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八王之乱时期,刘渊和刘曜在动荡的时代中建立和扩展自己的势力。

他们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成功攻取了多个重要的地区,并在各地设立州郡,以加强自己的统治。

然而由于内部的动乱和外部的压力,他们的王朝经过短暂辉煌,被后赵所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赏析:

原文赏析:

于斯时也,刘渊据离石 称汉,刘曜据长安,改汉曰赵。
史略:初,魏人居南匈奴五部于并州诸郡, 左部帅刘豹最强。豹子渊袭位,惠帝初拜五部大都督。及晋乱,其党推渊为大单于,都离石。既而还都左国城, 建国号曰汉,略取太原、上党、西河境内数邑。永兴二年离石饥,徙屯黎亭。 永嘉二年寇陷平阳及河东郡,于是徙都蒲子,遣王弥、石勒等寇掠冀州诸郡及兖、豫以东。明年徙都平阳,寇陷上党郡邑,南犯洛阳。四年渊子聪篡立。五年寇陷洛阳,王弥石勒等复分道东略。会蒲阪叛降汉, 遣刘曜等引兵陷长安,旋复失之。明年袭陷晋阳,寻亦不守。

【译文】:在八王之乱这个时期,刘渊在离石称汉王,后来刘曜在长安,改汉为赵。

《史略》记载:最初,曹魏把南匈奴五部安置在并州的各郡,左部帅刘豹的势力最强。刘豹的儿子刘渊继承了父位,晋惠帝初年任命他为五部大都督。

到西晋发生动乱时,他的同党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建都离石。不久又迁都左国城,建国号称汉,攻取了太原、上党、西河等几个郡。永兴二年(305年)离石饥荒,迁移到黎亭。

永嘉二年(308年)刘渊部侵犯并州平阳及河东各郡,于是迁都蒲子,派出王弥、石勒等侵犯掠夺冀州各郡及兖州、豫州以东地区。第二年迁都平阳,侵犯并州上党各县,南下进犯洛阳。

元嘉四年(310年)刘渊的儿子刘聪篡位。元嘉五年,侵犯并州洛阳,王弥、石勒等又分道东进。恰逢蒲阪叛变投降汉, 派刘曜等带兵攻陷长安,不久又丢失。第二年攻陷晋阳,很快又没有守住。

建兴四年刘曜复陷长安,使曜督陜西诸军事,封秦王。聪死,靳准作乱,尽诛刘氏。曜因讨准,至赤壁,遂自立, 还都长安,改国号曰赵。大兴三年曜取陇右诸郡,既又南降仇池, 西胁凉州。 咸和三年曜攻后赵将石生于金墉, 石勒驰救,为勒所获。曜子熙及允弃长安走上邽,寻复引兵趣长安,为石虎所败。虎乘胜取上邽。秦、陇悉入于后赵,赵亡。二刘盛时,其地东不过太行,南不越嵩、洛, 西不逾陇坻, 北不出汾、晋。 刘渊尝置雍州于平阳、幽州于离石。刘聪又置荆州于洛阳。 刘曜以秦、凉二州并置于上邽,又置朔方于高平, 并州于蒲阪,改置幽州于北地,又尝置益州于仇池。至郡县分合,类不能详也。

【译文】: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再次攻陷长安,任命刘曜督办陕西诸军事,封为秦王。刘聪死后,靳准作乱,杀尽刘氏家族。

刘曜借机讨伐靳准,到赤壁时,就自立为皇帝,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大兴三年(320年)刘曜攻取陇右各郡。不久又向南降服仇池, 向西威胁凉州。

咸和三年(328年)刘曜攻打后赵将领石生于金墉, 石勒带兵驰救,被石勒俘虏。刘曜的儿子刘熙和刘允放弃长安逃往上邽,不久又带兵奔赴长安,被石虎打败。石虎乘胜攻取上邽。秦、陇地区全部归属于后赵,前赵灭亡。

刘渊和刘曜鼎盛时期,他们的疆域东不过太行山,南不过嵩、洛两山, 西不过陇坻山, 北不出汾、晋地区。刘渊曾在平阳设雍州,在离石设幽州。刘聪又在洛阳设荆州。刘曜把秦凉两州并置于上邽,又在高平设朔方,在蒲阪设并州,在北地改设幽州,又曾在仇池设益州。至于郡县的分合,类似的事情就不详细说了。

端倪解析:

端倪解析:

304年刘渊起兵,称汉王。他利用西晋内部的混乱,成功地扩展了自己的势力。

308年刘渊称帝,国号“汉”。310年刘聪即位,311年和316年两次攻破西晋都城洛阳、长安。这一阶段,汉赵占有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

318年刘聪病逝,太子刘粲继位。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粲夺权,在平阳的刘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杀,靳准自立为汉天王。这一阶段,汉赵的统治地区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

319年,刘曜改国号“汉”为“赵”,史称前赵。329年,前赵被后赵所灭,立国26年。刘渊和刘曜在动荡的时代中建立和扩张自己的势力,但最终由于内部的动乱和外部的压力,他们的王朝灭亡,被后赵所取代。

权力斗争是残酷的,即使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的支持下,没有铁腕和实力照样也无法避免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