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来源/狐说武器
  • 作者/狐说武器

“(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我没有治好的沙丘,在天上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4年,年仅42岁的焦裕禄在肝癌的折磨下留下遗言、告别妻儿老母以及奋斗一生的治沙事业,满怀遗憾的闭上了双眼。

1976年,18岁的焦跃进来到兰考县成为知青,在村民的带领下前去看望“焦桐”。

“这株泡桐之所以叫做‘焦桐’,因为它是焦书记亲手种下的。

在种下它的时候,焦书记说‘这是希望的种子’。

它希望这里的泡桐树都可以茁壮成长,保卫兰考县的一方水土。

可惜,焦书记没能亲眼看到‘焦桐’长大,也没能亲眼看着他为之操劳的兰考县变好了。”

这句话让焦跃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焦跃进成为了兰考县东坝头乡党委书记。

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一心为民的他被兰考县的人民亲切地称呼为“小焦书记”。

一、子承父业

一、子承父业

1958年,正值全国开展社会性生产运动的特殊时期,焦跃进也在此时呱呱坠地。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的奋斗中。

大家迫切希望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情况,从而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

因此,“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盲目求“快”压倒了人民的生活,全国上下陷入了“丰产不丰收”的饥寒交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生活条件下,作为“人民公仆”的焦裕禄书记明令禁止自己的6个孩子,借着自己的名头“以权谋私”。

据焦跃进回忆:“由于父亲去世时我的年纪还小,所以大多关于父亲的英雄事迹都是哥哥姐姐们和母亲告诉我的。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国庆哥告诉我,自己因为‘看白戏’被父亲训斥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焦裕禄刚到兰考县任职不久,村民对于这个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的县委书记很是喜爱,总是想着做出点什么回馈。

于是,就出现了“焦国庆看白戏”的情况。

“虽然哥哥说是检票人员看他长相十分眼熟,于是先开口询问是否是焦裕禄的儿子,而哥哥只是如实回答。

可是,父亲还是十分生气。第二天就带着哥哥去到剧院,不仅补上了昨天的票钱,还以身作则的教导他‘干部不准特殊化’的道理。”

正因如此,直到焦裕禄去世,将生活的重担交予妻子以及长女肩上时,他也什么都没留下,只留一部《毛泽东选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家人与邻里的口中,焦跃进的心中浮现了一个高大、严厉又慈爱的伟大父亲形象。

这也为他日后追随父亲的脚步,前往兰考下埋下了一颗种子。

“要说当时的生活我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

我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非要在父亲去世后拒绝向组织申请帮助,明明生活已经足够困苦,正是要想尽办法改善的时候。

也不能理解在生活极为拮据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读书。

可是慢慢的,我在哥哥姐姐们的引导下知道了一件事——只有读书,才能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

二、从基层干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成绩优异的焦跃进高中毕业,为了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

他插队到兰考县,成为了当地的生产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生产队长,焦跃进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个闷热的砖窑厂里面手工脱胚。

“每天的生产任务是2000多块砖胚,当时哪干过这种活,手都磨破了。

到了晚上就不住地腰疼,累的感觉眼睛都睁不开了,却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觉。”

在这样枯燥又疲惫的工作环境中,焦跃进时常能听到有些当地村民怨声载道的抱怨,还有些人过来与他们交谈,借机取乐。

“你们这些拿笔杆子的知识分子能在这里待多久啊?怕不是没几天就叫苦叫累的跑了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当时“上山下乡”的队伍里,已经有人因为对于工作的不满开始“偷懒称病”,可焦跃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每当焦跃进感觉自己难以继续坚持的时候,他就会想起父亲,想像父亲在兰考县工作的时候也是面对这样的工作。

“那时候我就在想,父亲能干的脏活、累活、苦活,他的儿子一样能干。

累了可以休息,调整状态之后再继续工作;可要是放弃了,那曾经的努力又算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焦跃进的不懈努力下,砖窑厂里的工人们逐渐对他改观,夸赞焦跃进吃苦耐劳的本事。

此时,他们也得知了焦跃进是焦裕禄次子的事情。

自此,不管是谁看到焦跃进,都要称赞一句“不愧是焦书记的儿子。”

后来,知青准备返乡,焦跃进选择留了下来。

他拒绝了兰考县提供的优厚待遇,选择从底层做起,于1978年成为了兰考县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焦跃进从人民教师成为了兰考县的乡长,又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了党委书记。

