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解放战争中的转折点,除了敌军自己伸出双臂,让我军能够直击心脏的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除了消耗掉国民党大部分兵力的三大战役,而其中最为关键的转折点其实要从豫东战役说起。

正是这一场战役让国军真正丧失了优势。

毛主席也由此说中国共产党最为难走的坡已经过去了,剩下的就都是下坡路好走了,然后这个坡究竟是什么时候过的呢?就是豫东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生在1949年的7月初结束,是一场远远被低估了的战役。

他的战略意义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低估了的豫东战役以及豫东战役前我军所面临的形势

1946年的全面进攻结束后,国民党是取得了很大优势的,虽然没有取得胜利,然而他的战略意图在某个方面上可以说实现了。

在东北战场上,我军革命地被迫分离,分为了北满和南满。北满相对而言好些,相对有一些战略纵深。而南满,如果再面临新一轮进攻的话,则会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在华北战场上,张家口失守了,可以说就像一块儿铁链活生生被冲断了一块儿,而敌人随时可以在这一块儿铁链上进攻。

特别是在华中地区,两淮地区丢失,这两地原本经济极其富裕,地区发达,会给我军提供极大的税源,战争所消耗的兵马所消耗的子弹,全都是要靠钱的。

两淮地区丢失后,中野战军可以说是面临极大的经济劣势,在物资方面只能靠东北和山东等地支持,然而远远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冀鲁豫解放区由于鲁西南失守,晋冀鲁豫解放区变成了晋冀豫解放区。

国民党方面,虽然因为宋子文在内部搞的经济危机,以及在外部战斗中与我军战斗中的节节败退,虽然处于不利局面,然而国民党在当时还依然有在军队人数上,在武器装备上,在经济上都略强于我军,所以在当时是暂时不具备优势的。

所以蒋介石想抓住机会重点进攻我军革命根据地,以免我军继续发展壮大。

可是我军如何应对和反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打蛇打七寸,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国民党他就像张开双臂,伸开两个拳头攻打我军,可是他的拳头伸出去了,就把他的胸膛露出来了,而我军所要做到的就是往他的胸膛插一把尖刀,这一把尖刀自然指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可是除了军事方面的策略外,当时我军之所以是开启战略反攻,其实也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形势的影响。

从我们前门中在各大战场上所看到的情况一样,丧失的地盘儿以及战争中所受到的破坏,可以说给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甚至出现了粮食征集不上来,民工逃脱,解放区经济形势面临崩溃的局面,通货膨胀不断加深,价甚至涨了346倍,当然也并不是均如此,国民党所统治区域因为战争所带来的负担,物价上涨两千多倍。

可是相对于经济优势一直而言比较阔绰的国民党军队来说,我军可以说是面临极其危急的形势,当时刘伯承将军甚至说过,山东的水都快被喝光了。

所以为了缓解当时所谓的经济形势,战略反攻也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东北野战军先胜利还是蒋介石先编练出100万军队

在当时的抗战形势上,当时在各地,我军在东北的形势是最好的,东北的国民党军队甚至已经被逼迫的只能占领少数几个大中城市的地步了。交通线也急剧锐减。

可以说再过不到个一两年,东北的解放军很快就能将地的国民党军队全数歼灭,然后迅速投入到山东,中原等地区的作战,大大缓解我军在全国的抗战形势。

可是蒋介石也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为了应付东北的局势,开始想方设法在当时的江南地区进行动员,想要以江南为主,在从中编练出近80~100万的军队来。如此便能在整个局势中占据有利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是东北野战军先胜利还是蒋介石先练出大数目的军队,那谁就会在战争中占据主动权,并有可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为了阻挠国民党的计划,中野和东野当时相继投入国统区外线作战,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降低国民党军队的编练效率,同时也是为了上文中所提到的经济压力能够救粮于敌,减轻经济方面的负担。

可是中野和东野的外线作战却进行的并不太好。一方面,离开了所属地区就意味着丧失了大量的群众基础,可以说这对以民心取胜的我军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他不像在原本的根据地一样,那个老百姓最能了解解放军的真实样子。

他们不仅帮着掩护解放军加入解放军,更是有国民党军队方面的风吹草动就告诉解放军。

可是在国民党的地盘儿,那自然群众方面的基础是稍微有所下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中野来说,中野在大别山战斗了四个月,就由原来的12万减到了7万,重武器也全都丢了个干净。

就连一向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叶飞军团都连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就连在内部作战的陈毅,粟裕兵团也屡次败退,甚至丢掉了胶东解放区,当时上层极为震怒,甚至还差点取消了华野的番号。

此种不利的情况下自然要继续发挥共产党的优势,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第二次土改再次发生了,被称为当时最彻底的土地改革,因为这一次土地改革要平均划分所有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的土地。任何人一切都是平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项改革不仅大大加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得到了民心,也让更多战士难道与有荣焉,欣欣向荣,可以说是为我军的继续战斗打入了催化剂。

