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漫天,人迹罕至,风一刮过满天满地都是尘土,这是七十年前的黄土高原。

因为水土的严重流失,恶劣的环境,一度让这里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认定,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无法进行粮食生产的地方。

然而如今短短70年过去,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黄土高原却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黄土高原是什么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从哪里来

黄土高原曾经是华夏始祖的发源地,据记载,上古时期这里绿树成荫,水泽丰茂,有大量动植物栖息,能够满足人们狩猎和采集的生活需求,所以人类应运而生。

然而到了秦朝时期,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下令蒙恬北筑长城,修建通往全国的驰道,并迁徙成千上万的人口到黄土高原砍林变田,耕种粮食。

这一政令后来的继任者汉朝延续。

随着朝代更替,中原混战,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遭到大规模破坏,尤其太行山附近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放眼望去竟是一望无际的农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明朝时期,为了统筹全国经济发展,统治者下令将东西南北的人口大规模迁徙,黄土高原也迎来又一批新的居民,由于之前开垦的农田已经被占用,他们要想生存只能开发其他的森林

清朝时期,黄土高原面临的压力更加严重,由于雍正执行摊丁入亩政策,中国人口迎来一次大规模爆发,突破上亿人口大关,但新的问题随之产生,这么多人如何生存?如何耕种?

为了活命,大量人口再次迁徙到黄土高原,并对森林的最后一道防线进行破坏。

直到新中国成立,黄土高原污染严重,土质黄沙化根本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再加上受到西伯利亚季风的影响,常年风沙漫天,一碗水放在院子中,一个小时过去已经变成半碗黄沙,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表示,这块土地由于过度开发早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而且也很难在这块土地上种植作物,希望中国将陕甘宁一带的人们迁徙到适合居住的地方。

此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不仅国内经济发展滞后,还面临着4万万人口的巨大压力,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地理位置险要,如何能够加以开发和利用,必然会成为解决中国人口粮食发展的一大关键。

中国人坚信人定胜天,认为没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于是从政府到民众,制定了严格的黄土高原治理计划,用了将近70年的时间,终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土如何治

既然黄土高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环境破坏,大量砍伐森林,那么环境治理的第一步就从退耕还林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中央的指示要求,陕甘宁地方政府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要求老百姓退耕还林,不要在划定区域范围内进行农作物种植,同时建设完善重林护林机制,将黄土高原网格化处理,林业局对应安排负责植树种林的有关人员,职责到人,对各自栽种的树木全程负责。

当然,既然不允许老百姓在黄土高原种植农作物,当地政府也提供了相对应的经济补偿,如果当年已经开始播种耕种,则原款赔付已经投入的成本以及土地价值,如果没有耕种的,可以自行选择由政府出资提供补偿或者安排新的农地耕种。

第二步就是群众路线。

当百姓们得知国家良苦用心是为了更好的建设黄土高原,很多人甚至主动让出已经耕种的土地,甚至表示不肯接受国家的补偿,更有甚者自发组织当地村民组成护林队,不仅帮助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种植树木,还自发在山上浇水巡逻,一旦发现有人企图对树木进行破坏,他们会立刻报警或把人送到公安局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是还原生态。

最初在黄土高原上种植的都是例如胡杨木等耐干旱的树木,让他们组成第一道坚固的防线,过滤掉来自西伯利亚的风沙影响,当这些胡杨树白桦林在黄土高原扎稳脚跟之后,林业局也适当种植了一些其他树木,力求达到黄土高原的生态平衡。

第四,治沙治水相结合。

黄土高原之所以如此干旱的另一大重要原因是水资源缺乏,此地本来有黄河经过,然而因为受到黄土高原泥沙的影响,黄河水质也非常浑浊,严重影响到下游河南,山东等地的饮用。

于是林业局和水利部门约定,将治沙和治水相结合,以黄河灌溉黄土高原,让黄土高原不再流泥沙于黄河。

这些办法一用就是7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国家70年的努力,如今黄土高原治理已经初见成效,不仅绿树成荫,甚至鸟语花香,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70年代周总理曾经重回延安,等他查看黄土高原的治理情况之后大吃一惊,想到共产党当年在延安艰苦奋战时,衣服上每天都要沾满黄沙,尤其到了秋冬季节,妇女们只能用头巾裹在头上以免黄沙钻进头发,他们男人只能戴着帽子时不时摘下来把上面的黄沙拍掉。

然而几十年后的延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家家有水井,户户能种树,女同志们再也不用用头巾裹住头发,衣服晾在院子里,也不用担心沾满黄沙。

“这还是我知道的延安吗!”

周总理骄傲的感叹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距离周总理重回延安又过去几十个春秋,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效果显著,这里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闭环,还在当地政府的提倡下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当地百姓提高收入。

连联合国都忍不住感叹,当年被粮食计划署认定为无药可救的荒地,如今已经被中国整治成黄沙这里的典范,成为供世界各国学习的经典案例。

这何尝不是中国的工匠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