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者任泽平出差,在经过的几个高铁站,包括北京南站这样的大站,都是一片空荡,少有旅客。
其实,无论是空荡荡的车站,
还是街头门可罗雀的店面,都在诉说着一个个悲伤的故事。
而宏观经济的数据同样并不好看,
在给出了几组数据之后,任泽平得出结论:
是该全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了。
没错,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做出选择的十字路口,所谓的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具体到了经济层面就是眼下的选择。
既然是选择,就一定是舍与得,就一定会有阵痛。
到底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裹足不前,还是乐观面对困难勇敢前行,
是向现实妥协,还是做生活的强者,
我们必须要作出选择的时候到了。
疫情三年,不光是中国,世界经济也无一幸免地遭受重创。
特别是美国,由于川普、拜登的无限放水直接导致经济危机在民生领域爆发。
我们能体会得到的就是美联储为了挽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而进入到了加息周期。
为啥要提美联储加息呢?因为美元在世界上是通用货币,它的加息对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影响都是深远的。当然,我们作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
如果你还把美联储的加息视为只是在割韭菜的层面上,那么就太表面了。
在这里不讲美联储加息的具体原理,只是要说一下世界的主要应对之策。
美联储加息,资本回流。
如果哪一个大一点的经济体在这个时候还要狂飙猛进的话,大概率只会落得个头破血流的结果,就比如说日本的债市,美联储一加息,它就要死给你看。
世界上的三大经济泡沫,美国的股市,日本的债市,中国的楼市。
而中国的楼市比美国、日本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也就是说,如果在美联储疯狂加息的周期里,如果不使用宏观的经济政策对资本的无序扩张进行压制,那么这个所谓的发展就是有毒的。
在宏观层面上,国有企业执行起来要好一些,一但这些调节工具用于民营经济,本来受市场支配更多的民营经济便开始举步维艰了起来,规模小一点的还会产生生存上的危机,从而滋生了不同的声音。
但疫情防控的合理性的叠加效应也相应的削弱了这种声音。
如果让资本自我选择的话,它一定会选择冲锋陷阵,哪怕是战死沙场。
但现在的情况是病毒毒性减弱,
美联储加息放缓,
我们也到了把重心调整到发展经济上来了。
而要实现经济重回正轨,就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救楼市。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支柱产业,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更是庞大社会资本的蓄水池。
对于楼市,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基石。
有人认为楼市泡沫只要刺破就好,至少在现阶段,这是不理性的。
在没有找到更好、更大的蓄水池的时候,楼市还是锁住资本的最有效的工具。
没有哪一个人希望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在民生领域爆发。
管理者不想,
底层民众更不想。
最新的经济政策也从做大做强国有经济转变到大力支持发展民营经济,
这一条可以理解为民营经济的春天再次到来了,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普通人的机遇到来了。
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春天里,抓住了机遇的人都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春天里,有梦想的人也同样会取得成功。
任泽平在文章中说,悲观者正确,理性乐观者前行,
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到了全力发展经济的时候了!
当下虽然问题不少,有的还很尖锐,但一定要相信,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掉所有的问题,
至少问题不会爆发!
这也就是经济学上常讲的隧道效应。
借用任泽平的一句话,致敬那些为民生和社会发声的人,你们是时代的英雄,是这个冬天里最温暖的人。
不要嘲笑那些为民生发声的人。
能勇敢为民生发声的人,都不是为了私利。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基于人性的正义感,
对不平事,不指望你能站出来,但一定要与正义站在一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