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7月,咸丰帝临终时,在病榻前遗命立六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大臣”,在载淳未成年前共同辅政;同时授予皇后钮钴禄氏“御赏”章,皇太子载淳“同道堂”章,作为符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规定,经顾命大臣草拟的谕旨,必须加盖两印章后,方能生效。咸丰天真的以为,这样一来朝中政局就万无一失了,却不料反而加速了皇室内部的争斗。

因为道理很简单,当时掌控朝政的肃顺载垣端华等人都是出自远支亲王,而咸丰的亲兄弟奕、奕譞等人实际上被排斥在核心圈子之外。结果没过多久,这些道光帝的直系后代便与正寻找机会掌权的慈禧联合起来,最终两大集团之间展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殊死较量。

这里面还有一段插曲。据说咸丰帝在生病期间曾因对慈禧不满而与肃顺商议对策,行事果决的肃顺当时建议干脆效仿西汉武帝时的“钩弋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武帝喜欢钩弋夫人之子弗陵,想立为太子,又担心弗陵幼小,母后专权,为稳定刘氏政权,汉武帝在生前将钩弋夫人赐死,又将其子立为太子,即后来的汉昭帝。

试想,如果当时咸丰真听从了肃顺的话,说不定大清最后五十年的历史就要重写。不过咸丰毕竟不是汉武帝,优柔寡断的他不但没有采纳肃顺的建议,反而在一次酒醉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慈禧。由于这层缘故,大难不死的慈禧对肃顺恨之入骨。

八月初,慈禧、奕、奕譞等人经过一番密谋,精心策划好了夺权计划,而多少有些大意的肃顺等人却完全蒙在鼓里。九月二十三日,咸丰帝的梓宫由热河启运回京,由肃顺亲自护送。

慈禧则抱着幼帝载淳同端华、载垣等一起,由小道先行,在京迎候梓宫,九月二十九日,皇太后与小皇帝返抵北京,随即便展开了行动,已经控制了北京城的奕当场就逮捕了端华、载垣,而奕譞则同时在护灵途中逮捕了肃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当这三人在宗人府牢狱中见面时,肃顺曾埋怨端华、载垣道:“当初你们要是早听我的话,何至有今日?”

十月初三,两宫太后召集群臣讨论,最终决定判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于宗人府自尽,肃顺斩立决,其他顾命大臣或革职、或发遣。

在自尽的过程中,还发生了搞笑的一幕,郑亲王端华自尽时,死况甚惨,因为体重超标,上吊时用的白帛居然断裂了,导致他摔倒落地,于是又换上另一套工具才一命归天。

作为附带惩罚,郑亲王府家产被查抄,府园被内务府收回。相比之下,同是前郑亲王乌尔恭阿的儿子肃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连落个全尸的资格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月初五,肃顺被押赴菜市口处决。由于他过去得罪的人太多,途中许多围观的旗人一边高呼“肃老六,你也有今天”,一边捡起瓦砾泥土扔向囚车,不一会肃顺就“面目模糊不可辨”。

据时人记载:肃顺身肥面白,白袍布靴,被绑缚倒置牛车上。即将行刑时,肃顺仍谩骂不止:“想不到,受了小娘们儿的算计。”因为他不肯下跪,还被刽子手用大铁柄敲断了双腿。

临死前,肃顺还借用唐代诗人杜牧《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为绝笔,似乎在埋怨咸丰皇帝不听他的进言,在同治帝继位前即诛杀慈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随着刽子手的一刀砍下,肃顺也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刑场被斩首示众的皇族宗室成员。

以上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争斗,就是被后人称为“祺祥政变”,或“辛酉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