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将收官之际,中国却突然面临着新冠肺炎出现以来最严峻的形势,疫情在各省市接连爆发,感染者人数与日俱增。

截至12月2日,现有新冠肺炎感染者人数已接近44万人。随着新一轮疫情而来的政策调整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多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2022年以来防疫政策的调整:

随着世界各国不断放松对新冠疫情的管控,可以见得新冠病毒在短时间内已没有消灭的可能。这几个月以来,中国对防疫措施的调整也更显灵活,最大限度避免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第一个影响重大的调整措施就是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的出台。

在公布调整措施以后,疫情开始在全国各地零星出现。但简单地把责任归咎于防疫政策的调整的看法是错误的,中国不可能与世界彻底分割开,严格的防疫政策也逐渐变得已经不合时宜,因此防疫政策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

防疫出现的问题在于个别地方为控制疫情,采取了大规模、长时间封控的做法,这些过度防疫的做法导致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到一些不满,甚至有些地方疫情信息公布不及时,导致疫情开始往其他地方扩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10月份以后,新冠肺炎在全国各地大面积蔓延。这一轮大规模疫情的爆发,也暴露出了防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许多地方没有能力做到精准防疫,而盲目采用大规模封控的错误做法,引起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些影响。

为了更加明确地方的防控工作,国务院11月份公布了优化防疫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二十条措施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地方防疫工作,并不意味着可以选择完全躺平开放。

虽然网络上有较多呼吁完全躺平开放的声音,但现实中群众还是更加支持科学防疫。人民群众更多要求的是优化过度防疫、层层加码的行为,以减少对群众经济生活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条出台以后,各省市重新调整自己的防疫政策。过度防疫的地方迅速调整了防疫措施,有些地方也开始逐步放松对疫情的管控。

近日,广州的做法引起了网上很多争论。有一部分网友把这些做法解读为放开疫情的前奏,疫情防控即将完全放开,这些看法无疑是错误的。

在作者看来,防疫政策是不能“一刀切”的。这个“一刀切”不仅是指地方上的垂直管理,也可以指不同地方的防疫政策不能一概而论。

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每个地方的医疗资源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流动状况也是不同的,因此防疫政策也应该有所不同。

广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大都市,它承担着重大的经济发展责任,其人口数量多且流动速度快。疫情封控对这座城市的影响程度是很大的。在人口多且密集、流动速度又快的前提下,广州很难避免疫情的发生。事实上,广州市在三年来确实发生了多轮疫情。多次疫情封控严重影响了广州的经济发展,也间接地影响着广东的经济发展。

在国家发布了二十条优化措施后,广州市率先调整防控政策,以减少疫情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这些措施只是给疫情防控工作松绑,不意味着给疫情松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也许会比多数城市更开放一步,但这迈出的一步是广州市的地位所需要承担的,也是广州市的能力所能够承担的。因为广州市有着雄厚的医疗资源,其医疗资源总量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对疫情防控工作,地方政府要加以辩证地看待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不能直接照搬照用。例如很多小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不大,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从这些小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它们应该落实好国家的常态化防控,通过常态化防控发现疫情,按照国家精准防疫的指示进行工作,从而快速精准地消灭疫情。这种做法可以避免疫情爆发对当地行政资源、医疗资源的挤兑,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态化防控,精准防疫是我们国家防疫工作的重要方针,是对抗疫情的重要法宝。

二十条优化措施的出台,不是意味着要放开疫情,而是提出明确的防疫工作要求,放开“不合理的”封控措施。

对于奥密克戎病毒本身,医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并不能准确判断新冠后遗症及多次感染对人体的影响。所以我们的防疫工作还在继续探索,在探索中优化。

我们要做的事要坚定不移支持国家疫情防控方针。防疫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着想,是为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着想,作者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支持完全躺平开放,优化防疫措施才是更加稳妥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疫情到了风口浪尖的时刻,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保持理智与冷静,合理提出自己的诉求,不要被外部势力煽风点火。

我们要做的就是听从国家安排,遵守防疫措施,放宽防控,并不意味着放开疫情,也并不意味着完全躺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