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天做妇产医生,晚上做夜场DJ。按部就班工作,还是放手追寻梦想?在Jimmy这里从不为难。

深知生活不易,也更觉爱好可贵。他便用工作赚取的钱支持理想:收藏黑胶、开工作室、办音乐交流派对……

哪怕打碟打到70、80岁,他也乐此不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J医生

DoctorJayme

右手扶听筒,左手拨弄操作台

嘴巴伴随歌词时不时一张一合

两个多小时的狂欢

面对满满一筐黑胶碟片,他游刃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奏要互相匹配,歌曲切换的节点要恰到好处。偶尔,一首耳熟能详的粤语老歌穿插进来,现场气氛瞬间升华。

台下欢呼声一片:Jay-Me!Jay-M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喂,好,我知道了。”

接完电话,放下手中的活计,此时的他必须要赶忙奔赴下一个场子——医院。

午夜两点临危受命,他要返回医院进行一场接生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前,这位身材清瘦,样貌清秀,戴黑框眼镜,且情绪切换如德芙般丝滑的就是Jimmy医生。

平日的白天,面对各种医疗设备,为孕妇产检,测量血液供应、检查胎盘健康、查看子宫内膜厚度等是他的工作。

大大小小的事务加起来,两个字足以概括——“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到了晚上,他则听歌打碟,身体跟着音乐一同晃动,转眼又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不务正业”,让人忍不住想起一首“经典老歌”——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吗。

尽管Doctor和DJ都是D字开头,但如此矛盾的两重buff叠加在同一人身上,也着实让人需要时间来消化。

对于外界的疑虑,Jimmy心知肚明。为此,他总会适时强调一句:“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来都没有”

“一点都没有”

“在香港是不用考虑的”

对于是否想把打碟发展成主业这一问题,Jimmy医生直接来了个否定三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不要以为这是他为了应付采访或立人设而推脱的说辞,毕竟,打选专业开始,“务实”就是他的第一要务了。

换句话说:总是要先吃饭的嘛。

80年代,香港有三大最吃香职业——建筑师、律师、医师,坊间俗称“发三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Jimmy来说,他从小成绩优异,父母期待又高,因此大学选专业自然也不甘落后。

考虑到日后的工作与前途,医学顺理成章地成了不二之选,而他也在毕业后正式成为了一名妇产医生。

家人自然是骄傲得不得了,但反观他本人,却并没有很喜欢。照他的话来说:都是随大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他试过在手术期间播放音乐,但无奈,一旁帮手的护士似乎并不感冒。

察觉到大家的不适,他也就自觉停止了这种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始DJ兼职后,他又曾邀请过医生同行去自己的夜场玩。

但无一例外,大家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嗨一次就已经吃不消了,纷纷感叹他是个实打实的“时间管理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爱好无人懂、找不到知音,成了对他来说最挫败的事。

后来,Jimmy索性也便不再于职场中继续挣扎。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先在心理上将两者彻底划清了界限。

只有在上下班的路上,才略施一番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将车子控制面板当作dj台,甚至还为不同乘客都配置了独家歌单,以便随时切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归说,不建议模仿!

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正职妇产医生的工作逐渐带给了他越来越多的成就感,他也得以在这满满的成就中找到乐趣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外国人是奥地利的,他的妻子是西班牙人。”

“日本感谢卡,是来自这个婴儿的……”

密密麻麻贴满一整墙的,都是Jimmy医生的“客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身份背景各异,也有不少来自其他国家。

其中,最为他津津乐道的,当属那些在夜场中结识的同好。

他们在Jay-Me的夜场相识,熟络后相恋、结婚、生子,最后一同来到Jimmy医生的诊室接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有够良性循环。从娱乐活动到人生大事,Doctor全程“包办”,让人忍不住感叹起缘分的奇妙。

按理来说,无论外貌还是职业,Jimmy的条件在现实中都不算差的。哪怕放到相亲角上,也一定是个“抢手”的存在,可他本人却从未有过早早结婚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成家,他更喜欢“立业”,哪怕立的只是个副业。

而比起自己生孩子,为别人接生,或是把音乐当作自己的孩子,满足感或许也并不逊色。

Jimmy有一家自己的音乐工作室,这里展列着他这些年来珍藏的所有黑胶唱片,足足3700多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张黑胶唱片购入于1981年。

购买场景、歌曲目录、歌手……几乎全部有关信息他都能脱口而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为了能轻松找到每一张碟片的位置,他还专门用app为每一支专辑都做了编码与信息录入。

不是我说,某些方面,这待遇比流落大英博物馆的文物要好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日里,除了自己沉醉于音乐世界,Jimmy也会时不时在自己的工作室开办派对,或者邀请同好与DJ朋友们前来共同分享音乐。

绝对自由,不用听上司指令播放,大家平等地交流音乐,是工作室的主旨所在。简言之——让音乐交流变得纯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音乐原理、内容出处,每次他也都会毫不吝啬地讲给新人同好听。

不管是谁,了解过后都忍不住对他发出赞叹,也着实为他本人对黑胶唱片的了解感到敬佩。

“全部都有参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英文好,记忆又好的学霸,医学论文难不倒他也就罢了,就连外文的音乐史资料,医生也是得心应手,也难怪大家都称其为“学术派”了。

这架势,称一句DJ界“掉书袋”不过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打碟已经有了更多的设备和玩法,但对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Jimmy来说,迪斯科与黑胶却象征着无可取代的意义与情结。

8岁那年,迪斯科的风席卷了世界各地,就连香港电视台也是循环播放。日复一日,他就这样入了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0年代毕业后,拥有了自己的稳定收入,他依然觉得玩音乐是一件超酷的事,于是便开始接触DJ。

看DJ有关的杂志、参加线下DJ演出……

最疯狂的时候,为了去听喜欢的DJ,他可以飞去纽约停留短短两晚,只为尽兴,颇有些大学生特种兵的冲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他还自学打碟,做起了卧室DJ。除浴室歌王,没人能够与之一战。

要不是2013年朋友偶然发现了他在收藏黑胶,并鼓励他不要浪费资源,或许现在他还只是一个压抑兴趣的妇产医生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Jay-Me的夜场中,来者从不会失望而归。Old school、Nu Disco、Funk、House他信手拈来,大家也总能听到一些歌曲的独特版本。

音调高涨时他便将旋钮调低,而众人刚随着音乐“沉”下来,他又立马打出回旋镖,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调动至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他也会在混音中加入自己的小私心。或是两首歌的主创间相互都有参与,又或是音乐背后有着什么其他深刻渊源……

即便台下的听众并不知情,Jimmy也会为自己的举动而暗爽一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发现,Doctor Jayme方方面面都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有问题他便解决问题,有质疑他便用行动将质疑声一一化解。

他从未抛开现实谈理想,却活成了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最理想状态。

先把自己喂饱,再痛痛快快玩个尽兴,叫人好生羡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对他来说,此前便是生活的最优解。

更重要的是,需要手动转碟的黑胶,如同手术般不容闪失。而两者,他都做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YouTube@Mill MILK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https://youtu.be/pxYI0M02f8s?si=AflvUzuXUOVP1A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