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泰戈尔有句诗:“天空虽未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对于每一位开发建设大庆的英雄前辈来说,又何尝不像泰戈尔笔下的飞鸟,奋力扇动翅膀,去打开当年大庆油田荒芜的天空。他们作为发起中国石油革命的脊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无不令人难忘和敬仰。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尽管这些开疆拓土者即将步入“烈士暮年”,但“沧海横流知砥柱,群山磅礴见主峰”,他们的业绩,足以著书立传,载入史册。其中,大庆石化前党委书记关绍明先生,青年时代以一腔壮志投身炼油;中年以战略思维进行石油化工管理;晚年以司马迁般的史家视野,站在弘扬大庆精神文化的高度,保护和挖掘大庆先行者所积淀的“思想的石油”和“人格的力量”,使之化为这座城市持续发展的深厚底蕴。

01.人是根本,而不是资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新旧观念剧烈碰撞,东西方思潮多元争鸣的时间窗口。如果没有登高望远的人生观和知行合一的定力,很难稳立潮头,选准航向。正如一个癫狂痉挛的人,也许几个壮汉都难以控制他,但这并不意味他强大有力。反之,一个肩负重担,步伐稳健,正直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和强者。每当回首关先生的背影和足迹,他之所以面对风浪,气定神闲,担当一个巨型企业的掌舵人,也许就是因为他属于后者吧。

记得一年夏天,两度担任黑龙江省长的陈雷,来到“大庆石化”指导工作。在他和关先生整个上午的对话中,谈到了大庆石化如何持续壮大,如何向国际同行看齐,如何保持国有能源支柱企业的领军地位。

陈雷作为一省之长,对这片黑土地上的每一个企业都充满期待和祝福。早在1978年,他就选用黑龙江酿制的玉泉白酒款待朝鲜来宾。他在欢迎辞里说:“迎来挚友到松江,玉泉美酒献君尝。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他这次来大庆石化视察,同样鼓励关先生继续优化管理,精细化经营,让大庆石化这个标志性企业在黑龙江率先垂范,造福一方。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关先生谈到三万多员工时,认为让他们找到自身方向,发现自身成长点,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他说国有企业办社会,难以轻装上阵走向市场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但政企分开不意味让员工成为现代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而应该变成企业的水手,去驾驭风浪。大型国企应该担当稳定社会的螺丝钉和吸收就业的蓄水池,而员工是打造这个螺丝钉的人和赋予这个螺丝钉效率的人。他们具有螺丝钉的专业化精神,但绝不等于螺丝钉。因此,减轻一线员工劳动强度,营造更多提升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使他们拥有存在感,幸福感和主人感,由“你们的企业”变成“我们的企业”。员工生命质量的飞越,是催化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前提。

关先生回忆,1965年,大庆原油含蜡量过高,这几乎是世界难题,但中科院的青年科技人员和上海炼油厂工人,以非凡的创造力找到了石油发酵脱蜡的新技术。由此可见,企业效益不是终点,引导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才是终极目标。

陈雷听取了关先生的工作体会,对他的独到见解甚为赞同。他说新时代思想工作,更要观念领先,不但要面向企业,更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后来,我读卢梭时,忽然又想起关先生这段谈话。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之中。生命并没有任何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茫茫大地没有哪个地方先天布满了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关先生的前瞻性思维和厚德载物的管理境界,又何尝不是在打破一些僵化观念的枷锁,给大庆石化冰冷的钢铁生产装置注入了人文关怀的温度和思想观点。关先生认为,以人为本,关键是“本”字。员工是企业的根本,而不是资本;不能把他们看成行走的工具,而是有精神、善思考的企业灵魂,更是企业的根,企业的源。这种管理思想避免了投身石化的年轻生命与“美的教育”产生隔离,使他们在学习中寻求真理,在思考中确立自我,在实践中赢得价值,在追求中获得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第一”和“唯一”之间的辩证法

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本身是一个严密的概念,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但在具体应用中,往往陷入逻辑误区。许多人思想上盲目崇拜科技,片面地以为科学技术是“唯一”生产力,忽视其它生产力组合元素。

早在上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家和批评家就提出,科技是一个中性词,它是第一生产力,但既是恩赐又是包袱,是利弊同在的产物,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科技的追随者,如果像情人看西施那样,只看到科技万能,那么科技对人性的碾压和绑架将不可避免。这种前瞻思考,并不是恐惧科技,而是欢迎科技革命,但前提是文化不能向技术投降,不能让人文和美德在信息时代沦陷。这也是爱因斯坦晚年对原子弹忏悔的原因。

