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征服的朝鲜

被征服的朝鲜

与唐宋时期不同,朝鲜是明帝国不折不扣的属国。李成桂即位不久,便以“权知国事”名义遣使明朝,请求明太祖在李成桂出生地“和宁”及古名“朝鲜之间择一赐国号。尽管朱元璋并不欣赏李成桂自立为王的行为,但对于国号之请还是积极配合,以为“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最美,且其来远矣宜更其国号曰朝鲜”,赐其国号为朝鲜。

这种请求中国皇帝赐予国号的行为,在朝鲜半岛历史上也是有且只有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三百年,中朝使臣往来不绝,保持着长期、密切的外交礼节与宗藩关系。明朝长期坚持太祖的既定方针,即宽持要求定期朝贡,但不过于干涉其内政。朝鲜亦尊明之正统,视明为天朝上国。甚至仿照中国重新制定一系列礼仪典章、法律制度,实行郡县制,并将儒学作为官方指导思想。

同时,朝鲜王朝也受到明朝在军事外交上的保护。明朝一方面反复要求朝鲜王朝加强国家军事修备,另一方面在辽东设重兵,成为朝鲜国家安全的可靠后盾。尤其是在1592年的壬辰战争中,明朝及时出兵援助朝鲜抗击日本的入侵,使朝鲜“藩邦”得以“再造”,确保了朝鲜王朝政权的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朝鲜和清朝的关系更加复杂。后者兴起于建州,介于明朝、蒙古和朝鲜三大势力之间。同时受三方官职,乞求赏赐粮食。为了解除征明的后顾之忧,皇太极两次发动对朝鲜的征伐。在1627年的丁卯之役后,朝鲜被迫与后金约为兄弟之国,虽仍然与明朝保持着传统的宗藩关系,但后金在朝鲜政治上的影响力却在逐步增强。

此后的十年里,朝鲜与后金在岁币、开市、外交礼仪、毛文龙皮岛驻军和边民越境采参等诸多问题上产生矛盾。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1636年的皇太极第二次征伐。至此,朝鲜正式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断绝与明朝的两百多年宗藩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清复明情绪

反清复明情绪

清朝武力征服朝鲜之初,对朝鲜采取了强硬的高压控制政策。朝鲜王朝成为清朝的物资供应基地,提供金银、绸缎、农产品、大批衣物以及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不少百姓被清强行带走,去到八旗充当奴仆。朝鲜王朝还必须派质子前往沈阳,接受清朝的监视与控制,并协助清军攻打明朝。

在清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为防止朝鲜王朝与前明势力联合,清朝对朝鲜的控制力都是逐步增强的。这也使得朝鲜加深对清朝统治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心态则是清鲜宗藩关系艰难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国,他们的王朝正统性来自于册封,其正统地位也是来自于宗主国王朝的确认。在论及中国中原王朝之正统时,朝鲜的儒学士们甚至比朱熹更为严格朝鲜大儒成海应就认为:

中国自春秋以来,得天下之正统者,唯汉、唐、宋、明四朝,而这四朝之中,只有汉、明得天下而无瑕疵。

与汉朝相比,皇明之世,闺门正于上,权柄不移于下,将帅不敢恣,直士奋舌强谏,朝廷清明纯粹,比汉又过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而在朝鲜看来,明朝才是他们心中完美的正统王朝。与之相比,朝鲜和清人祖先女真的交往中则存在着某种上下、尊卑的不平等关系。朝鲜长期处于主动地位,而女真则处于分散被动的状态。在朝鲜人的心目中,女真人是“夷”“虏”“禽兽”,非中华族类,在文化上始终认为朝鲜较女真高出一等。直到雍正年间,松窝处士安命夏 (1682-1752) 出东门渡,看到清国征服朝鲜后所建石碑,心里仍然十分激荡:我东方堂堂礼义之国,岂知一朝沦腥膻事夷狄。

