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坛群体,有一派不容忽视,他们就是“帝王书法家”,如汉章帝、梁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徽宗等,均是技艺绝伦,令人赞叹。作为“一国之主”,皇帝们享受着全天下的资源,能搜罗到各种珍宝,内府中珍藏着海量的书法真迹,这些也成了他们书法用笔的重要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太宗耗费数十年,搜集王羲之真迹数千纸,交给崇文馆高手钩填、临摹,可谓功德无量。宋太宗赵光义将内府所藏书法分类汇编,编纂完成了大名鼎鼎的《淳化阁帖》;宋徽宗赵佶艺术水平更高,他下令成立翰林书画院,修《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等。不得不说,这些帝王对书法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宋王朝几乎每一代君主都是书法大家,其中赵佶、赵构父子水平最高。即使放在整个封建帝王群体中,也没人能够超越他们。而在行书、草书两种字体上,赵构胜过其父,他真正学到了魏晋笔法之精髓,尤其学王羲之用笔,可谓形神兼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赵构,我们想到的是“无能皇帝”“陷害岳飞”,但在书法领域,既是再“情绪化”的观众,也对他赞不绝口。他完美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基因,从《淳化阁帖》和历代名家真迹入手,一步步直追晋唐。作为最长寿的君主之一,他一生学书超过70年,而且日日勤于练习。据他自述:“凡五十年间,非有大事,未尝一日舍笔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中称赞赵构“墨池笔冢亦人豪”,这就是说他不仅勤奋,而且水平也高,即使是与智永相比,也不落下风。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初学思陵”,以赵构的字为启蒙。若论用笔之精深、点画之华贵,赵孟頫与赵构比,也略逊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构五十多岁时便禅让帝位给宋孝宗,以太上皇的身份安养宫中,“踏踏实实”研究书法。晚年的赵构已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他所写草书《洛神赋》,字字精妙、婀娜多姿。此作取法于王羲之、孙过庭、怀素等人,起笔藏露兼用,行笔中锋为主,用笔自然挥洒,笔尖灵活自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书《洛神赋》笔画遒劲圆熟,妍美潇洒,衄挫、调锋、行笔一气呵成,转折以圆代方,牵丝引带,极具美感。结字欹侧、字迹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穿插避让、呼应有序,颇有《十七帖》《书谱》之风采,笔笔有来源、字字见法度,得魏晋之真传,有网友看后直呼“王羲之复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神赋》是曹植写给“女神”的“情书”,文辞华美,配上赵构的字,堪称“双绝”,是我们学习行草书,提高用笔技巧的上佳字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我们将赵构《洛神赋》原作进行了超高清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清晰度超过市面其他版本,非常适合临摹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