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营研发的第一个局限:溢出效应
当一家公司的经理决定进行一项研究时,他们既在投资公司的未来,毫无疑问,也在瞄准自己的事业。私营开展的研发通常为相关人员带来高回报。
但是,宏观地看,研发也为其他公司和整个社会带来好处。其他公司可能没有投资,却借助领先的研发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从中获利。结果,带头的公司做了大量的投资,只获得总利润的一部分。用经济学的行话来说,有一个搭便车的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施乐公司于1970年建立帕洛阿尔托(PARC)研究中心的故事。这个研究机构利用了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的人才团队,其中许多人曾与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共事。这些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微机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使用图形用户界面(GUI)。
在20世纪70年代,微机使用的是基于大型计算机的命令行接口,用户必须键入特定命令才能执行程序。在新的GUI系统中,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计算机鼠标在屏幕上进行导航。只需单击一下,用户就可以在窗口之间切换、打印文档和进行图形设计,这是个人计算机早期的概念。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这是全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标准结构。
我们使用施乐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吗?不,我们的个人电脑通常使用来自苹果或微软的操作系统。这是因为史蒂夫·乔布斯有远见卓识,以每股10.50美元的价格向施乐提供10万股苹果股票,以换取学习这项新技术的机会。他认为这项技术是“革命性的”,后来他说,“我记得,在看到图形用户界面的10分钟内,我就知道,总有一天每台电脑都会这样工作。这是如此明显”。
乔布斯是对的。他访问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所见成为麦金塔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到1988年,麦金塔已经售出超过100万台,总销售额约为40亿美元。从长期来看,2006—2017年,麦金塔产品的销售总额为2 280亿美元。
这种新图形用户界面技术不仅使苹果获益,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多数个人电脑运行的微软操作系统(OS)。微软与接替乔布斯的苹果首席执行官约翰·斯卡利达成初步协议,以获得使用苹果技术的免税许可。故事的曲折在于斯卡利认为,免税版只适用于当前版本的Windows。当微软将这项技术扩展到未来版本时,苹果起诉,却输了。
如果我们把微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赚的钱加起来,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原创技术给微软带来了更高的收入。例如,据报道,微软的Windows 7软件已经售出了超过4.5亿份。以基本操作系统120美元的平均价格计算,Windows 7为微软带来了约500亿美元的收入。
施乐和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得到的回报呢?施乐最终以每股28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苹果首次公开发行的这些股票,他们因此获利近200万美元,但与苹果从这笔交易中得到的相比,这算不了什么。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放弃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施乐公司承担了基础研究并且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个人电脑市场的开发,却获得了非常微薄的回报。实际上,施乐非常善于通过创新来创造价值,但是在为自己(及其股东)实现这一价值方面却效果不佳。
研发溢出的问题在于招来搭便车的其他企业: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不足,是因为他们无法得到这些投资的全部好处。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投入大量资源于研究工作,最终却让他人受益。如果一家公司或其他公司可能从研发中得不到收益,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呢?据报道,比尔·盖茨对史蒂夫·乔布斯说:“就像我们都有一个叫施乐的富邻,我闯进他家偷电视,却发现你已经偷走了它。”
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故事展示了研究过程如何为他人创造了持续滚动的利益。同时再一次说明,一家公司并不关心其科学发现是否利他,事实上,它更希望这一发现不让其竞争公司受益。因此,搭便车问题导致他们在新产品的发明和商业化方面投入不足。
本文节选自《美国创新简史》 — [美] 乔纳森·格鲁伯(Jonathan Gruber) [美] 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