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作为新兴力量,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发展要靠创新引领,创新引领则需要人才和智力的支撑。因此,在数字教育背景下,高校要革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字经济发展贯通融合还不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创新人才的支撑性不足。具体表现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滞后,学生专业素养和技术储备不足,数字经济时代商业伦理和数字文明教育薄弱,具备数字技术处理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和数字经济从业人才供给少等方面,创新创业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数字链链条突破受限。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专创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改革方向。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变迁来看,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引发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制定,进而引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的发展、变革,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范式变迁的源动力。基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角的数字经济背景下,笔者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革新创新创业教育育人理念。一是增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联动性,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增加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史等价值理念教育和新时期形势与政策教育,又要在专业教育中以课程思政的形式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体系完整、联通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对接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创新创业教育范式。二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将全体学生作为人才培养对象,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供需平衡,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和人才素质培养价值定位。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用创新创业教育链接学生培养与用人需求、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理论教育与实践培养,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量化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标,着力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具备专业背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其次,赋能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机制。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学校牵头、创新创业院部主导、部门联动、学院主责,集成性、协同性、衔接性强的组织领导机制。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形成以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创业院部为枢纽,加强校内院部、校企、校地协同联动,以及政府、学校、企业、创客等主体协同,注重创新创业多方行动者信息、数据共享,实现理论教学、孵化基地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际交流六大模块互动交融,形成多元主体合力汇聚、活力迸发、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全链条协同运行机制。三是构建育人生态,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学院创客空间、专业实验室等创新创业资源,以专创融合为理念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兴趣,优化高校创新创业内循环,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与驻地政府、企业联动,形成衔接补充的众创空间,用活校外育人资源,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外循环,形成全过程双循环高校创新创业育人生态。

再次,拓宽创新创业教育育人路径。一是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育,吸纳企业家、行业专家,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大数据库,拓展线上教学资源,培养具备“双数”素能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二是深化数字型教学模式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融会贯通,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在内容、形式,资源上拓展专业教育外延,聚焦“数字人才”培养、结合“新工科”实践,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本领的获得根植于专业教育,数字技能的习得依托于创新创业实践,助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代、社会、市场、专业对接,注重学生解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设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是推动数字经济产教融合,联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依托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开放、共享、多学科协同合作的,包含高水平数字经济实践教学平台、实习实训数字基地、创新创业数字平台以及科研转化数字平台等平台载体的一体化、体验式数字技术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平台数据共享和数智化引发链式突破,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体验式数字技术创新创业平台。

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学生数字技能培养,在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实训、实践中融入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观引导以及数字经济时代商业伦理和数字文明教育,聚焦企业家精神培育、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和数字知识技能渗透,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思想引领、创新创业教育融会贯通的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作者单位系青岛理工大学;本文系2023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数字教育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合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3CX0309]、2022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研究”[课题编号:22CX0205]阶段性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5日第6版

作者:钟京凤 李俊 薛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