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曾问冯玉祥:“大家都说抗战到底,这个’底’在何处?”

冯玉祥回答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便是底”。

汪精卫居然嘲弄到:“这简直就是一个丘八的狂妄与无知”。

可是到了最后,谁无知?谁狂妄?

1944年是汪精卫生命的最后一年,当时的中国战场形势大好,胜负将定,日方在中国的战况几近于穷途末路。

而此时的汪精卫,身患重病,命不久矣。回顾一生,估计汪精卫自己都会觉得可笑吧。

汪精卫出身传统的书香世家,祖父中过举人,但到了父亲这一代并未读书入仕,父亲为养家常年奔走经商,其母一人居家养老养小,忧劳辛苦。

汪精卫自幼刻苦读书,19岁中秀才。家境贫困,生计艰难,再加上十三四月的年纪父母相继离世,之后寄兄嫂篱下的经历,使得汪精卫形成了自卑清高、怯懦寡断的性格。

得中秀才后的汪精卫,获得了赴日留学的机会,在留日学习过程中,汪精卫结识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这时候的汪精卫,心怀共和大志,一腔热血投身革命。

1906年回国以后,他拒绝为清政府效力,追随孙中山积极展开革命。1910年,为进一步推动革命事业发展,汪精卫等人筹划刺杀摄政王载沣。

不料暗杀失败,面临杀身之祸,汪精卫毫无畏惧,甚至还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

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豪气干云的年轻人,有着那么龌龊可耻的余生。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早期追随者,汪精卫在同盟会及后来的国民党的地位很高,在孙中山、廖仲恺相继离世,胡汉民被迫下野后,汪精卫成为国府内权利一把手的有力竞争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奈何当时的蒋介石后来居上,汪精卫对此非常不满,但搞政治明显不是汪秀才的强项,文人傲气、意气用事、不顾大局,种种性格导致他在权力斗争中处于劣势,逐渐败下阵来。

九一八事变时,汪精卫尚能积极主张抗日,甚至还坐专机跑到北京要求张学良出兵。但经过淞沪会战、南京陷落后,汪精卫对日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

再加上和蒋介石的权力斗争失败,令他一直郁郁不平,于是他开始打起日本人的主意。

此时的汪精卫,已然被权力冲昏了头脑,甚至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利用日方在华势力实现自己的愿望。然而,与虎谋皮,焉有其利,书生天真不过于此。

当他选择向日方靠拢,组建伪南京政府时,已然成为日本法西斯的帮凶,其麾下76号更是恶名昭彰,不知吞噬了多少华夏好男儿的性命。

就汪精卫个人品质而言,可谓正人君子。作为国府的高层领导,汪精卫烟、酒、赌、色丝毫不沾,是一个极其爱惜羽毛的人。

有人说汪精卫并没有意识到日本侵华的本质,认为日方会适可而止,因此才妥协投日,借此来影响日军对华的政策。因此说汪精卫是委屈求全,曲线救国。

这种说法完全是为汪精卫的软弱无耻洗地,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他不仅不坚持抗日,还藐视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和意志,甚至为虎作伥,这不就是卖国求荣吗?

汪精卫的一生,甚为可笑,以至于他自己在弥留之际,预感到日军即将战败,于是写了一首《自嘲》诗:“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该诗确实悲凉,回首往事,他也曾经为了国家民族,一腔热血,舍生忘死,但也清楚自己的一念成魔,死后万代都不会青史留名。

于他这种书生意气极其爱惜羽毛的人来说,万世骂名大概是最难接受的惩罚。

诗中倒也看不出有什么后悔,只是满满的遗憾和绝望,也不清楚当时那个身处日本,躺在病床上受尽折磨的汪精卫,是否还能记起当年那个在北京狱中抱着必死之心、以死明志的汪兆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