1987年,焦跃进担任兰考县东坝头乡党委书记。

同他的父亲焦裕禄一样,焦跃进也将“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行为准则记在心间,更是将“工作要干好,必须往下跑”挂在嘴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秉持着“百姓的事无小事”的原则,焦跃进整日拜访贫困的村民,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切身实地的为他们着想,切实可行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焦跃进一步步走进百姓的心间时,他也在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父亲,走上父亲走过的道路。

在兰考县深耕多年,1999年1月,焦跃进被任命为兰考县临县杞县县委副书记。

带着乡亲们的祝福与不舍,焦跃进离开了兰考县,踏上了自己的新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和父亲走上了一样的道路,可此时焦跃进面临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焦裕禄当时面对的,是残酷的自然环境,是“脱贫”。

而此时,焦跃进面对的,是经济的浪潮,是“致富”。

为了给百姓寻找致富的道路,焦跃进忙得脚不沾地。

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当地的大蒜历史悠久、个大皮白,质量极其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由于种植规模较小,人们种植的大蒜又产量较高,许多大蒜都被囤积在仓库中白白浪费。

针对这一情况,焦跃进提出“将粮食的面积缩减,将大蒜的种植面积增加。”

“只要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就可以在当地发展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可焦跃进的这一想法却遭到了杞县人民的拒绝。

在经历过特殊时期之后,大家深知“浮夸风”带来的危害,十分担心农作物产量的降低会影响到当前尚且能够生活的日子;也担心将来种植的大蒜没有市场、卖不出去。

此时,焦跃进敏锐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杞县的大蒜无法售卖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这样优质的大蒜没有市场,而是因为没有知名度。

那么,如何提高杞县大蒜的知名度呢?

回到办公室,焦跃进坐在办公桌前愁眉苦脸的思索,一连几天的东走西奔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宣传成果,这让他有些焦头烂额。

这时候,桌上的一封传真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全国农产品产销会的邀请函。

焦跃进的内心顿时冒出一个念头——他要带着杞县大蒜前往北京参展。

只要能够在展会上出名,还不愁没有销路吗?

这是焦跃进第一次借用父亲的名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的农产品展销会上,得知焦裕禄的儿子焦跃进要来,各家媒体纷纷将“长枪短炮”对准了焦跃进和他的大蒜摊位。

看着展位前的人气越来越高,焦跃进高举双手大声叫卖。

这番举动着实让在场的所有人大吃一惊——要知道,现在的焦跃进不仅是伟大人民公仆焦裕禄的儿子,更是河南省杞县的县长。

而此时,焦跃进这样不顾个人形象的在北京高声吆喝杞县的大蒜,无疑是为了县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展会结束,杞县大蒜“一展成名”,焦跃进也成为了“大蒜县长”。

随着名气打开,杞县的名头也从“贫穷”变成了“蒜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人民在见识到了焦跃进的成功后,逐渐开始改变传统的农作思想。

在杞县任职之后,焦跃进还同时担任着两年兰考县党委书记与一年副县长。

在他的带领下,兰考县与杞县的经济有着显著的提升。

除了杞县大蒜打开全国销路、经济飞速发展之外,兰考县成为全国首批、河南省第一个实现贫困摘帽的国家省贫困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此,焦跃进“小焦书记”的名号彻底打响。

对于自己的这个称呼,焦跃进表示“这是周围百姓对我的最高赞美,也是对于我的管束。”

对焦裕禄来说,“小焦书记”的称呼意味着自己成功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得到百姓认可的人民公仆。

同时也证明着自己的身上真正体现了父亲“不搞特殊”、“走到群众身边、走到群众心中”的行为准则,并出现了父亲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跃进的优秀表现,无愧于焦裕禄儿子的身份,更无愧于“小焦书记”的称号。

在父亲走过的道路上,继续进行着父亲曾为之努力的事业,眼看着这片贫瘠的土地迸发新的生命力量、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

这正是焦跃进能回馈给父亲的最深情的致敬和告慰。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
焦裕禄鲜为人知的故事:一生仅存四张照片-中新网 (chinanews.com.cn)
“小焦书记”焦跃进:焦裕禄次子,没有一点官架子,颇具父亲遗风 (baidu.com)
焦跃进_百度百科 (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