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10月6日,国内排名第三的动力电池厂商中创新航(3931.HK)在港交所正式挂牌,发行价为38港元/股。

以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的身份上市,中创新航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不过,在港股市场略显萧条的当下,中创新航的“首秀”颇有些步步惊心。

前一日的暗盘中遭遇破发,跌1.3%,报37.5港元/股。最终公开发售认购倍数仅为0.21倍,公开发售未获得足额认购,最终募得101亿元,位于此次募资区间下沿。

而发行首日,盘中也一度破发,最终以38港元/股平收。

前身可以追溯到2009年成立的中航锂电,2021年11月,其正式更名为中创新航。

2021年,中创新航在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市场份额占有5.9%,在国内排名次于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排名第三。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中创新航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中及中国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三及第二,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六。

而这一标的也早早赢得投资者的青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发行之前,中创新航便获得了15家基石投资者青睐,认购股份达到1.49亿股,占此次IPO总股份的56.17%。

这15名基石投资者更是囊括了天齐锂业(002466.SZ)、盛屯矿业(600711.SH)、大族激光(002008.SZ)、中伟股份(300919.SZ)、诺德股份(600110.SH)、小鹏汽车(9868.HK)、维沃移动(VIVO)等成员在内的豪华阵容,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天齐锂业的入股,双方再次携手终实现交叉持股。这也意味着,锂电上游资源端与下游电池厂商正在股权层面深度绑定。

与此同时,作为国内前三的动力电池龙头,中创新航的在这一轮的锂电扩张竞赛中,已经展露出捷足先登抢占身位的勃勃野心。

9月25日,中创新航对外表示,中创新航成都基地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新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成都基地一期项目首批产品成功下线。据悉,该公司已经在常州、厦门、成都、武汉、合肥、江门、眉山等多地设立了产业基地。去年11月,中创新航规划产能从原来的2025年实现300GWh的目标提升为500GWh。

此前,中创新航披露此次IPO募资用途,约78.91亿港元将用于支付该公司成都一期项目,武汉二期项目,合肥一、二期项目,广东江门一期项目及四川眉山项目的新生产设施共计9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生产线建设的部分支出;约9.86亿港元将用于先进技术研发,另外约9.86亿港元将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从产能布局来看,中创新航除了志在成为下游新能源汽车的供应商龙头,还对新能源赛道的“大热门”领域——储能业务虎视眈眈。而中创新航在这一头部集中度较高领域也已居前排。

在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近日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中,中创新航位列第五。宁德时代居首位,比亚迪紧随其后,鹏辉能源(300438.SZ)、亿纬锂能(300014.SZ)并列第三,第四名为瑞浦兰钧。

事实上,从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储能电池出货已经成为各公司增速最快的板块之一。

据中创新航的招股书披露,在储能业务的应用方面,产品已根据储能系统下游参与者的差异化需求安装到发电站、电网企业、数据中心及基站。2020年8月,该公司为当时一项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项目提供储能电池。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2年9月5日),该公司的储能系统产品的在手订单约人民币4.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