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各项旅游数据创新高以后,突然间,游客就消失了。

旅游行业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一般。

现状到底如何呢?

1

旅行社叫苦连天

基于2023年旅游行业在春节后就开始了暴走模式,因此今年不少旅行社中间商都提前跟航空公司预订了更多的舱位,各地地接也大胆的预订了未来好几个月的酒店房间。

大家正准备摩拳擦掌接着干时,游客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消失了,这下可愁坏了这些商家。提前拿了舱位的中间商赶紧抛售,以便较小损失 。可正在这时,航空公司开始大幅降价了,甚至携程上的散户价格都低于中间商拿到的团体价。

于是只能认赔预订的费用。

比如,前阵子成都飞青岛的价格还在1600元左右,最近一下子跌到了不到500元,这个价格比起2019年和2023年同时期都便宜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节假期结束后旅游出行迅速降温,机票价格的下跌速度也快于以往

正月十七(2月26日)起,航班管家统计的民航经济舱的平均票价已低于2019及2023年农历同期。进入3月,航班管家统计的民航经济舱的平均票价已回落至500元以下,不及春节假期均价的半数,淡季价格回落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做旅行团生意的商家,由于去年生意不错,都增加了人手,现在突然生意遇冷,面临更高的费用支出,心中焦虑得不行。

小编从身边做旅行社中间商生意的朋友那里打听到,他们每天都是望眼欲穿,但就是不见客户。整天都接不到一个打听报价的人,反倒是跟自己合作的地接常来串门。

一串门就是相互抱怨今年生意怎么这么难?大家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2

酒店运营指标大幅下降

据STR数据,截止2.24日当周,国内酒店OCC为51.7%,同比-26.8pct;ADR为437.8元/间,同比-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evPAR为226.2元/间,同比-28.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体看,节后国内酒店整体入住率、客单价较春节期间明显回落,且弱于2023年。从分项来看,主要是OCC下滑较为严重!这可能跟新开张酒店较多,供给过剩有关。

如果需求起不来,ADR可能在后期也会出现跳水

分类型看,截止2.24日当周,国内经济型酒店OCC为59.8%,同比-19.7pct;ADR为198.8元/间,同比-9.4%;RevPAR为118.8元/间,同比-27.3%。

国内中高端酒店OCC为55.6%,同比-25.7pct;ADR为332.0元/间,同比-7.7%;RevPAR为184.6元/间,同比-31.4%。中高端酒店景气度下降得比经济型酒店更快。

3

铁路旅客发送量不及2023年

航空需求主要看价格,因为价格是浮动的;

铁路客运需求主要看发送量,因为价格是固定的;

今年节后的铁路旅客发送量跌破了2023年节后的最低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继续回落,但总的来说,今年节后的出行意愿明显低于往年。

什么原因呢?

商务出行方面,由于去年是疫情放开的第一年,企业的信心都很足,所以过完年就开始四处奔走拉生意。但后来发现生意并没有如预期中那般好,于是调转船头进行了收缩。

有了去年的教训,今年企业开年后就会更加谨慎一些。能不出差就尽量不出差。

此外,还有一点,经过疫情三年后,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多使用视频会议进行沟通交流,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出行需求。

居民旅游方面,可能有四个原因:

  1. 春节期间旅游过于火爆,人们需要时间缓一缓;
  2. 去年是疫情放开第一年,旅游需求集中爆发,今年则回归理性;
  3. 气温回暖较慢,抑制了居民旅游的需求;
  4. 开学较晚,老年人还没抽出空来。

4

清明节是一个观察节点

以上四个原因都有可能,至于什么是主要原因还需要等待时间验证,或许3月下旬到清明节是一个很好的验证区间。

首先,根据气象台的报道,接下来全国气温都将普遍上升。

旅游本来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天气好,才有更多人愿意出去旅游。

如果在此期间,机票价格回升,铁路发客量恢复,酒店经营指标修复,就说明天气因素的占比比较大。

其次,由于普通上班族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出游,所以我国的旅游需求都是脉冲式的上升。清明节的旅游数据应该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第三,气温回暖后,如果旅游人次逐渐增多,则说明旅游需求在去年爆发式宣泄后还具备可持续性。

5

旅游可能需要一个催化剂

人们的旅游需求常常都需要一些催化剂,从而唤起出行的意愿。比如,去年淄博烧烤就成功的唤起了旅游需求!

到了冬天,哈尔滨又成了主角。这些热点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传播和讨论后,会引发很多意想不到的话题。

同时也会有很多博主挖空心思利用这些话题,放大这些话题,从而吸引眼球。

去年网红旅行地爆火的背后,反映的是游客的欢乐感知是通过高情绪价值获得的。

他们真正吸引游客的其实并不是因为烧烤或者冰雪,而是这些城市给游客传递的温暖,“小而确切的幸福”才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流量密码。

不论是山东淄博、贵州村超,还是泉州的簪花围、哈尔滨的冰雪,都有一个关键词是“善意”

让游客感受到在地人带来的温暖,游客越来越意识到旅程中最美的风景、最好的记忆并不只是来源于当地的景区资源,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带来的温暖。

至于今年的流量密码到底是什么呢?

这事很难事前预测!即便热点出现时,我们都还一头雾水,怎么也没想通为什么就火了。

未来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一景点之间的竞争,而是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

因此,各地政府的营销和公关能力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或许,当某个目的地走红后,旅游需求突然间就跟着被唤醒了。

6

国内旅游恢复到疫情前尚需时日

我们爱用2019年的数据作为基准,以此判断旅游市场的恢复程度。

比如:

根据文旅部的数据,2019年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是60.1亿人次和5.7万亿元。

2023年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是48.2亿人次和4.9万亿元。

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相对于2019年的恢复率分别达到80.3%和85.8%。人均旅游消费为1016.7元,超2019年6.7%。

但这种对比也有局限的地方,因为我国的GDP在增长,人均消费也在增长。

如果旅游人次和收入仅仅恢复到2019年的绝对值,并不能代表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我们还应该对比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

2023年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是3.9%,而2019年是5.8%;

2023年旅游消费占比居民消费的比重是13%,2019年是19%;

由此可见,旅游行业要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根据文旅部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收入达到6.0万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5.2%。

假设2024年GDP增长5%,那么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是4.6%,距离2019年的5.8%还有不小的距离。

假设2024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长8%,那么2024年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也仅为14.8%,与2019年18.8%的比例还有较大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一来,去年旅游和酒店的商家过得很滋润,很大的可能并非是需求有多旺盛,而是因为供给被出清。因此,今年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或许不来自于需求,而来自于供给。

在看到去年的火爆场景后,很多同行都纷纷冲回来准备大干一番。

那么今年的竞争势必加剧。

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旅游市场回暖了,但商家还是愁眉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