然而,全球科技浪潮浩浩汤汤,这种先知先觉的声音很容易被淹没。一次,关先生参加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主持的座谈会,主要议题之一,是国企思想工作者如何让人文价值观努力跟上科技发展的快节奏。在返程飞机上,关先生感慨说,现代科技代替人去思考、判断、决策,最终会蜕变成肤浅的流行文化,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将会逐渐枯萎。他举例说,计算机输入文字当然便捷,但可能让人产生依赖,不再使用大脑记忆,可能沦为一个健忘的人。

如何警惕科技、信息或人工智能对员工大脑的同化控制和产生“惯性思维”,让人保持作为“万物之灵”的灵性和创造性,一直都是关先生开展思想工作的重心。他多次重申科学的源头是哲学,只有哲学代表一个民族的思想高度。

现在回首,20年前关先生的警觉,并非杞人忧天。有两位被誉为影响21世纪的思想家,也提出了类似的预警。尼尔.波兹曼研究发现,西方社会有些人把一切都交给科技去决定,而信息爆炸和过剩,已经形成碎片化垃圾,损坏了人们的神经系统和健康,造成了普遍的智力递减。电视、电脑、互联网的出现,既让世界变平了,也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扭曲成“伪成人”的劣等面目。成年人在现代生产方式面前,往往人性在流失,思想之火日渐熄灭。对技术和信息的神话和盲目膜拜,把人变成了巨婴。另一位重量级社会学家哈罗德.伊尼斯,也对西方文明危机感到忧虑。他基于偏向论的概念,提出当代西方文明是极度“空间偏向”的文明。曾经对“万物勿过”的向往,现已被商业主义、机械自动化所碾碎。他提出,西方在技术为人们带来了进步的表象之下,更造成了人们对文化价值、创造性思维的日益忽视。在技术独大的迷醉之下,整个社会痴迷于对同质化信息而非意义的追求,并且失去了理性,产生了机器化人格。

企业管理分为“道”和“术”。宏观上确立“人是根本”的观念和避免科技垄断,就是“道”。关先生认为,“爱之深,责之切”是对待科技的态度,如此才能保持思想的自主性。知识和技术不等于智慧。发明技术的人也不可能是可靠的未来先知,新科技到底会把人类引向何方,还难以预料。发明者并不是评判发明利弊的最佳人选,使用者才能够做出恰当的评判。如果看不到科技潮流之“弊”,只片面看到“利”,就会导致自负猖狂,自以为拥有了管理智慧,实际只是在接收和传递技术而已。因此,新科技的影响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难以被固定在有限的人事活动范围之内,对其必须保持警醒。不能让它成为垄断的唯一中心,去驾驭信念、美德、合作、责任。否则,不但会导致人性和同情心的缺失,还将有损人们的洞察力、想象力和直觉。

一旦认识到新技术和旧技术的竞争,是为争夺时间、注意力、金钱和威望而竞争,是世界主导者为自己的“地盘”而夺取权力,就会明白这不是工具对工具的竞争,技术对技术的竞争,而是隐而不显的对人的技术统治,最终形成不同世界观的冲突,人只会变成数字科技的奴仆,看世界的方式也会被牵着鼻子走,自己的认识力一天天被削弱。表面看,是人在操作数字科技,却没有发现数字科技正在操纵人的思想。

03.管理的核心是“合理”,关键是“协作”,最高境界是“激发潜能”

从“术”的层面看,各国企业管理有许多共性的地方,如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手段,管理目标和管理环境。管理主体是用人所长,避人所短;管理客体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管理手段是从经济人到组织人的转变;管理目标是以正确方法完成正确流程;管理环境是面向全球化与信息化。

怎样落实上述思维呢?美国、德国、日本的许多跨国公司,都探索出了各自的成功管理模式,为全球企业界贡献了诸多经典案例。

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能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行简单化代换。关先生认为,市场的灵魂是竞争,竞争的过程是选择。企业管理运用何种方案,也需要优化和选择。企业组织和人体组织一样,都是精密而微妙的,充满了无数变量。企业家与医生极为相似,都是在成百上千的变量中去解题,没有标准答案和一成不变的定律。特别是企业进入全面竞争形势之后,若照搬以往其他企业的公式来管理自己企业,都会出现“排异反应”。病万变,药亦万变,必须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的“疗法”,将世界成功企业的理念作为参考,依据自身企业的绩效和内在逻辑来进行决策。

他认为决策的依据是合理,“合理”的依据是,对外要因势而谋,蓄势而发,顺势而为,对内要符合全体员工的需求。众所周知,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阶,依次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决策也离不开这种人类共通的文明需要。

