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足以令世界惊艳,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孕育出许许多多的经典文化,经典习俗,直到今天仍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

其中,对联就是一个横贯古今的经典之作,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和代表,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代的文人大多喜欢“玩”对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朱元璋因为肚子里墨水不多,但好歹能写点对联,因此大力推广引得大臣和文人们仿效,才把对联推到了特别的地位。可是我无从考证,只能怀疑这是对朱元璋有些意见的文人的杜撰。

何况对联的历史,又岂是大明朝能比的。

但是对于对联的畅想,可以是信马由缰的。

也许是古时候书写材料纸张比现在金贵得多吧?想来在石头上、木头上刻字,代价肯定是高的,即使是宣纸,也造价不菲。

又或者是那时候书写不像今天方便?现在都不用笔墨纸砚,掏出手机捅咕几下键盘就可以。

这样的“书写”条件,更让古代文人对遣词造句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也表现在对联中。

而对联几乎存在于学文练笔、以文会友、展示才能的任意场合。

对联更记录了文学历史上那些重要事件的高光时刻,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学语文,不像现在条件好,又那么多的课外辅导书。

但是对课文或者练习册上面,或数量有限的课外读物上面那些对联的故事、对对联的挑战,总是津津乐道,跃跃欲试。

因此常常与一些喜欢语文的同学互相问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有人偶尔对出一联,则众人欢呼雀跃。

后来发现,这些经常玩对联的朋友,写文章都很好,其中还有几个是妥妥的文理科通吃的学霸。当然,在这些喜欢对对联的朋友中,我的水平是排在后面的。

还记得当时有联,据说是千古绝对,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而书上说,下联是有人搜肠刮肚才对出:“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

时至今日,仍然为下联的视野格局比上联明显输了一筹而耿耿于怀。

当然,我也对不出更好的下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一次有同学群的聊天,有人出了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景”,据说很难对。

我平时在群里基本是潜水的,这时却毫不迟疑地加入挑战,对出“浣花溪畔浣溪沙”

同学称赞。而我认为,那也是心中几十年未解的那个“望江楼”对联谜题的余音回响而已。

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很多,对联显然是其中的一种。

如果今天的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对联、喜欢对联、爱好“玩”对联,我不能预测他(她)是否会成为学霸,但至少有很大的可能是,多年以后,他仍然会爱着自己的这个爱好。
出个上联: 孤灯明灭难成句,请各位高手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