泥沙也已经减少至年均2亿吨以下。而在未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会持续走在环境治理的道路上,黄土高原也将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