对于如何协调班子运作,关先生说,每个人的观点都或多或少存在主观性,但集合在一起,就会克服局限达成符合实际的经营观和大局观。比如在管理实践中,他与团队摸索出了独特的“十个通气,五个见面”的协作模式。有十种情况,管理成员之间,管理层和员工之间,需要及时通气。遇到五种突发事件,急需作出重大决策时,领导班子成员要马上见面。当出现不同意见时,作为班长的关先生,总是耐心等待对方消化吸收,形成协作合力。他常说:“等待,也是一种工作。”

按照古代戏剧舞台上才子佳人的标准,眉清目秀、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几乎都与关先生无缘。但容貌甚伟、气宇轩昂,却非常匹配他的魁梧身材和孟子所言的大丈夫形象。他周身散发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息。这种刚正不阿,虚怀若谷的气度,使他既坚持原则,又不求全责备。

也许是关先生年轻时在足球场上担当前锋或前腰的缘故,他的身材越来越向力量型、速度型、强壮型方向发展。这两个球场部位,都是攻防不断转换的关键区域,必须由球队里的灵魂人物来担当。如果没有领袖气质和良好的传球能力、协调配合能力,是难以胜任的。

世界著名足球教练兰博迪曾说,很多球队训练严格,每名球员的基本动作也很成熟,大家也都严守纪律,但仍然赢不了球。其原因出在协作不够,默契度不佳。优秀的球队与普通的球队,其差别就在于能否和谐相处,荣辱与共。

关先生团队协调作战的素质,自然也渗透到了他日后的领导艺术之中。他虽然拥有排山倒海的气场,但不是用来拒人千里之外的,而是散发无形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他高大雄壮的身躯,也不是用来居功自傲或盛气凌人的,而是以无畏的正义感对抗世间的风刀霜剑。他就如同岭南的古榕树和东北的百年老榆树,长在房前屋后,任百鸟筑巢、鸣唱,让孩子们攀爬、捉迷藏,供老人们纳凉、休憩。

对于如何激发部属的才智,关先生以最大的信赖,赢得了部属最大的积极性。他非常钦佩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尽人之智”的领导风格。关先生说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于是否能善用各部门的聪明才智,达成企业目标。

基辛格担任国务卿期间,每当提案呈上来时,他总会放置两天之后,再问那位秘书:“这是你最理想的高见吗?”秘书通常会说:“大概不是,这两天我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充实进来。”于是,基辛格就把议案退回,让秘书去补充。当秘书将修改的议案再交上来时,基辛格又搁置两天,问秘书:“这已经是你最佳的构想吗?”秘书通常又会取回,进一步修改。经过两次智力冲刺,议案已臻于完美,但基辛格还会要求秘书第三次精加工。这时,他会说:“谢谢,我现在可以好好拜读你这份大作了。”

关先生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借鉴了基辛格“尽人之智”的领导艺术,吸收每个下属的合理化建议,最大化地激发了各个部门的集体智慧。

04.精神的故乡,灵魂的热土

鲁迅在«好的故事»里写道:“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已经不多;灯里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这是1921年,作者在进口劣质石油灯下写作的一幕,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石油资源的匮乏。

大庆油田的问世,改写了鲁迅时代落后的石油历史。这一壮举,让无数大庆开发者的人生和大庆的光荣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关先生这位辽东大汉,也早已将自己的血液和流淌的石油汇聚一起。他所热爱的大庆,无疑是他灵魂深处的第二故乡。

有一次,在京西宾馆参加全国政治思想工作创新奖座谈会。许多与会者都上前围着他这位获奖者,想了解大庆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地下油海。富有家国情怀的关先生,对大庆的历史如数家珍。他说,当年发现大庆油田,类似今天成立不久的深圳经济特区,是当时向世界展现国家自信的窗口。记得那天他滔滔不绝,不知疲倦地回答了《半月谈》记者的提问。他回忆道,1966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访华时,提出到大庆参观学习。当时,空军出动五架直升机,从哈尔滨马家沟机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逆风飞行,才抵达大庆草原。谢胡为了纪念这次难忘之旅,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冒着东北五月漫天呼啸的风沙,挥锹在大庆种下一棵两国友谊树。

当时,阿尔巴尼亚号称欧洲社会主义的一盏明灯,也是中国设立在欧洲的一个桥头堡。1961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交恶之后,中国就成为它最大的外援国,甚至在大饥荒尚未完全过去的时候,中方慷慨援助阿尔巴尼亚几十万吨粮食和巨额资金。阿尔巴尼亚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大把经济援助,自然要投桃报李。1971年,联合国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国提出的有关“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驱逐中华民国”的提案。

