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中俄外长进行首次通话,中国外交部长秦刚提出了中方的“三不”原则:“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我们愿同俄方携手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不断将中俄关系推向前进。”

这“三不”原则不是中俄关系的创造性表述,以往两国都有类似的说法。但是,从一年多以前两国关系“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没有上限”,再到这次提出“三不”表述,这其中的变化,人们都能感觉到,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俄关系依然重要,仍然会继续发展,在东西方地缘政治板块剧烈碰撞的今天,中俄关系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性对彼此仍然毋庸置疑。但与此同时,中俄关系的性质与边界也越来越清晰,中国不和任何国家搞政治或军事结盟,不搞集团对抗,不支持战争冲突,同时也无意于与西方决裂的态度也越来越坚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外交战略抉择还是源于对当今国际格局的深刻认识。苏联解体以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当时唯一的超过大国,中国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定义有着一句经典的表述,就是“一超多强”。这“一超”当然是美国,“多强”当时所指是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从苏联解体后到现在又过去了三十多年,“一超多强”显然也不是当今国际格局的主流,有一段时间我们强调“多极化”或者“东升西降”,但是还不能说是国际格局的本质特征,我认为现在的国际格局是三大力量的相互组合,这三大力量就是美国、中国、欧盟。美国去年的GDP将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和欧盟都在17-18万亿美元之间,大体相当于美国的80%,而其余的日本、印度、俄罗斯经济总量差着几个数量级,不能与这三个力量相提并论。

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美国已经认为对其全球霸权是一种威胁,近几年开始把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采取措施打压中国,主要方法就是构建不同形式的经济和军事同盟,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的印太同盟,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签订的“三边安保联盟协定”(AUKUS),近期日本和英国签订协议相互驻军,加拿大、新西兰的加入也为期不远了。这实际上是个海洋国家组织,从海洋着眼围堵中国。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北约军事同盟再次强势崛起,会不会以后向东发展,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纵观各种国际力量的组合,目前最重要的中间力量就是欧洲了。实际上近二十年来,中国与欧洲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关系,比如“17+1”的中东欧合作机制等。但是,俄乌战争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版图,欧洲国家将俄罗斯视为欧洲安全最危险的敌人,特别是以东欧和北欧那些靠近俄罗斯边境的所谓“新欧洲”国家,已经将俄罗斯视为不共戴天的死敌。例如,欧洲第一大国德国,俄罗斯的硬煤曾经占到德国市场的50%左右,天然气份额约为55%,石油占30%,而到了2023年,全部数字清零。这就表明了与俄罗斯彻底划清界限的立场,而以往德国被认为绥靖态度最明显的欧洲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与欧盟没有地缘政治冲突,而且中欧贸易额超过了中美贸易,所以中美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世界三大力量之一的欧洲完全有可能保持中立,特别是不与美国结盟共同反对中国。但是,如果俄乌战争中中国与俄罗斯深度捆绑,甚至与俄罗斯结盟,想都不用想欧洲一定会站到美国一边。我认为这就是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三不原则”的主要原因,也是对当下国际格局的正确应对方式,最大程度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是个能源大国,而中国每年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化石能源。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制造国,可以满足俄罗斯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因此两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要着眼于经济领域,对两国都有益,这一点欧洲国家也会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