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位传奇富商的故事,主人公名叫熊德龙,一个响亮又文雅的名号。

他不光有个好名字,还是熊氏集团总裁、国际日报总裁、印尼中华总商会主席……名下光是企业就上百家,产业更是遍布世界各地。

然而最让他自豪的,是中国父母的养子,是他“客家人”的身份。

前段时间佩洛西窜访台湾,熊德龙联合海外华侨强烈谴责,并在自家报纸上大骂其无耻。

这位现年七十多岁的老人依然“愤青”,有人胆敢欺负他的“养父母”,每次他都冲在最前面。

他本人没有半点中华血统,只是从小会讲中国话,从小就懂中国人的温良。

这段缘分得从70多年前讲起,一对广东客家夫妇收养了一名可怜的弃婴……

01

熊德龙生于1947年,生母是一个印尼女人,生父则是一名外籍男子。

不幸的是,几个月大时他便被弃养。

幸运的是,一对来自广东的夫妻将他收养,一生命运也就此改变。

“我的父母亲是来自广东梅州的客家人,他们刻苦耐劳、朴实善良,对我影响至深。”

这是熊德龙对熊如淡、黄凤娇夫妇的介绍和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战乱年代,夫妻俩虽不富裕,但生活也还过得下去,自保是问题不大。

只是他们收养了好几个孩子,熊德龙是家里老小,在他前面还有好几个姐姐。

单是养育,这份恩情已经比天大,难得的是,熊氏夫妇将孩子们视若己出、谆谆教导。

熊德龙自有清晰记忆以来便从未缺爱,他最宝贵的童年回忆是母亲把自己揽入怀中,唱着客家山歌;父亲则教他背诵《增广贤文》,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脊背挺直的中国人。

所以,长着一副异域面孔的熊德龙自小就会讲客家话、说汉语,即便被小朋友取笑是被捡来的,他也坚信自己是中国人。

此外,熊氏夫妇更懂身教。虽身在海外,他们没有忘本,一言一行都践行着客家人历代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

有一年临近年关,家里拿不出钱寄回梅州老家,熊母翻出仅有的一只手镯拿去典当。

母亲告诫几个孩子说:“再苦再穷,也不能忘祖忘本!”

多年后熊德龙说,自己16岁时早早出来工作,就是想像父母一样承担家庭责任,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只是没人能想到,一个独善其身的小理想,最后变得兼善天下般宏大。

02

16岁那年,熊德龙进到一家海绵厂打工。

很快他发现,做实业利润真高,便宜的原材料一加工价格翻倍。

于是他更加努力工作,用心观察海绵厂的每一项工作流程。

没两年,他拿着自己的积蓄和父母的“投资”,开办了一个小加工作坊。

就这样,不足20岁的熊德龙靠着办海绵厂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此后他辛苦打拼十几年,涉足各个行业,迅速崛起于印尼工商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8年,熊德龙辗转香港、澳门,费尽周折第一次回到广东梅州寻根,见到了自己的祖母。

临走时,他还去了叶剑英元帅的故乡雁上村,因为那是父母经常提到的英雄。

回到印尼不久,熊德龙把年迈的父母带回老家,因为中国人要落叶归根。

也是那个时候,他认识到家乡还很落后,需要他的帮助。

一开始是公益性援助,后来是投资建厂,第一家也是海绵厂。

那个年代,越来越多的华人华侨回到国内投资,东南沿海发展势头迅猛,但熊德龙把很多钱带去了几乎得不到回报的西北、西南,给资金、买设备。

他说,做商人,锦上添花不难,难的是雪中送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州市内有六座有名的大桥:感恩母亲的贤母桥,报答恩人邱发明的发明桥,纪念养父的如淡长廊,还有嘉应大桥、剑英纪念大桥、熊德龙大桥。皆是他出资建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熊德龙先后捐资输送几千名干部去发达国家参观学习。

现在国内条件好了,不需要修桥铺路了,他就把钱捐到教育、医疗、文化发展上去,梅州本地人都知道熊德龙这个名字。

这些年来,熊德龙捐赠的资金高达数亿,学校、医院、博物馆,不计其数。

还有最近的,疫情爆发之初,熊德龙第一时间从印尼采购价值数百万的防护用品送到国内。

令人惊讶的是,熊德龙曾做过中国八个省的政府经济顾问,是22个城市的荣誉市民。

03

1995年10月1日,熊德龙在美国洛杉矶干了一件非常拉风的事。

国庆节当天,他牵头在一处广场升起中国国旗,现场有上万名华人华侨、留学生观看。

随后,他直接租下两架飞机,拉着一张巨大的横幅在城市上空环绕,横幅上赫然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只是那时社交媒体不发达,国内没有多少人知道。

其实早在30年前,熊德龙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华文化输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爱国华人,这哪能忍?

1993年,熊德龙直接斥巨资收购让他赔了数千万美金的《国际日报》。

然而涉足报业不只是为中国争得一个发言权。

熊德龙在采访中讲过:“以前办报是以商养报,赔了3000多万美元。这几年来,办报有赢利了,主要是中国繁荣富强,发行量增大,广告自然也就上去了。报纸办好了,提升了地位,方便了经贸,带动了企业发展,还宣传了中国,又为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我们用报纸和企业挣来的钱,再回报社会。”

现实中,他也一直如此践行,通过文化输出为发展做贡献。

这些年来,《国际日报》不断与美国媒体合作发行专门报道中国的英文专版,还相继开设多个专栏,还有国内三十多个省、市的专版,遍及祖国大江南北。

其实就连很多城市的本地人都不知道,一直有一个熊德龙投资的报纸在为自己的家乡发声。

但熊德龙说:“海外华文媒体是一座桥梁,肩负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任务。”

04

为家乡奔波了大半生,熊德龙终于觉得自己对得起养父养母,对得起客家人。

他以自己会讲客家话,以子女会讲客家话、会唱客家民歌为傲。

他还希望子孙后代能代代相传,不要忘记根在中国,在梅州。

有人说,这个故事的传奇之处在于,一名弃婴成了亿万富豪。

也有人说,在于他知恩图报,功成名就后对家乡的无私援助。

但益美君觉得,这更在于一名生在异国他乡的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在于念念不忘母亲吟唱的民歌,在于从小刻在骨子里的一句句《增广贤文》。

有时候我们习惯了这片土地的哺育,容易忘记这片土地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

这几十年里,生活在变好,世界在了解中国,很多人却忘了根在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完这个故事,莫名想起《觉醒年代》名场面,辜鸿铭讲中国人的精神:

“我们中国人,思想、性格有很多弱点。但是我们中国人身上也有其他民族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是人类智慧的力量。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是人类之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熊德龙所言:“我没有一滴中国人的血,但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我深深地爱着我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