多年后,那次关先生的北京畅谈,时常在记忆里发酵。我发现天下万物打开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雄鹰靠翅膀打开世界,猎豹靠速度打开世界,有的人以歌声打开世界,有的人用文字打开世界。当时中国以联合亚非拉的思维打开世界;大庆以开采原油、提炼成品油打开世界。关先生的职业历程,则是以“我爱故我在”的全身心投入和管理智慧,打开了自己的世界。

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在一个长时间的市场环境和管理理念下方能形成,它是超越竞争对手并取得最高利润和更持久生命的能力。一个企业领导者的竞争优势,也同样需要长期而艰苦的磨练,进而在人格、视野、胸怀、知识储备、身体健康多方面胜人一筹,而这一切又主要通过思考力和表达力体现出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语言是现实世界逻辑的呈现,也是思想的边界。”关先生在思辨的时候,谈锋甚健,既风趣幽默,又富于逻辑哲理;在处理矛盾时既能动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他不仅指导三万多员工应抱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哲学,还对企业各项生产、业绩指标、财务动态数字了然于胸,精确到小数位。这既源于他惊人的记忆力,更在于他对职业的热爱。数字是一个企业的脉搏,只有一个职业化、专业化的企业领导者,才懂得抽象数字背后企业的运行轨迹。关先生对大庆石化各项指标数字都具有超人的记忆,许多理科最强大脑都自叹弗如。每当他在年终总结大会上倒背如流地报告企业可喜的数字时,总会赢来雷鸣般的掌声。

财务出身的关先生,最理解财务管理功能是管成本,管经营,管发展,财务数字与管理组合的其它元素一起发挥作用。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企业领导者在目标制定上要想明白,在指挥时要说明白,在落实计划时要督促下属干明白,在员工绩效奖惩时要分明白。

现在常讲国与国之间拼的是核心竞争力,而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没有历史遗存就无法去谈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为企业文化而建企业文化是徒劳的,为城市文化建城市文化也是苍白的。关先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企业给社会和后人留下的结果。这个自然沉淀下来的结果,就是企业文化。企业首先必须长成茂密的“森林”,这样才能在地下形成“煤”,而在未来发光发热的煤,就是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在战略方向和战术执行力上都是到位的,这种瓜熟蒂落的企业文化,对未来会产生良性影响。关先生主持编撰的«大庆石化总厂厂志»,巨制恢宏,内容庞大,囊括了松嫩平原半个多世纪的峥嵘岁月和崛起历程,堪称大庆石化的“史记”,填补了大庆历史记录的多项空白,是世界了解大庆石化板块的百科全书。

在播种企业文化的同时,关先生本人也是一个文化样本。作为大庆石化的高层代表,他具有哲学家的头脑,创业家的素质,科学家的态度和艺术家的审美。人们在他身上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他生活简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他的卧室、书房、客厅、办公室,从来见不到烟、酒、茶的影子。平时开会回来,只喜欢喝半杯白开水。只有在公务宴会场合,才举起酒杯,但从来不吸烟、不喝茶。他以身作则的举动,不是临时的强行自律或工作需要,而是长期良好修养形成的习惯,是他本真品德的自然流露。

关先生有两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一是过目成诵,一览十行,二是离不开圆珠笔。这也许是其它书写工具不太流畅,跟不上他的灵感和敏锐的思路,或者是圆珠笔象征西方文明的线条。我读名人传记时,发现丘吉尔、李嘉诚都是“圆珠笔控”,喜欢圆珠笔记录,而鲁迅则不然,他最钟爱手中的毛笔,称之“金不换”。或许特立独行的人,在心手合一上都有各自的偏好吧。

05.先生风范,高山仰止

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生长于动荡年代的关绍明先生,人如其名,长辈在他的名字上寄托了美好的希望,期待他在未来社会变革中大有作为。“绍”是持续传承之意,“明”是人文薪火之喻。“绍明”是华夏几千年来无数志士鸿儒的人生理想,这两个字的核心内容,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配享孔庙的大易学家邵雍,号伊川翁,宋宁宗下诏书,称颂他“伊川先生绍明道学,为宋儒宗”。明末大学问家陆圻在«纤言»里说,东林七君子中的高攀龙和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皆绍明圣学,一代真儒”。

