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惊悉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佛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31日14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遵照家属意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佛松 院士

著名高分子化学家

广东兴宁人,1933年生。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0年获前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60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和研究所长等职。1979年至1981年作为客座教授在意大利CNR的高分子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88-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双烯烃定向聚合、光电高分子、二氧化碳的固定以及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领导和参与顺丁和异戊橡胶的研究及中试推广工作,发现了异戊二烯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剂,并初步阐明其活性中心的形成和结构以及催化机理,为顺丁橡胶实现工业生产和异戊橡胶的中试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导电聚乙炔及聚苯胺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并将聚苯胺及其防腐涂料推向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1985),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1982、1988)、三等奖1项(199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1990),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983、1986), 日本高分子学会国际奖(2002)及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获权美国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45项,发表SCI论文350余篇。

学习工作经历

1933年,王佛松在广东兴宁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呱呱坠地,给这个清苦的农家带来了喜悦。他的父母都是目不识丁、老实本分的农民。从5岁开始上学堂,背负着家人的期待,怀揣自强奋进的梦想,他一路成长为我国高分子化学领域的一名科学家。

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在四年学习期间,他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始终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得老师赞赏。

1955年被录取为留苏预备生,1956年被选派到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高分子化合物研究所,师从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和合成橡胶专家波・亚・多尔哥普罗斯克院士。1960年获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

1960年至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为了发展中国合成橡胶工业,他把在国外学到的科学知识、先进技术应用于中国的合成橡胶研究中,他领导和参加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的合成、聚合机理及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两种新催化体系,为中国的顺丁橡胶科研与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66年,他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和领导了异戊橡胶的铝钛催化剂基本配方,找到了有效的第三组份。该体系在吉林化工研究院完成模式和中试,找到了连续聚合中挂胶的原因与防止方法。

1979年 王佛松应意大利国家科研委员会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所长Porri教授的邀请,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赴意工作了15个月。在此期间,他针对稀土催化双烯聚合机理,又深入开展了几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首次用稀土催化剂合成高分子量、高结晶度的聚己二烯,指出了日本学者有关这一聚合物结构所提出的错误结论,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和提出了异戊二烯稀土催化定向聚合机理。

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从事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1982年任研究室主任,1984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助理,1985年任所长。走上领导岗位以后,他除了参加和具体指导科研工作与培养青年人外,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研究所的科研组织管理与行政领导工作中。

198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88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和1998年先后当选为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 员会委员,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3年11月15日与企业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在荆门市掇刀区举行。

2014年受聘为嘉应学院荣誉教授。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家乡的高等教育事业,为嘉应学院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2015年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成立,王佛松院士应邀担任协会顾问,并题词寄予厚望。

学术贡献

王佛松主要从事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及导电高分子研究。于20世纪首次发现了稀土催化剂可用于异戊二烯的定向聚合,并开发出橡胶新品种———稀土异戊橡胶。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开展导电高分子研究,与国外几乎同时成功地合成了可溶性聚苯胺及其支撑膜;针对定向聚合生产中溶剂回收能耗大的问题,提出了稀土异戊二烯本体聚合的研究,并开发出合成双烯橡胶新技术,取得专利。

顺丁橡胶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从1960年底开始,王佛松作为“顺丁橡胶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国内首先开辟了“丁二烯顺-1,4定向聚合催化剂”研究。通过一系列合成试验和聚合机理研究,他弄清了钴体系顺丁橡胶中的凝胶是阳离子型交联反应造成的,并提出添加给电子试剂来抑制凝胶。他与同事一起确认分子量分布窄是当时顺丁橡胶加工性差的原因,决定采用钴镍混合催化剂来调节分子量分布宽度,从而形成有特色的国外未见报道的催化体系,得到的“顺丁-4”像胶性能达到国外样品水平。在1965年中科院组织的鉴定中被推荐为首选推广体系,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扩大试验。之后,王佛松又参与并领导了“顺丁-5”(镍体系)的小试会战及带队在石油六厂推广扩试。以上工作为中国顺丁橡胶的中试和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铝钛催化剂基本配方

1966年,他作为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和领导了异戊橡胶的铝钛催化剂基本配方,找到了有效的第三组份。该体系在吉林化工研究院完成模式和中试,找到了连续聚合中挂胶的原因与防止方法。1970年发现合成高顺式异戊橡胶的稀土催化剂,证明了催化活性与稀土元素的种类及价态有关,与烷基铝及烷基卤化铝性质有关;提出了催化活性中心的“双金属络合物”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弄清了异戊胶分子量及其分布与加工性能的关系,首次指出了稀土催化双烯聚合具有“活性聚合”性质。这些基础工作与系统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继钛胶和锂胶之后的新胶种————稀土异戊胶。在吉林化工研究院完成年产30吨中间试验,通过了石化部组织的鉴定。

本体聚合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王佛松发现稀土催化剂可有效催化异戊二烯本性聚合,进而开发了相应的本体聚合技术,获得了专利,省去了溶剂及其回收,降低能耗,产物性能可与美国IR-10媲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导电高分子研究。他们采用稀土催化剂进行乙炔聚合,制成的聚乙炔膜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均不同于日本白川方法制得的膜,且在相同温度下制备时,顺式含量较高,首次观察到有单晶微区。他研究了聚乙炔顺反异构化动力学,提出了“曲柄旋转”热异构化机理,采用“催化剂高温陈化、低温聚合”方法,合成的自支撑膜电导率达10S/cm量级。在聚苯胺研究中,他们首次开展取代苯胺聚合工作,突破了可溶性聚苯胺及其膜的制备技术,首次发表了聚苯胺的溶液核磁共振谱和无散射干扰的红外光谱,证明了1,4偶联的链结构和碱式样品中的苯/醌比例,提出了掺杂态聚苯胺链结构的“四环BQ变体”模型。这些结果发表后在国际上颇有影响。著名导电高分子科学家Epstein书面评述说:“你们的广泛的研究活动已经取得了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富有成果的基础研究项目”。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王佛松与漆宗能教授合作,开展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成功地应用插层聚合方法合成了聚酰胺、聚酯、聚苯乙稀及高抗冲聚苯乙稀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用这一方法得到的插层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热性、高模量、高强度和良好的阻隔性,其综合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的复合材料。其中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可与尼龙-66的相媲美,这将大大地扩大尼龙-6的应用范围。

王佛松院士的逝世是高分子领域的重大损失!

沉痛悼念王佛松院士

先生一路走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