在这样的心态下,朝鲜王朝密切关注着中国境内的政治动向。他们始终坚信“胡无百年之运”,祝愿清朝的统治不会长久。鼎革之际,清朝在中原的统治根基未稳,南明与台湾郑氏政权掀起过几波反清浪潮,进一步激发出朝鲜君臣反清复明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藩之乱爆发

三藩之乱爆发

清初,满洲贵族对南方各省实行“以汉制汉”政策,分别册封吴三桂、尚可喜和耿仲明为西王、平南王与靖南王。但到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借清政府削藩之议起兵反叛,一时“天下骚动,伪檄一传,四方响应”。

李朝尽可能全面了解具体状况。作为藩属国的朝鲜,他们有可能被要求出兵支援。另一方面,清朝的成败也关系到朝鲜与清宗藩关系是否能得到维系。如果清朝胜利,则朝鲜需要继续保持这种“屈辱从属”。一旦清朝失利,则可能退到朝鲜西北边境,给朝鲜的安全带来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所获“三藩之乱”情报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以“三藩”为主体的情报,包括兵力、武器装备以及军事布局等,也有吴三桂的个人形象,经济举措等。另有具体战况。这部分的情报数量最多,基本占到总量的1/2。

二是以清朝为主体的情报,主要包括清朝军事状况、皇帝及朝臣的形象以及清朝统治状况及运势走向。

最后。还必须有与朝鲜直接相关的情报。其中包含北京方面对朝鲜与郑经合谋的传闻、对朝鲜趁乱兴兵反清的传闻、清朝欲借兵朝鲜的传闻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待大清灭亡

期待大清灭亡

在收集的各路情报中。朝鲜对三藩之乱的关注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朝鲜对双方军事力量以及实时战况的掌握。除正常的对战争进程描述,朝鲜使臣带回的基本都是清朝败绩。直到1676年5月,形势逐渐朝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李朝仍对他们的灭亡持乐观态度。

其二,朝鲜尤其在意宗主的内部矛盾。比如清帝和大臣的形象,民众的生活等等等。虽然认为康熙“非大昏暗”,但坚持认为清朝贪风大振、国不可支。此后更是对清朝方面颇有微词,认为皇帝不恤国事、淫嘻日甚。哪怕局势明显转变,还觉得清朝国之危亡、迫在旦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清朝必亡的虚幻论调中,整个李朝的精英阶层实际上进入了某种自我欺骗状态。为了印证所谓天命,甚至有使臣在归国报告中记录自然灾害。1684 年,赵师锡在燕行途中向吴三桂旧部打探情报,大书清朝所发生的异象。尽管三藩之乱早已结束,台湾郑氏政权也已投降。但在朝鲜士大夫们看来,这些不祥异象都暗示着清朝遭遇严重危机。由于充满主观色彩,因此也被其他学者称之为“偏见性报告”。

当然,朝鲜还密切关注着各类传闻,且大都与台湾郑氏有关。比如在与日本对马岛的情报交流中,得知三藩与台湾郑氏政权共击清国,甚至“风舶万里,侵于贵国地方”。于是,对郑家渡海侵朝的恐惧瞬间笼罩全国上下,直至清军登岛成功才无疾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扭曲心态

扭曲心态

事实上,朝鲜在三藩之乱中的诡异表现,并非没有对自身安危的细致考虑。例如前文提到的出兵、出钱可能性,以及不愿意遭反叛者报复的正常心态。

然而,李朝获取大陆情报的方式过于单一,几乎完全仰仗使团成员的观察或私下套话。根本不可能有全局概念,更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有多么严重。而且从未派人与吴三桂等势力接洽,从始至终都显得非常幼稚且可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针对有限情报的解读工作,往往只能仰仗内部的士大夫精英完成。他们无疑是朝鲜内部最反对清朝的派系,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局面判断。随着清军在战场上恢复优势,其解读内容也变得愈发荒诞,几乎演变为自欺欺人的平行世界臆想。

这就怪不得李朝在之后的数百年内,继续匍匐于清朝的完全控制之下。毕竟,每一轮迷梦的无情幻灭,都容易激起群体性的反向纠正。等到19世纪的大风大浪真的降临,已无任何从容调整的准备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