没内线作战的不利,所以打算派粟裕带领所属部队到外线进行作战,阻挠蒋介石编练军队的计划。

可是粟裕在综合考虑了当时的抗战形势后,还是认为外线作战并不利于他们,会失去极大的群众基础,而在中原作战则自己需要干掉国民党的几个整编旅就可以,为表示决心,当时粟裕也立下了军令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豫东战役的开始

当时国民党在中原地区一共有57个整编率,其中30个负责大中型城市的驻守,27个负责交通线的维护,其实也是为了援助所用,哪边城市进攻猛烈了就去援助,且靠近交通运输线,凭着交通的优势能够快速到达。

在豫东战役开始前,当时我军在攻打中型城市都是较为吃力的,更别说是重兵驻守的大城市了。

而因为这场战役的难打,当时中央也给予了粟裕很大的支持,其中包括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粟裕全权指挥,同时也让中野华野等支持粟裕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经过考虑后做出了歼灭邱清泉兵团的决定。同时为了配合此次作战计划,他同时派出苏北团和山东兵团分别进攻各路,目的是为了减轻剿灭邱清泉的兵力的压力,吸引国民党火力,以在最后取得胜利的效果。

陈士榘率领几个纵队出击在路上还曾灭了国民党的一个旅,面对此种情况,邱清泉兵团决定出兵攻打他,可是在城内就只剩下刘汝明一个人了。

军队集结开始攻打刘汝明,吓得刘汝明立马给蒋介石打报告,蒋介石下命令各地进行援助,也就是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在交通线上的那几个旅队,就开始出兵援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当时国民党军队集结的速度超出想象,当时也打了粟裕一个措手不及,他所设定的邱清泉的计划破产了,可是真正的叫帅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都是能寻找新的战机,重新制定新的战略战术,然后取得胜利的。

原来当时我军分为三线攻打,一线攻打衮州,另一线攻打襄樊,而另一线由粟裕亲自率兵攻打开封,这三线共同攻打国民党三个大城市,蒋介石知道后,一开始犹豫到底出兵哪里最为要紧,最后他决定出兵开封,让另外两处自生自灭。

毕竟开封属于省会城市,政治影响比较大,而且是这个朝代的都城有着象征性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如果失去,那么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当时蒋介石却有一种战略推测,因为据他估算,共产党想要打下开封,起码要十多天左右,所以当时还下了相关的命令,援兵去的不可太早,也不必太迟到时出兵攻打即可,可以说当时的蒋介石对此场战役可以说是满怀信心,对开封城的驻守也是期待满满。

可是事实证明他失算了,因为当时共产党拿到了绝密的城防图,驻防图也并非是什么秘密的高层地下党员冒着千辛万苦杀头的风险送出来的,而是国民党他们自己作死,将其将秘密的城防图交给文艺部门印刷,最终泄露的。

根据城防图上的兵力布置,发现他们将重兵和重武器都放在了北门儿,将北门儿作为重点驻守,所以当时我军就分就攻打东西南三个门儿,战役很快取得了胜利。

可是针对当时的战略规划,粟裕却做出了放弃辛辛苦苦打下的开封进入外线作战的计划。因为打下城池不是目的,剿灭敌军才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下城池已经证明了我军的实力。已经有了政治地位和文化双重意义,接下来就需要剿灭敌人军队,取得军事上的意义。

当时国民党方面有着邱,刘,区三个将帅所占领的兵团。当时粟裕考虑到区寿年兵团是杂牌儿军,势力防守较为薄弱,而且国民党一直有着一种良好的风俗,那就是坐山观虎斗,自己的友军被打,那绝对是冷眼旁观。

所以粟裕出兵攻打区所率领的军团。一开始确实是特别的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后期在蒋介石的命令下,当时邱兵团和刘兵团纷纷率兵援助,而且根据蒋介石昔日所下的军令,黄伯涛军团也加入了战场,在当时的情况似乎是对我军极为不利的,然而粟裕战神级别的人物仍然能有余力与他们打到了僵持阶段。

很快新的战机出现了,因为区寿年错误判断了战场上的局势,误以为粟裕已经山穷水尽,所以还要意图攻打我军虚弱部位,可这只是眼看为虚,区寿年的盲目攻打正中粟裕的下怀,粟裕迅速集结,原来看似疲惫的兵马,他们迅速展开围攻,以最快的速度剿灭了区兵团。

在最后取得豫东战役的最终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场战役的胜利是粟裕打的神仙仗,并且豫东战役的胜利也让毛主席所谓的爬坡阶段过去了,接下来就能顺理成章的“走下坡路”,越走越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