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阶段性成果和《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报告(2021年)》(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东北黑土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气温升高使得农作物潜在生长季延长,适宜种植区边界北移。2000-2021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增长了近2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5月1日,吉林榆树,大型机械在田间耕种。东北广袤的黑土地拉开了春耕大幕,陆续进入适播期。图/IC photo

东北黑土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农作物适宜种植区边界北移

黑土地是地球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层的土壤,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黑土地是我国“耕地中的大熊猫”和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也面临着“变薄、变瘦、变硬”的问题。

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总结科技会战的主要成果,并编制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年度报告。2021年度报告重点介绍东北黑土地的自然生态本底状况,分析黑土地开发利用水平及支撑能力变化,介绍黑土地土壤理化性质及退化特征,总结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主要进展。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晓勇在介绍《报告》时称,东北黑土区呈现中部平原、三面环山的盆地状地形,区内山地、平原、丘陵和台地分布面积相当。东北黑土区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加上黑土表层松软,坡度大于0.5°的耕地就存在土壤水力侵蚀风险,且坡度越大侵蚀风险越高。东北黑土区生态条件优越,森林、草地、湿地资源丰富,既是黑土地成土与演化的物质基础,又是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本底条件。

长期气象观测数据显示,东北黑土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过去60年平均气温增速0.31℃/10年,≥10℃气温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2830℃增加到现在的3250℃。降水量小幅度增加,但降水时空分配的不均衡态势加剧,干旱与洪涝灾害风险增加。气温升高使得农作物潜在生长季延长,适宜种植区边界北移,定位观测数据显示近60年作物潜在生长季平均延长速率为1.7天/10年,玉米种植适宜区北界向北移动了156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10日,黑龙江省嫩江市双三镇,万亩良田长势喜人,黑土地上的农作物郁郁葱葱,壮美如画。图/IC photo

2000-2021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升到25.36%

黑土地开发利用与粮食产出情况备受关注。《报告》分析称,自20世纪初大规模移民和大范围土地垦殖以来,东北黑土区农业开发利用强度持续上升。东北黑土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扩张,并形成了“粮食主导”的农业种植格局。到2020年,东北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865.5万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3.3%,玉米、大豆和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8.9%。

东北黑土区农业要素投入进入结构调整期。2015年以来,化肥施用量持续下降,农药施用量已下降到国际警戒线以下。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粮食产出与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00-2021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增长了近2倍,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由12.74%上升到25.36%,粮食增加量占全国粮食产量增量的50.71%,即全国一半的粮食增产量来自东北地区。同时,粮食对外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按照人均400公斤粮食需求量计算,2020年区域粮食可剩余量达到1.29亿吨(2580亿斤),输出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 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10月20日,吉林,当地农户正抢抓时节忙收获。吉林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北大仓,这里种植的优质水稻享誉全国。图/IC photo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与三省一区打造7个万亩级示范区

中国科学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联合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三省一区开展科技攻关与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共同打造了7个万亩级示范区,核心示范区面积11万亩,形成主推技术22项,2021年度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7700万亩。

会战初步构建了“梨树模式2.0”“龙江模式”等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样板。“梨树模式”在吉林省推广应用2800万亩;“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已纳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在黑龙江省分别推广应用1620万亩和1910万亩,立体监测农业科技已服务黑土耕地7500万亩。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