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周亦见

在单位里待的久了,见得人就多。

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朋友,初入职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搞得自己很累。

其实,这样大可不必。

今天,以一位粉丝朋友的咨询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题:

周老师你好,我最近有点烦心事,想请您指点迷津。

看过您之前的文章,有个观点非常赞同,人跟人的差别,说到底就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别。

在体制内,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比如沟通能力、社交技巧等都被看作是能力的一种。

不过,我有个问题一直很纠结。

从我开始工作,甚至还在上学的时候,我就发现大家似乎更看重“合适”而不是“合理”。

只要符合某种规则或者模式,哪怕有点不对劲,大家也都能接受。

可我很多朋友都说我太较真,把对错分得太清楚,老想着要合理才行。

这么一来,跟我不熟的人就觉得我有点难相处,甚至有点不合群。

可能是因为我在基层工作吧,大家都更看重“合适”这个东西。

这就让我很矛盾:一方面,我不想改变自己,我觉得那样就不是真正的我了;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在基层工作,如果老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似乎也不太好。

我想请问周老师,我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学生思维”?

我该如何在保持自我和适应环境之间,找到平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答:

要说这样做是好是坏,还真不容易一句话定论。

我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是我们的独特标识,保持它当然没错。

但是,在社会上混,我们也需要适度地调整自己。

这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的那样,“适者生存”。

在体制内做人做事,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外圆内方”。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训已经传颂了千年:“做事要方正。”

它的核心意思就是,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得按照规矩和法则来,绝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做出格的事情。

这其实,就是一种人生态度。

说到做人,古人也有一句至理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很简单,但是涵盖了做人的方方面面。

就像宋代的那位名宰相赵普,被后人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他就是靠着深入研读孔子的《论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宰相的高位。

这部经典,不仅教会了他如何修身齐家治国,更让他悟透了做人的许多大道理。

赵普一生都秉持着方正做人的原则,最终成就了一个完美的人生。

但是,做人除了方正之外,还需要圆融。

这里说的圆融,不是指那种世故圆滑,更不是指平庸无能。

真正的圆融,是一种宽容、通达的心态,是一种大智若愚、与人为善的智慧。

要做到圆融,就需要我们站在高处、看得远些,拥有成熟的心智和敏锐的洞察力。

如何实践?

举个例子。

不要因为发现了别人的弱点就咄咄逼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有点本事就趾高气扬。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因为坚持自己的立场,而让别人感到压抑。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相反,我们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别人,而不是强硬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这样,才是圆融做人的真正境界。

学会了外圆内方,我们做起事情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但是,有时候我们太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感受、利益和看法,反而会让自己活得很累。

这其实是一种“学生思维”,总觉得世界应该围着自己转。

但实际上,稍微放下一些执念,我们会发现自己活得更加轻松自在,与人相处也会更加和谐融洽。

在体制内混,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韬光养晦”,在实力不够的时候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这就叫“以时间换空间”。

但是,有时候我们连主动去合群都会觉得害羞,这其实是一种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

对领导来说,你的靠近可能只是表示你合群,并不一定就是拍马屁。

所以,我们得学会放下身段,去融入社会。

说一个最简单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社会,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

林徽因有句话,说的特别好,送给大家。

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

更多体制内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周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