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一方面我们需要经历经典诗词的浸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逐本溯源,了解诗与词的区别,领会词的历程与美感。

词的萌芽初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嘉莹先生关于《人间词话》讲座中提到,王国维《人间词话》发表于1908年,受到时代限制,一些关于词的思考未能详尽。于是,叶嘉莹先生带着对“词学的反思”进一步对词学展开探讨。叶先生《人间词话七讲》提到“诗与文都有很悠久的历史传统,文章可以用于载道,诗可以用于言志”,那么词呢?词“师出无名”,又如何区别好与坏。

词,最初是配合歌曲,搭配创作的“歌词”。公元940年的晚唐五代《花间集》记载的便是文化士大夫创作的“诗客曲子词”合集。词,作为情感的载体,与曲搭配表达主题,士大夫们创作的歌词更加优雅,文人聚会时由歌女演唱出来,既活跃聚会氛围,又多了几分闲情雅致,不是市井曲子的艳俗所能比。

这些词中,多描绘歌女与爱情的故事,表面看本是“不登大雅”,但是王国维却说“宋人诗不如词,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精妙之词,同样是被文人所创作的,甚至某些意境超越了“诗”,这让人不得不开始喜爱上这样的文学体式,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在鉴赏者的心中泛起涟漪。

词的美感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词相较于诗,篇幅较短,“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词,多与曲搭配,如果词曲的篇幅过长,显然对表演者和观众都造成压力。于是,我们常见“长诗”,却不见“长词”。

诗能言志,词可达情,但为何词能够表达诗所无法表达的内容呢,词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叶嘉莹先生以杜甫诗句题目举例,《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一篇诗文的题目如此写实,清楚交代时间、地点、内容,看到题目就知道杜甫的正文要讲什么。由此可见,诗文可以言志,“诗”显著的特点是“显意识”。

《花间集》出现以来,词曲的内容开始突破诗文的显意识特点,词中有美女娇娥,有浪漫感情,士大夫们寻找到了“诗”载体以外的情感的表达。只不过,在以诗言志的时代背景下,士大夫们也纠结于作词的“体面”,描述美女、爱情的“小词”,多被主流所批判。

随着人们对词曲的探索以及接受程度,大家开始意识到“词”对人产生某种不可言说的微妙心境。王国维《人间词话》提到“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因此对于词的鉴赏,更多在于其“神韵”,带给读者的幽微感受。

词的鉴赏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读到一首词,我们除了主观感受一种不由言说的微妙心境之外,客观上是否也有一定的鉴赏高下的标准。

叶嘉莹先生以李璟《摊破浣溪沙》举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菡萏,即荷花,如果直说荷花荷叶,美感全无,“销”“残”二字更体现后半句的“愁”意。

一首词,用词考究和精妙,进一步提高了词的典雅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词之高下,除了用词精妙,还有余意深远。比如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这首词,被金庸用为《神雕侠侣》开篇,足见金庸对其喜爱。《神雕侠侣》写道“写的正是越女采莲的情景,虽只寥寥六十字,但季节、时辰、所在、景物以及越女的容貌、衣着、首饰、心情,无一不描绘得历历如见,下半阙更是写景中有叙事,叙事中夹抒情,自近而远,余意不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庸先生的一段鉴赏,已将这首词的优雅美好详尽,其中一句“余意不尽”,更是契合了王国维所言之“在神不在貌”。叶嘉莹先生在点评欧阳修这首词的时候,延伸了很多“余意”,尤其一句“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采莲女摘花照影,波动心弦,初读是女子对自己归身何处的一种“芳心争乱”。延展至人的品格,如果我们“照影”关照到自身,品德端正之人,又怎会随波逐流,甘愿堕落。转眼“不见来时伴”,孤独往往是志向建功立业者的状态。也许,作者在创作词的时候,未必想得到后人能够体味出这么多感悟,但这也正是好词精妙之处。

《红楼梦》黛玉听到香菱喜爱陆游“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劝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单纯写实的诗句万万是不入黛玉之眼的,黛玉所爱之诗词,也离不开美感与“余意”之深远。

词的历程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随叶嘉莹先生的讲解,我们逐渐理解词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直白为歌女创作情感故事的歌词,到文人遣词推敲,通过意境表达词曲的主题,再到士大夫们通过“词”表达个人的理想与情感,以词达意。

从欧阳炯到李煜再到苏东坡,词人的创作逐渐从歌词直叙到主观以词表达志向,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进步,使得词成为文学史不可忽视的文学体式。

对于读者来讲,读到为我们内心产生涟漪的绝妙之词的时候,不妨可以从词的初见与美感的历程回溯,探寻作者背后所蕴含的意识与志向,从而提高对于诗词品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