在少年时代,关先生就表现出过人的文艺天赋,这使他在后来工作交往中,文化界的朋友遍天下。其中许多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艺术型创业者。在建设大庆的征途上,他与具有诗人气质的李溪源市长结成了深厚的同志友谊。李溪源患病期间,关先生多次到医院探望,每次回来心情都十分沉重,眼睛里满含忧郁的神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作家张贤亮来大庆参观。他以“新感觉派”的语言和慧眼灵心,从三个建筑入手,谈了自己的观感。张贤亮比喻说:“石油管理局的办公楼像个碑,市政府的办公楼像个龟,石化的办公楼像个锥。”关先生听后,感触颇深。他说作家往往以第三只眼睛看世界,作出的判断一语中的。石油勘探开发,为大庆树立了不朽的丰碑;立市安民,使大庆如神龟永寿,基业长青;石油化工深加工,使大庆如锥脱颖,锐意进取。这位以«大风歌»闻名的悲情作家,运用隐喻的修辞,道尽了大庆的三个发展阶段,让人走进茫茫草原立井架,融入洪流唱大风的畅想之中。作家的苦恼,是“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作家的快乐,是“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关先生堪称是张贤亮的知音吧。

惠特曼写到林肯时说:“要想完成林肯的雕像,必须有四位天才和四只坚强而有力的手。这就是在拉伯雷帮助下,由普鲁塔克、埃斯库罗斯和米开朗基罗的头脑和他们的右手来完成。”对关先生的回忆也是如此,不才愚钝,无力刻画,只有像张贤亮这样的文学大家,才能书写关先生丰富多彩的人生。

昔日非常荣幸在关先生身边聆听教诲,受益颇深。今虽久别,但他的博闻强识和开阔视野,仍记忆犹新。这位学者型企业领导者,虽出身于贫寒的木匠家庭,但他根植大地,如古树高入云端。其知识结构会通古今,融贯中西,吞吐万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马基雅维里到亨利·基辛格;从马恩列斯到天一阁藏书;从《诗经》到《容斋随笔》……汪洋浩渺,博览群书。先哲的思想在他智慧的大脑里互相影响,激荡升华,这使他的职业生涯光芒闪耀,成就了他石化之子的大家风范。

一次,谈到读书时,关先生说,书,既是作家写出来的,更是读书人读出来的。没有书外读无字书的经历和思考,也无法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思考的延伸和对生活的印证。读书的乐趣,不是学习别人,而是感悟自己。当年关先生提议完善、充实大庆石化图书馆,就是方便三万多员工能够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提升企业软实力。

时间,能把一切尘封为历史。有些事情,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有些情景却一眼万年,念念难忘,不断在尘封中萌芽破土。此刻回忆关先生的点滴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也许对一个人想念久了,总会想方设法让这个人与公众崇拜的人物结伴同行,使他刻上醒目的标识,成为世上独有的、唯一的存在。这种寄托和释放情感的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另一种精神上的相聚。人们对洛克想念久了,就说华盛顿是美国肉体上的国父,而洛克是美国精神上的国父;人们对卢梭敬重久了,就说拿破仑缔造了法国辽阔的疆土,卢梭则为法国注入了不朽的灵魂。人们对电影«雁南飞»的女主角萨莫伊洛娃推崇久了,就将她比作苏联的赫本。

我也曾不停地寻寻觅觅,思考哪个人物的形体、外貌、气质、才华能与关先生媲美。直到有一次,在广州花园酒店对话张艺谋先生,问他崇拜世界哪位导演,他回答“希区柯克”。那一刻,我忽然找到了与关先生匹配的“血型”。关先生和希区柯克都有宽广的额头,波澜不惊的双目和泰然自若的面容。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也许各有不同,但深度和广度一定是相似的。张艺谋说,能担得起“伟大”二字的导演不多,希区柯克绝对算一个。这位伟大的导演和电影艺术大师,被誉为现代电影的永动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遵照中世纪的皇家传统,亲手将骑士勋章戴在希区柯克的胸前。如果关先生没有选择献身大庆这片热土,也许也会成为一名杰出的导演吧。可以想象,他导演的人生剧目,一定和大庆石化的传奇镜头一样,精彩纷呈,荡气回肠。

拙文至此,关先生谈话的声音又回响耳畔。这声音铿锵有力,就像嗓子里安装了晨钟暮鼓,慈祥而深邃,让人醍醐灌顶。每每重温,仿佛仰望巍巍昆仑,倾听浩荡长风。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今年是关先生己亥八十大寿,献丑作以下贺词,遥祝先生身如彭祖苍松骨,心似庄子逍遥游。

胸有丘壑声如雷,

匠人之子墨翟心。

大禹记功会计始,

伯乐举贤骏马奔。

金刚怒目菩萨泪,

吕端答酒于谦吟。

一身磊落浩然气,

半杯白水对六尘。

【作者:王大路 2019年忆于大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