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台,又名祀鸡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戴家湾一带,北接贾村塬,南临渭河,渭河与千河在此交汇。

这一地区,有个叫戴家湾的小村子,村北有一条深十多丈、长七八里的山沟,当地人称之为戴家沟。这里埋葬着大量周代贵族的大墓。很久以来,每当大雨过后,随着水流的冲刷,便会冲出来许多陶器、青铜器等古文物。在100年前,当时的宝鸡市区东边有个斗鸡台隧道,长约120米,出了洞口就是斗鸡台附近戴家湾村。戴家湾村本是一处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也是周秦王朝的发源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01年,斗鸡台戴家湾村上的农民王奎,就曾在村北坡的土地中挖出各种青铜器3O多件,有尊、觚、卣、爵、斝,觯、觥、角、禁等。其中最罕见的是一件青铜禁,属历代首次发现,曾被任清代陕西按察使的端方占为己有,后来又流失海外,入藏美国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梁卣

在西周时期,斗鸡台地区是周王室的京畿腹地,也就是“周邑”,受周天子直接管辖。周朝姬姓贵族在京畿之内服侍周天子。在当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占有制形态中,周天子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将土地和耕种土地的人赐给他的臣属,也有权将土地收回,其臣属对君王所赐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春秋时期,秦文公(公元前765年至公元前716年在位)曾修筑陈仓城,城内有祭鸡台,其周边区域后来被称为斗鸡台。

1927年,军阀党玉琨曾强迫600多劳工盗掘斗鸡台戴家沟一带的周代大墓,盗取了上千件珍贵的文物,导致很多文物损毁及流失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4月至1937年6月,在考古学家徐旭生的主持下,对斗鸡台展开了三次发掘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对斗鸡台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收获颇丰。

其中戴家湾16号大墓曾出土大量商末周初时期的珍贵文物,如夔(kuí)纹铜禁、鼎、簋(guǐ)、尊、提梁卣(yǒu)、方彝(yí)、觥(gōng)、簠(fǔ)、甗(yǎn)、觯(zhì)、盉(hé)、盨(xǔ)、斝(jiǎ)、匜(yí)、罍(léi)、角、盂、盘、鬲、玉制的璧、琮、圭、璋、鱼、蚕、蝉、鸟、戈、矛、钺、剑及陶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簋

西周的青铜礼器以鼎、簋的数量组合确定身份等级。在宴飨和祭祀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斗鸡台遗址16号大墓曾出土七鼎六簋,非常符合姬载是周文王之子、诸侯的显赫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公东征鼎

结合史料得出结论,斗鸡台16号大墓的主人很有可能是西周贵族姬载。姬载,又称冉季载、聃(dān)季载、叔郑、毛叔郑、圉(yǔ)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周文王正妻太姒生子五人,长子伯邑考,早殇;次子武王姬发;三子周公旦;四子康叔封;五子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簋(guǐ)

姬载是西周初年周王室的宗伯,于周公旦薨后继任宗伯,地位十分地尊贵、重要。姬载有京畿之内的爯(chèn)地(今宝鸡斗鸡台一带)作采邑,后又受“京宗懿釐(lí)(今陕西扶风县)”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周成王姬诵再次分封诸侯时,姬载奉周王之命裂土,分陈仓(今宝鸡)西北之地给其长子芮伯作采邑;分“京宗懿釐”之地给其次子中旄(máo)父(毛懿公)作采邑,爵位为伯,立氏为毛,治域在陕西眉县及盩厔县(zhōuzhì,今周至)一带。斗鸡台15号大墓附近的陪葬坑内曾出土“毛伯鼎”,此“毛伯”当为毛懿公,姬载之子。

斗鸡台遗址,是非常宝贵的文明遗产、文化资源,值得后人倍加珍爱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